小学生的世界,远不止有可爱的“形象逻辑”,更开始接触明确的规则和衡量标准,比如——考试。
星冉带回了她的第一次语文小测验试卷。那个鲜红的、大大的“58”分,像个小烙印,烫伤了她小小的自尊心。她没有像往常一样一进门就叽叽喳喳,而是低着头,慢吞吞地换鞋,把试卷紧紧攥在手里,几乎要揉成一团。
林潇南最先察觉到女儿的情绪不对,柔声问:“冉冉,怎么了?今天在学校不开心吗?”
星冉瘪着嘴,把藏在背后的试卷慢慢递过去,眼泪开始在眼眶里打转:“妈妈……我……我没及格……”
林潇南接过试卷,看了一眼分数,心里咯噔一下,但面上丝毫不显。她迅速浏览了一下错题,大多是拼音拼写和简单的组词。她放下试卷,把女儿拉到身边,擦掉她即将掉下来的金豆豆,声音一如既往地温柔:“没关系,冉冉,第一次测验,不熟悉很正常。我们一起来看看哪里需要加强,好不好?”
然而,小小的挫折感已经笼罩了星冉。晚上吃饭时,她扒拉着碗里的米饭,没什么精神,连最喜欢的可乐鸡翅都只吃了小半只。
韩彻将这一切看在眼里。饭后,他没有像往常一样去看新闻或者检查阿叙的作业,而是走到坐在沙发上、抱着膝盖闷闷不乐的星冉身边。
“来,爸爸看看,是什么难题把我们的小太阳给难住了。”他在她身边坐下,拿起了那张被抚平却依旧带着褶皱的试卷。
星冉把小脑袋靠在他胳膊上,声音闷闷的:“爸爸,我是不是很笨?别的小朋友都考得比我好。”
韩彻没有立刻回答,而是指着试卷上一个写错的拼音:“b-a,巴。冉冉,你告诉爸爸,这个字,你会读吗?”
星冉点点头:“会,巴,尾巴的巴。”
“那这个字呢?”他又指了一个组词错误的地方。
“明,明亮的明。”
“你看,”韩彻放下试卷,把女儿抱到自己腿上,让她面对着自己,“这些字,你其实都认识,都理解,只是把它们写到纸上,按照老师要求的方式组合起来的时候,出了一点小差错。这能说明你笨吗?”
星冉看着他,眼神里有些迷茫。
“这就像爸爸训练新兵,”韩彻用着他惯用的类比,“有的兵体能好,跑步快,但一开始练队列,可能同手同脚。我们能说他是个坏兵吗?不能,他只是需要时间适应和练习。你现在也一样,你不是不会,只是还在适应‘考试’这个新队列。”
他顿了顿,看着女儿的眼睛,语气无比认真和坚定:“冉冉,记住爸爸的话,一次考试的分数,就像你昨天摔了一跤膝盖上蹭破的那点皮,它会疼一下,但很快就会好,绝不会影响你以后跑跑跳跳,更不会定义你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你的善良、你的观察力、你画画时的想象力,这些才是你真正宝贵的东西,是多少个100分都换不来的。”
他指着客厅墙上挂着的那幅星冉画的、色彩奔放奇特的《我的家》:“在爸爸心里,能画出这样画的韩星冉,比考一百个100分都厉害。”
星冉听着爸爸的话,又扭头看了看自己的画,眼里的阴霾渐渐散去,一点点亮光重新凝聚起来。她伸出小手指,勾住爸爸的小拇指:“拉钩,爸爸不许骗人。”
“拉钩。”韩彻的大手包裹住她的小手,郑重其事。
第二天,林潇南按照韩彻的建议,没有急着给星冉报补习班,而是把她错的题目变成游戏,在轻松的氛围里帮她巩固。星冉也重新燃起了斗志,学得格外认真。
晚上,她悄悄对韩彻说:“爸爸,我今天又学了好几个拼音,下次我肯定能考好!”
韩彻揉揉她的头发:“爸爸相信你。不过,考好了爸爸为你高兴,没考好,爸爸也还是喜欢你。因为你是韩星冉,不是试卷上的分数。”
小学生的世界里,开始有了标尺和刻度,但幸好,家的港湾里,总有那么一个人,会用最深沉的爱和智慧,告诉她,她的价值远在那些冰冷的数字之上。这份底气,足以让她在未来面对更多、更复杂的衡量时,依然能珍视自己,勇敢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