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我在上海有个女儿 > 第5章 双重风暴眼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腊月的上海,寒意已然刺骨。北风像一把无形的、蘸饱了冰水的刷子,一遍遍刮过城市的街道,带走最后一丝残存的暖意。天空总是阴沉着脸,铅灰色的云层低低地压着,仿佛随时都会撒下冰冷的雨夹雪,或是更令人烦躁的、连绵不绝的冬雨。年关将近,这本该是盘点收获、展望来年、空气中弥漫着节日期盼的时节,然而,在肖霄的世界里,却只有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且是两股风暴同时压境的、令人窒息的沉重。

公司里,那股由杨帆引入的、带着数据分析与逻辑模型的新风,并未能如肖霄最初期盼的那样,立刻转化为应对“百安居”、“赛科”等外来巨头的利器,反而在第一个重大项目的决策上,遭遇了近乎致命的挫折。

事情源于三个月前。面对传统百货渠道份额的持续萎缩,为了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公司经过激烈讨论,最终决定投入重金,押宝一个看似前景光明的项目——代理一批来自广东某新兴电子厂的新型“Vcd影碟机”。当时,这种能够播放光盘、带来比录像带更清晰画质和更方便操作的新鲜玩意儿,正开始在一些沿海城市和先富起来的人群中悄然流行,被许多市场分析人士誉为即将取代录像机的“下一代家庭娱乐中心”。

在项目论证会上,杨帆展示了他精心准备的市场分析报告。报告引用了大量的数据,预测国内Vcd市场将在未来两三年内呈现爆发式增长,市场规模可能达到数百万台甚至更多。他逻辑严密地论证了提前布局、抢占市场先机的重要性,并认为凭借公司现有的渠道能力,完全有能力在华东市场占据一席之地。

肖霄听着那些令人眼花缭乱的增长曲线和市场占有率预测,看着杨帆自信满满的神情,又联想到自己偶尔在一些商场看到的、确实有不少人围观的Vcd演示柜台,内心深处的冒险基因被触动了。他渴望找到一个新的突破口,一个能证明他和他公司依然能抓住时代脉搏、甚至引领潮流的项目,来回应外界那些关于他“观念老化”、“跟不上时代”的隐隐议论。加之李卫东在考察了那家电子厂后,也认为其生产工艺和质量控制还算可靠。

最终,在杨帆的力主和肖霄的拍板下,公司几乎动用了大半的流动资金,加上一部分短期银行贷款,以极高的代价,签下了该品牌Vcd在华东地区的独家总代理权,并首批就吃进了数量惊人的货。

然而,市场的走向,却给了他们一记响亮的耳光。

货品刚刚大规模铺向市场不到一个月,各种问题便接踵而至。先是市场上突然涌现出数十个不同品牌的Vcd机,价格战瞬间白热化,他们重金押注的品牌优势在混乱的价格厮杀中荡然无存。紧接着,更致命的消息传来——一种被称为“dVd”的、技术更先进、画质更清晰、容量更大的新一代光盘格式,已在国外发布,并明确将在不久的将来进入中国市场!这个消息像一颗投入水塘的巨石,瞬间让原本看似红火的Vcd市场前景蒙上了巨大的阴影,许多原本观望的消费者立刻捂紧了钱包,持币待购。

库存,变成了可怕的沉没成本,堆积在租来的仓库里,如同一个个冷笑的讽刺。预期的利润化为泡影,更要命的是,占用的巨额资金使得公司的现金流骤然紧绷,连支付即将到期的银行贷款利息和员工的年终奖金都成了问题。银行那边的催款电话已经开始响起,语气一次比一次严厉。

肖霄坐在办公室里,看着财务总监送来的、用红色字体醒目标注着亏损数字的报表,感觉那一个个数字都像烧红的烙铁,烫得他眼睛生疼。办公室里暖气很足,他却感到一股寒意从心底里往外冒。他第一次对自己产生了如此深刻的怀疑——是不是自己真的老了?判断力下降了?在杨帆那些花哨的数据和模型面前,他为什么就轻易放弃了自己赖以成名的、对市场风向那种近乎本能的直觉和谨慎?

“爸……肖总,”杨帆站在办公桌前,脸色同样难看,往日里的自信被挫败和愧疚取代,“这次……是我的判断失误,市场预测过于乐观,对技术迭代的风险评估不足……我愿意承担全部责任。” 他的声音失去了往日的流利,带着艰涩。

肖霄抬起头,看着这个他曾经寄予厚望的年轻人,想说什么,却发现喉咙干哑,一个字也说不出来。责怪吗?最终拍板的是他自己。愤怒吗?解决不了任何问题。他疲惫地挥了挥手,示意杨帆先出去。他现在需要的是冷静,是思考如何应对这几乎能拖垮公司的危机,而不是追责。

然而,命运似乎觉得给他的考验还不够。就在他对着报表焦头烂额、试图寻找哪怕一丝挽回局面的可能时,家里的电话响了。是苏晨打来的,声音虚弱,带着极力掩饰却依然能听出的颤抖。

“肖霄……医院……医院来电话了……刘主任那边……手术时间定下来了……就在……下周三……”

下周三!距离现在只有不到七天的时间!

肖霄握着听筒的手猛地一紧,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他感觉自己的心脏像是被这两股来自不同方向的力量狠狠撕扯着,一边是即将倾覆的事业危船,一边是爱人亟待闯过的生死关口。时间,像两把对准了他咽喉的利刃,一把来自冷酷的市场,一把来自无情的病魔,同时抵近。

“好……我知道了……晨晨,你别怕,别紧张……我……我这边处理完事情,马上回来。”他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稳,甚至试图挤出一丝安慰的笑意,尽管他知道电话那头的苏晨根本看不见。

挂断电话,他猛地靠进宽大的办公椅里,用手用力地揉搓着脸颊,仿佛想借此驱散那几乎要将他吞噬的疲惫和无力感。办公室里寂静无声,只有他粗重的呼吸声和窗外隐约传来的、象征着他商业帝国根基的这座城市永不停歇的喧嚣。他看着桌上那份刺眼的报表,又想起苏晨苍白而依赖的脸庞,一种前所未有的、几乎要将他压垮的“力不从心”感,如同冰冷的潮水,瞬间淹没了他。

他曾经历过无数风浪,从东北的冰天雪地,到回城初期的筚路蓝缕,再到与陈国平那场血腥的生死搏杀,他从未像此刻这般,感到自己如此渺小,如此脆弱。商业的浪潮无情地拍打着他事业的基石,而家庭的支柱又亟待他倾注全部的心力去支撑。他仿佛被抛入了双重风暴的交汇眼,四周都是滔天巨浪,而他,却感到体内的力量正在飞速流失。

他拿起桌上的内部电话,接通了李卫东的分机,声音沙哑而急促:“卫东,通知所有核心管理层,半小时后,紧急会议!另外……帮我联系一下周老板,看看他今晚有没有空,我想……找他聊聊。” 他需要凝聚团队的力量来应对商业危机,也需要一位睿智的长者,给他一些指引,哪怕只是精神上的支持。

然后,他深吸一口气,拿起外套,快步走出了办公室。他必须先回家,回到苏晨身边。此刻,没有什么比安抚妻子术前恐惧更重要。他知道,自己不能倒下,至少在苏晨面前不能。他必须把公司的惊涛骇浪暂时关在门外,戴上平静的面具,去扮演那个能给予妻子力量和信心的丈夫。

电梯缓缓下行,金属厢体映照出他疲惫而紧绷的身影。他望着镜中那个鬓角不知何时已悄然爬上几根银丝、眼袋深重、眼神里交织着焦虑与坚定的男人,默默地对自己说:撑住,肖霄,你必须撑住!为了这个好不容易团聚的家,为了那些跟着你吃饭的兄弟,你必须同时打赢这两场战争!

车窗外,上海的冬景飞速倒退,繁华依旧,却无人知晓这飞驰的车里,正载着一个在事业与家庭的双重风暴眼中,艰难跋涉、身心俱疲的灵魂。前方的路,布满了荆棘与迷雾,而他,已无路可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