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四合院:我的旁白不正经 > 第188章 跟着政策走,卖点小吃总可以吧?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88章 跟着政策走,卖点小吃总可以吧?

在张伟一番“高屋建瓴”(实则挖坑)的“创业指导”下,四合院里几位不安分的年轻人,如同被打了鸡血,各自怀揣着发财梦(和即将到来的倒霉蛋剧本),开始了他们的“下海”前期准备工作。其中,行动力最强、也最“务实”的,当属阎解成和于莉小两口。

被张伟那句“早点摊,老百姓每天都需要的,只要味道不差,位置选好,肯定有赚头!”忽悠得找不着北的小两口,回到家,关起门,就着昏暗的灯光,开始了他们雄心勃勃的“阎氏早餐帝国”奠基会议。

“解成,张伟说得对!卖早点!稳当!”于莉眼睛放光,仿佛已经看到了钞票在油锅里翻滚。

“对!本钱小!油条面粉能值几个钱?关键是位置!”阎解成搓着手,充分发挥他爹的算计基因,“咱院门口就不错!人来人往!还是自家地盘,没人收地租!”

“工具呢?油锅、炉子、面板…”

“简单!家里旧脸盆改造个油锅!炉子就用烧煤球的!面板…拆个旧桌子板!”

“原料采购…”

“我去找粮站的老王套套近乎,看能不能弄点平价面!油…得算计着用,反复炸几锅…”

“那…口味…”

“嗐!炸油条还要啥口味?炸熟了就行!豆浆更简单,豆子多磨几遍,兑点水,稠糊点就成!”

两人越说越兴奋,仿佛明天就能开张,后天就能成为“万元户”!

然而,他们唯独忽略了两件最重要的事:手艺和政策风险。在他们看来,炸油条?有手就行!办手续?到时候再说!先干了再说!

接下来的几天,小两口开始了鬼鬼祟祟的“创业筹备”。

阎解成天天往外跑,美其名曰“考察市场”,实则是去各个早点摊偷师学艺(只看不买),回来就跟于莉比划:“我看人家就那么一抻,一扭,下锅!噼里啪啦!就鼓起来了!简单!”

于莉则在院里偷偷试验和面,搞得盆干碗净,面粉撒得到处都是,炸出来的“试验品”油条,不是硬得像棍子,就是软塌塌一坨,喂狗狗都犹豫。煤球炉子弄得乌烟瘴气,差点把窗户熏黑。

这一切,自然瞒不过四合院的“人形监控探头”张伟同志。他每天乐呵呵地“感知”着小两口的忙碌与失败,技能点时不时+0.5、+1地进账,心情那叫一个舒畅。

【叮!持续观测‘阎氏早餐地狱研发’过程!收获日常笨拙乐子值!奖励结算:技能点+3!当前技能点余额:829点!】

终于,在一个周末的清晨,阎解成和于莉自觉“准备充分”(实则一塌糊涂),决定…试营业!

他们没敢大张旗鼓,就在自家门口靠院墙根的地方,支起了那个用破脸盆改造成的油锅,点燃了煤球炉子。一块写着“早点”的破纸板立在旁边,字还是阎埠贵以前练字淘汰的(他们偷偷拿的)。

“开业大吉!”阎解成低声对于莉说了一句,脸上洋溢着“创业”的兴奋与紧张。

第一锅油热了(油温根本没掌握),于莉手忙脚乱地把那歪歪扭扭的面团子下进锅里。

“刺啦——”一声响!油烟腾起!

然后…就没然后了。那面团子在油锅里迅速变黑、变硬,丝毫没有“鼓起来”的迹象,最终变成了一根黑乎乎的、散发着焦糊味的“炭条”。

“火…火太大了!”阎解成赶紧嚷嚷。

第二锅,火调小了,面团下去,半天没反应,捞出来一看,半生不熟,油腻腻的一坨。

第三锅…勉强能看了,但形状诡异,口感…硌牙。

豆浆更是惨不忍睹,豆渣都没滤干净,喝起来一股糊锅底味儿,还兑水兑得能照见人影。

即便如此,小两口还是硬着头皮开始叫卖(声音小得像蚊子叫):

“油…油条…豆浆…”

院里早起上班的邻居们被这动静吸引,好奇地围了过来。一看那卖相,一问那价格(阎解成定的比外面还贵一分钱,想尽快回本),顿时没了兴趣。

“解成,你们这…自己吃的?”傻柱溜达过来,拿起一根“炭条”,掰了一下,没掰动,嗤笑一声,“这玩意儿…能当凶器了吧?”说完扔下就走。

阎埠贵也闻讯赶来,一看儿子儿媳居然背着自己搞“资本主义尾巴”,气得胡子直抖,再一看那成本核算(他心里瞬间算出来了),更是痛心疾首:“胡闹!纯粹胡闹!这豆子钱都赚不回来!败家!败家啊!” 跺着脚走了。

其他邻居也是看热闹的多,买的几乎没有。

小两口的“开业第一天”,在零星几个看客的嘲笑和自家一大堆废品中,惨淡收场。亏了面粉、豆子和油钱,还累得腰酸背痛。

【叮!目睹‘阎氏早餐帝国’首日惨败!收获‘创业受挫’乐子值!奖励结算:技能点+5!当前技能点余额:834点!】

张伟强忍着笑意,溜达过去,摆出“关切”的表情:“解成哥,嫂子,咋样?生意还行?”

于莉都快哭了:“行啥啊!根本没人买!还糟蹋了东西!”

阎解成垂头丧气:“张伟,你说这…跟着政策走,咋还这么难呢?”

张伟立刻启动【语言艺术·大师】,开始“总结分析”兼“甩锅”:

“哎呀!解成哥!这创业啊,光有热情不够,还得有…技术!技术是关键!你看人家外面卖的油条,那都是祖传的手艺!你们这…练得少!得多练!”

“另外啊…”他话锋一转,压低声音,“我听说…这摆摊,好像…得先去街道办登记一下?领个什么…临时摊位证?不然…算违规经营?万一被市容的(他故意夸大)抓到,可是要罚款的!甚至没收工具!”

他成功地将失败原因从“手艺烂”巧妙引导到了“政策风险”上。

阎解成和于莉一听“罚款”“没收”,脸都吓白了!

“还要证啊?这么麻烦?”

“那…那怎么办?我们还干不干了?”

张伟心中暗笑,表面却严肃:“干!当然要干!政策是鼓励的嘛!但得合规!这样,你们先别急,先把技术练好!然后呢,我去帮你们打听打听办证的事(才怪)!等手续齐全了,技术过关了,再堂堂正正地干!肯定能成!”

一番话,既给了希望,又设置了障碍,还把锅甩得干干净净。

小两口被唬得一愣一愣的,感激涕零:“张伟兄弟!太谢谢你了!还是你懂得多!那我们…就先练技术?等你消息?”

“没问题!包在我身上!”张伟拍着胸脯(空头支票),功成身退。

【叮!成功对阎解成夫妇进行‘挫折教育’与‘政策恐吓’!延缓其‘创业’进程,延长乐子产出线!奖励结算:技能点+2!当前技能点余额:836点!】

就这样,阎解成和于莉的“小吃创业梦”,在出师未捷、赔了本钱、还被张伟用“政策”大棒吓唬了一通之后,暂时陷入了“苦练技术”和“等待办证”的停滞阶段。他们每天继续和面团、油锅较劲,把家里弄得乌烟瘴气,成为了四合院一道新的“苦难风景线”。

而张伟,则一边享受着持续的“修炼乐子”,一边看着技能点稳步上涨,心里美滋滋。

“跟着政策走?嘿嘿,走得通才怪!就你们这手艺和算计劲儿…还是老老实实当我的技能点提供者吧!”

四合院的“改革初体验”,就在阎家小两口的面粉与油烟中,上演了啼笑皆非的第一幕。而更多、更烈的风浪,还在后头等着这群被时代浪潮拍得晕头转向的禽兽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