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同院双骄:从校园到婚纱 > 第20章 下一个十年的蓝图与传承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0章 下一个十年的蓝图与传承

夏末的黄昏,夕阳将金色的余晖洒进书房。顾言澈和苏念晴并没有像往常一样伏案工作,而是静静地坐在沙发上,面前的茶几上放着一本厚厚的相册和一壶清茶。苏苏即将在下周奔赴大学开启新生活,家中似乎一下子安静了许多。在这个充满过渡意味的时刻,他们需要一次深度的对话,不是为了具体的工作计划,而是为家庭人生的下一个十年,描绘一幅新的蓝图。

没有白板,没有项目清单。这次的“规划”,更像是一次心灵的远眺和价值的重审。

“好像突然之间,我们就成了‘空巢老人’的预备役了。”苏念晴翻看着相册里苏苏蹒跚学步的照片,语气带着一丝调侃,也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怅惘。

顾言澈的目光也落在相册上,从博士毕业照到婚礼合影,从抱着初生的苏苏到实验室团队全家福,时光在指尖流淌。“嗯,一个阶段快结束了。”

他们回顾着共同走过的路:从A大的青葱岁月,到波士顿的淬炼成长,再到如今在c校的扎根与繁茂。二十多年的时光,他们实现了年少时大部分的梦想:顶尖的学术地位、稳定的家庭、一双可爱的儿女。他们是外人眼中的“人生赢家”。

“下一个十年,我们想要什么?”苏念晴提出了核心问题,“是继续冲刺更高的学术巅峰?诺贝尔奖?还是……换一种活法?”

顾言澈沉思良久,缓缓说道:“荣誉和地位,我们已经体验过了。它们很好,但似乎不再是下一个十年的核心驱动力。我在想,我们积累的知识、经验、资源,能否以更直接、更温暖的方式,回馈给社会,滋养我们的内心和生活?”

这个问题的提出,标志着他们心态的根本转变——从追求外在的认可,转向追寻内心的丰盈和生命的质感。他们开始勾勒下一幅画卷:

学术上,从“运动员”到“教练员”与“筑巢者”。他们将逐步从科研一线的前沿搏杀中抽身,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

1.学术传承:更系统、更用心地培养青年学者和博士生,不做“老板”,而做“导师”,帮助他们找到并实现自己的学术梦想,打造一个枝繁叶茂的“学术家族”。

2.学科建设:利用其影响力,推动大学和学科层面的制度优化、文化建设,为更年轻的学者创造更好的成长环境,成为学术生态的“守护者”和“建筑师”。

3.思想传播:完成那本凝练其学术思想的专着,并尝试用更通俗的语言向公众传播科学,承担起科学家的社会责任。

生活上,从“高速运转”到“从容品味”。他们计划:

1.重拾爱好:苏念晴想重新捡起画笔,顾言澈则计划深入学习一门乐器,让生活除了公式和数据,还有色彩和旋律。

2.深度旅行:不再是匆匆的学术访问,而是真正的文化沉浸和自然探索,携手去看更广阔的世界。

3.陪伴父母:更高效地安排时间,增加回国探望的频率和停留时间,高质量地陪伴年迈的父母。

4.健康管理:将锻炼和养生提升到更高优先级,为高质量的晚年生活打下基础。

家庭关系上,从“战友”到“灵魂伴侣”的深化。随着孩子长大离家,夫妻关系需要也被期待着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他们约定:

1.定期“约会”:重拾二人世界的浪漫,进行更多精神层面的深度交流。

2.共同成长:一起学习新东西,探索新领域,保持对世界的好奇心,让爱情在共同的成长中历久弥新。

“听起来,有点像要‘退休’了。”苏念晴笑着说。

“不是退休,”顾言澈握住她的手,纠正道,“是转换轨道。从攀登外在的阶梯,转向开垦内心的花园。人生的价值,不仅在于征服了多少高峰,更在于欣赏了多少风景,以及为后来者留下了怎样的路标和绿荫。”

夜幕降临,他们没有开灯,在暮色中静静地坐着。对未来的规划,不再是一个充满KpI的压力清单,而是一幅充满弹性和温度的愿景地图。它关乎成长,而非成功;关乎体验,而非成就;关乎付出,而非获取。

下一个十年,他们将用更从容的步伐,更通透的心态,去书写人生的下半场。故事的结局并非功成身退,而是生命步入了一个更自由、更广阔、也更温暖的阶段。最好的时光,或许才刚刚开始。而这本关于理想、事业与爱的小说,也在这充满希望的暮色中,温柔地落下了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