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日内瓦,世界卫生组织总部会议厅。顾言澈作为中国代表团的核心专家之一,出席“全球传染病基因组监测与预警联盟”指导委员会会议。该联盟由who牵头,旨在建立全球共享的病原体基因组数据平台,提升应对新发突发传染病的联防联控能力。与会者包括来自美国、欧盟、英国、日本等主要国家和地区的顶尖科学家和卫生官员。
会议的核心议题是数据共享的标准、规则和治理架构。欧美代表凭借其先发优势和技术实力,提出了一套以他们现有平台为基础、由其主导数据管理和访问权限的方案。其中一些条款,如要求成员国提交几乎全部的原始测序数据、由平台单方面决定数据使用权限等,引起了包括中国在内许多发展中国家的担忧,因为这可能涉及国家生物安全和个人隐私,且缺乏公平的治理机制。
在之前的多轮线上磋商中,顾言澈已与国内专家团队进行了深入研判。他意识到,这不仅是技术问题,更是关乎全球公共卫生治理话语权和未来生物安全规则制定的博弈。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和拥有强大基因组测序能力的国家,不能缺席,更不能被动接受不合理的规则。
轮到中国代表团发言时,顾言澈沉稳地走到发言席。他没有直接否定欧美方案,而是首先肯定了建立全球联盟的重要性,表达了中方全力支持的立场。接着,他话锋一转,基于其深厚的专业背景,提出了更具建设性和包容性的“中国方案”核心原则:
1.
公平治理(Equitable Governance):主张联盟实行成员国“共同治理”模式,决策机构应有广泛的代表性,确保规则制定透明、公平,照顾到不同发展阶段国家的关切和能力。
2.
分级共享(tiered data Sharing):建议建立分级分类的数据共享机制。涉及生物安全敏感性的核心元数据(如关键突变位点、传播链信息)需快速、无条件共享;而部分原始序列数据,可在确保隐私和安全的前提下,通过受控访问机制供特定研究使用。
3.
能力建设与技术转让(capacity building & technology transfer):强调联盟应建立机制,帮助发展中国家提升监测和数据分析能力,避免出现“数据鸿沟”,真正实现全球覆盖和公平受益。
4.
尊重主权与伦理(Respecting Sovereignty and Ethics):明确数据共享必须充分尊重各国法律法规和伦理准则,特别是关于隐私保护和生物安全的相关规定。
他的发言有理有据,既坚持原则,又展现了合作诚意。特别是提出的“分级共享”和“能力建设”思路,巧妙平衡了信息透明与安全顾虑、技术领先国与后发国家的利益,得到了许多发展中国家代表的一致赞同和欧洲部分代表的认真考虑。会议气氛从最初的潜在对立,转向了更为务实和建设性的讨论。
会后,多位代表主动与顾言澈交流,探讨方案细节。一位非洲国家的代表紧紧握住他的手说:“顾教授,感谢您为我们发出的声音,我们需要的是合作,而不是新的依附关系。”
回国的飞机上,顾言澈回顾这次经历,深感在国际科技合作舞台上,仅仅有先进的技术是不够的,还必须具备参与规则制定的智慧和敢于表达合理诉求的勇气。他能清晰、专业地阐述“中国方案”,背后是国家综合科技实力的支撑和个人多年学术积累的自信。
他对同行的苏念晴说:“这次经历让我看到,中国的科学家不仅要会‘做题’、能‘发文章’,更要能在世界规则的谈判桌上,为国家利益和全球公义发出清晰、有分量的声音。这是我们这一代人的新使命。”
苏念晴赞同地点头:“是的,从学习者、追随者,到平等的参与者,甚至在某些领域成为引领者和规则共同制定者,这是中国科技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我们个人成长必须适应的角色转变。”
这次日内瓦之行,标志着顾言澈和苏念晴的学术影响力,已从纯粹的科学研究,扩展到了参与塑造全球科技治理规则的新高度。他们用专业和智慧,在国际场合展现了中国科学家的担当与风范,为构建开放、公平、公正的国际科技合作环境贡献了宝贵的中国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