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之前街道办逼着易中海签了养老协议,可现在人都进监狱了,协议就是张废纸。
思来想去,聋老太太拍了拍大腿:必须找个靠谱的人绑在一块,不然自己这把老骨头,说不定哪天就没人管了。
她拄着拐杖,颤巍巍地走到傻柱家门口,“咚咚咚” 地敲门。
傻柱刚从厂里回来,一开门就看见聋老太太红着眼圈的样子,心里顿时咯噔一下。
“好孙子,” 聋老太太一把抓住傻柱的手,声音带着哭腔,“你易大爷也进去了,老婆子我现在孤苦伶仃的,以后可咋办啊?你可不能不管我!”
傻柱挠了挠头,有些为难:“老太太,我白天得上班,哪有时间管您啊?要不您在院里找个大婶子,让她们帮着照顾您?”
他心里门儿清,聋老太太这是想让自己给她养老。
虽说以前老太太对自己不错,自己也常给她送肉吃,可自己连个家都没顾明白,屋里乱得跟狗窝似的,哪能照顾好老人?
“我自己都顾不上自己,”
傻柱又补了一句,“我屋里还是秦淮茹帮着收拾的。要不您出钱,也让秦姐帮您搭把手?”
聋老太太心里一盘算,觉得傻柱这话在理。
傻柱连自己都照顾不好,指望他养老,说不定自己还得反过来伺候他。
倒是秦淮茹,手脚麻利,人也看着温顺,可转念一想,秦淮茹中午要去轧钢厂上班,中午没人照顾自己也不行。
看来,还得在院里多寻摸寻摸。
没几天,“聋老太太找人为自己养老,每月给 8 块钱伙食费,还管两顿饭” 的消息,就在院里传开了。
8 块钱在当时可不是小数目,够普通人家大半个月的开销,院里不少大婶子都动了心。
三大妈杨瑞华第一个就跟闫阜贵商量:“老头子,要不我去试试?每天就做两顿饭,收拾收拾屋子,就能拿 8 块钱,多划算啊!”
贾张氏更是眼睛都绿了,8 块钱够她买半只烤鸭了!
她心里打着小算盘:先答应下来,前面几顿给聋老太太吃点好的,等把事定下来,以后随便糊弄口饭就行,反正饿不死就行。
更重要的是,聋老太太以前是大户人家出来的,手里肯定藏着宝贝,要是能哄得老太太高兴,把宝贝弄到手,那可比 8 块钱值钱多了!
她赶紧等秦淮茹下班回来,拉着她的手说:“淮茹,聋老太太要找人养老,每月给 8 块钱,你去试试!你要是能把这事接下来,以后咱家的日子就能松快不少!”
秦淮茹心里也有些意动。
易中海倒了,贾家少了个靠山,要是能从聋老太太这儿赚点钱,也算贴补家用。
她点点头,第二天一早就跟着贾张氏去找聋老太太。
没想到,三大妈也早早来了。
两个女人一见面,眼神里就带着较劲的意思。
聋老太太看着两人,心里乐了。
果然还是有钱好办事,这么快就有人争着照顾自己了。
她清了清嗓子,慢悠悠地说:“你们俩都想照顾我,我也不好偏心。这样吧,你们俩各照顾我一个月,到时候看谁照顾得好,我就长期让谁来。”
秦淮茹和三大妈赶紧点头,生怕晚了一步机会就没了。
回家后,两家都开了家庭会议。
闫阜贵听三大妈说这事,拍着桌子赞成:“干!这活轻松,还能赚 8 块钱,要是老太太高兴了,说不定还能给点好处!”
闫解成和媳妇丽丽也觉得划算,纷纷帮着出主意,让三大妈多顺着聋老太太的心意。
贾家这边,贾张氏更是把算盘打得噼啪响:“淮茹,你可得好好表现!多跟老太太说点好听的,问问她手里有没有宝贝。等把她哄高兴了,不仅能拿到钱,说不定还能弄点宝贝出来,到时候棒梗娶媳妇、买房子就都不用愁了!”
秦淮茹点点头,心里却另有打算。
她想起易中海还在看守所,虽说人倒了,但手里说不定还有没被发现的钱。
要是能去看守所看看易中海,让他把剩下的钱交给自己保管,以后贾家的日子就更有保障了。
第二天一早,三大妈就提着自家腌的咸菜,去了聋老太太家,又是扫地又是擦桌子,还主动问老太太想吃什么。
秦淮茹也不甘示弱,中午从厂里食堂打了份肉菜,给聋老太太送过去,陪着老太太唠家常,句句都顺着老太太的心意。
聋老太太坐在椅子上,看着两人忙前忙后,心里暗暗比较。
三大妈手脚勤快,但话少。
秦淮茹嘴甜,会哄人,可中午不在家。
她琢磨着,得再看看两人的表现,才能做决定。
院里的人看着秦淮茹和三大妈围着聋老太太转,都议论纷纷。
傻柱看着这热闹的场面,摇了摇头,心里觉得好笑。
以前易中海在的时候,大家都围着易中海转
现在易中海倒了,又都围着聋老太太和那三间房子转,真是现实。
陈大力站在自家门口,看着这一切,心里平静无波。
他知道,易中海留下的房子和钱,就像一块肥肉,肯定会引来院里人的争抢。
而聋老太太找养老的人,也不过是这场 “利益之争” 的又一场闹剧。
接下来,院里还不知道要闹出多少事来。
四合院的前院和中院因易中海的房子与聋老太太的养老争得热火朝天,后院却透着难得的清净。
陈大力牵着儿子陈年的手,林微微抱着女儿陈曦,一家三口沿着院墙下的小路散步。
陈年手里拿着个拨浪鼓,时不时晃两下,惹得怀里的陈曦咯咯直笑。
“最近院里闹腾,幸好咱们住后院,清净。”
林微微笑着说,眼神落在两个孩子身上,满是温柔。
陈大力点点头,捏了捏儿子的小手:“管他们争什么,咱们把日子过好就行。”
他早就看透了院里的算计,只想守着家人踏实过日子,那些勾心斗角的事,他半点不想沾。
不远处的许大茂家也透着暖意。
许大茂坐在院子里,手把手教徒弟王军调试放映机,媳妇王春花在一旁择菜,儿子许国正在院里追着蝴蝶跑。
王军笨手笨脚地拧着螺丝,许大茂没像以前那样发脾气,反而耐心地指点:“这个螺丝得拧正,不然机器转起来会卡片。”
等王军走后,王春花端来一杯水:“你最近性子倒是温和多了。”
许大茂接过水,看着儿子的背影笑了:“以前总想着跟傻柱较劲,跟院里人争高低,现在才觉得,陪着你们娘俩过日子,比啥都强。”
他彻底放下了以前的攀比心,每天教徒弟、修设备,晚上陪家人吃饭聊天,日子过得踏实又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