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华东军区指挥部。
五月的风带着暖意,却吹不散紧张与躁动。电台的滴答声比以往更加急促,参谋人员进出的脚步也快了几分。
张百川手里拿着一份刚刚译出的电文,大步走进作战室,他将电文递给正在地图前商讨的参谋长张运逸。
张百川露出笑容:“参谋长,看看这个。欧洲那边希特勒完蛋了。”
张运逸迅速浏览电文:“德国无条件投降,好啊,小日本的日子到头了,”
谢福治接过电文,仔细看着:“国际形势突变,日本孤立无援,败局已定,但困兽犹斗,他们收缩兵力,确保东南沿海,阻止美军登陆,同时还想把关东军调回本土……这对我们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张百川走到军事地图前,拿起指挥棒:“我看是机遇更大,鬼子想收缩,没那么容易,他想跑,还得问问我们华东军区将士答不答应,”
他点在江苏、安徽沿海一带:“鬼子确保东南沿海,重点就是上海、南京、杭州、连云港这些地方。他想集中兵力,我们就偏不让他集中,他想安稳撤退,我们就偏要咬住他,吃掉他,”
“司令员,你的意思是?”张运逸问道。
“主动出击,全线进攻,”张百川带着坚决:“趁鬼子现在人心惶惶,部署调整的混乱期,我们给他来个雷霆万钧,目标重点进攻苏北、苏中残敌,前锋直逼长江,威逼南京,同时,向安徽境内进攻,切断津浦路南段,隔绝华中鬼子与华东鬼子的联系,”
他目光扫过在场的几位核心搭档:“我们必须快,要比国民党快,老蒋现在肯定也盯着这些地盘呢,欧洲战事结束,美国的援助会更多地流向他们,我们必须抢时间,在国民党主力之前,尽可能多地收复失地,扩大光复区,”
谢福治表示赞同:“我同意司令员的判断。形势逼人,我们必须抓住这个战略窗口期。部队士气怎么样?”
“士气高昂得很,”政治部主任肖桦接过话,“各纵队都在请战,战士们听说德国投降了,都知道小鬼子撑不了多久了,求战欲望非常强烈。”
“好,”张百川点头,“参谋长,记录命令,”
“是,”
“一、命令第一纵队王坤部、第五纵队梁初部,配属炮兵一部,组成北线集团,沿津浦路南下,扫清徐州以南至蚌埠沿线所有日伪据点,务必在一周内兵临蚌埠城下,”
“二、命令第二纵队钟伟部、第四纵队吴可华部、第八纵队聂峰智部,配属骑兵第一旅、军区炮兵主力,组成中线集团,由钟伟统一指挥。自两淮地区出发,向东横扫盐城、阜宁,夺取射阳河口,控制苏北沿海,而后向西回旋,攻取淮安、宝应,直插扬州方向,”
“三、命令第三纵队许友部、第七纵队王晋山部,沿陇海线东进,向海州、连云港方向发起攻击,务必牵制并尽可能歼灭该地区日军,阻止其向江南或上海收缩。”
“四、命令第六纵队周锡汉部、第九纵队黄可诚部,向皖北地区进攻,重点攻击宿县、蒙城、涡阳等地,切断津浦路,并伺机向阜阳方向发展。”
“五、命令第十纵队彭雪峰部、苏中军分区所部,作为战役总预备队,同时负责对南京、镇江方向的警戒,并派出小部队向南渗透,侦察江南敌情。”
“六、所有参战部队,无线电静默解除,但需加强密码保密。后勤部门全力保障弹药、粮食。卫生部门做好接收大量伤员的准备。”
张运逸将一条条命令详细记录。
张百川顿了顿,看向副参谋长粟昱:“粟昱同志,你对中线集团的指挥,有什么具体想法?”
粟昱早已成竹在胸,上前一步:“司令员,参谋长,中线方向是关键。我建议,钟伟纵队主力沿运河平行南下,直扑淮安;吴可华纵队负责扫清盐阜地区沿海据点,切断日军海上退路;聂峰智纵队则向宝应、高邮侧击,与钟伟部形成钳形攻势。骑兵旅用于穿插、迂回,专门打击鬼子的指挥机构和后勤车队。炮兵集中使用,攻坚时务必形成绝对火力优势。我的指挥所前出至涟水附近。”
“可以,”张百川肯定道:“就按这个思路打。记住,动作要猛,穿插要快,不要给鬼子构筑防线的时间,”
他环视众人:“同志们,欧洲的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了,亚洲的胜利也指日可待,但是,胜利果实不会自己掉到我们手里。我们必须用战斗去夺取,华东军区是党的铁拳,要用这铁拳,砸碎日伪军的最后防线,为我们中华民族,打出一个光明的未来,”
“保证完成任务,”作战室内,众人齐声应答,斗志昂扬。
命令通过电台、骑兵通讯员,迅速传达到各个纵队。
徐州以南,第一纵队司令部。
纵队司令员王坤接到命令,立刻召集各旅旅长开会。
王坤指着地图:“司令部的命令都清楚了吧,咱们北线集团,任务是打通津浦路徐州到蚌埠段。老梁的第五纵队在左,我们在右。我决定,1旅、2旅为第一梯队,并肩突击,3旅为预备队。遇到据点,不要纠缠,小股敌人留给后续部队收拾,主力直插核心城镇,”
1旅旅长摩拳擦掌:“司令员,放心吧,战士们憋着一股劲呢,保证像一把尖刀,直插敌人心脏,”
两淮地区,第二纵队指挥部。
司令员钟伟和副司令员王山站在地图前。
“老钟,司令员把中线主攻任务交给咱们,压力不小啊。”王山说道。
钟伟哼了一声:“压力?我看是机会,鬼子现在成了惊弓之鸟,正是我们扩大战果的好时候。按粟副参谋长的部署,4旅、5旅沿运河南下,打淮安,6旅负责侧翼掩护。告诉各旅长,放开手脚打,咱们二纵这把尖刀,该出鞘见血了,”
就在华东军区各部按照部署迅猛出击之时,机要参谋匆匆走进指挥部,将一份密电交给张运逸。
张运逸看完,递给张百川:“司令员,内线‘夜鹰’急电。”
张百川接过电文,迅速浏览。
谢福治注意到他的动作,问道:“有情况?”
张百川将电文递给谢福治和张运逸:“冈村宁次这个老鬼子,反应不慢。他命令驻上海的日军第13军,紧急抽调独立混成第90旅团、第61旅团,由镇江渡江北援,企图稳定苏中局势。同时,驻南京的日军第6军,也派出一个联队,向扬州方向增援。另外,电文里还提到,美军可能在中国东南沿海登陆,具体地点不明,但要求日军严防。”
“美军要登陆?”陈榘参谋长有些惊讶。
“这并不意外。”张百川分析道:“欧洲战场结束,美国的力量必然会转向太平洋。在中国沿海登陆,直接攻击日本本土,是符合他们利益的。这对我们而言,是把双刃剑。一方面会极大牵制日军兵力,另一方面,国民党也会借此机会加速向我们推进。”
他站起身,再次走到地图前扫过长江沿线:“鬼子派兵北援,在意料之中。他想稳住阵脚,我们偏不让他稳住,命令,”
所有人肃立。
“致电钟伟、粟昱:敌独立混成第90旅团、第61旅团已由镇江北上,预计三日内可抵达扬州、泰州一线。命你部加快进攻节奏,力争在敌援军主力抵达前,攻克淮安,并做好在运动中歼灭敌一部援军的准备,”
“致电王坤、梁初:你部攻势不变,但要加强对蚌埠方向的侦察,警惕淮南日军西援。”
“致电许友、王晋山:你部对连云港的攻击可适当加强,造成我主力意在海州的假象,迷惑敌人。”
“另外,”张百川看向肖桦,“政治部下发一个紧急指示,号召全体指战员,抓住德国法西斯灭亡、日本法西斯垂死挣扎的有利时机,英勇作战,多打胜仗,扩大光复区,为最后的胜利奠定基础,同时,也要提醒部队,警惕国民党军队趁机抢夺胜利果实,摩擦可能加剧。”
“是,”肖桦领命而去。
部署完毕,张百川深吸一口气。一场规模空前的战役已经拉开帷幕,敌人的援军正在路上,国际局势风云变幻,未来的变数还有很多。
谢福治走到他身边:“司令员,压力很大吧?”
张百川笑了笑:“压力一直都有。但从湘江边走到现在,我们什么风浪没见过?鬼子现在是秋后的蚂蚱,蹦跶不了几天了。”
“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抓紧时间,多占地盘,多消灭敌人,为下一步……做好准备。”他的目光再次投向地图,越过长江,投向更广阔的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