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华东军区指挥部,济南。

军事地图覆盖了一整面墙壁,上面红蓝箭头交错,清晰地标示着华东军区目前控制的广阔区域以及敌我态势。

张百川背对着门口,站在地图前,双手抱胸,他扫视着整个华东战场,从山东腹地到两淮平原,再到蜿蜒的长江下游。

“司令员,延安电报,”华东军区参谋长张运逸的声音打破了室内的宁静,他快步走来,将一份电文递到张百川手中。

张百川接过,迅速浏览。电文内容清晰明了:鉴于日寇败局已定,国际形势急剧变化,党中央决定加速战略布局。为抢占先机,经略东北,决定从华东军区抽调十万精锐,从河北军区抽调五万精锐,即刻起秘密集结,准备开赴东北。”

“同时,中央强调华东战略地位极其重要,关系未来中原乃至全国战局,要求张百川同志坚守华东,继续扩大和巩固根据地,重点经营对南京、上海方向的战略压迫。另,为加强华东局工作,并照顾个人生活,特调苏梅同志至华东局宣传部工作,不日抵达。

看到最后一句,张百川脸上表情柔和了一瞬,但随即恢复如常。他将电文递给身旁的谢福治和参谋长张运逸。

“中央的决策很及时,也很果断。东北,是未来战略要地,必须派最硬的骨头去啃。我们华东军区,责无旁贷。”

谢福治看完电文,沉吟道:“十万精锐,不是个小数目。抽调哪些部队,如何保证行动机密,又不影响我们现有的作战计划,需要仔细斟酌。”

张运逸接口,点在地图上:“是啊,尤其是我们刚刚拿下徐州,苏北、两淮地区尚需巩固,国民党李仙洲部虽遭重创,但其主力仍在窥伺。日军在陇海线、津浦线沿线据点虽已收缩,但战力犹存。此时抽走十万主力,压力不小。”

张百川转过身,目光扫过两位搭档,自信地一笑:“压力就是动力。部队嘛,打出去才能锻炼,留在家里,反而会生锈。中央把经略中原、威慑宁沪的重担交给我们,这是对我们华东军区全体指战员的信任。”他走到地图前,拿起指挥棒。

“参谋长,记录命令。”

“是,”

“一、抽调原则:以老带新,以强补弱。从第一、第二、第三、第六、第七,这五个纵队中,各抽调一个齐装满员、战斗力最强的旅,共计五个旅,约六万人。再从其余各纵队及军区直属部队中,选拔四万经历过多次大战、政治可靠、军事技术过硬的老兵和基层骨干。”

“三、集结与开进路线:抽调部队以‘野外大练兵’为名,向鲁西北德州、聊城地区秘密集结。后勤部门全力保障,换装补充弹药。开进路线走河北军区防区,经冀东、热河,秘密进入辽西。具体路线与河北军区协调,确保万无一失。”

“四、保密纪律:此行动列为华东军区最高机密,旅级以上干部方可知晓全貌。部队调动一律使用代号,无线电静默,必要时以骑兵或徒步通信兵传递信息。”

张运逸运笔如飞,迅速记录着每条命令。谢福治在一旁微微点头,补充道:“政治动员要跟上,既要讲清楚进军东北的伟大意义,也要强调保密纪律。同时,对留驻部队要做好解释工作,防止士气波动。”

“老谢考虑得周到。”张百川赞许道,随即指挥棒指向地图上的中原腹地:“现在,我们来谈谈我们自己的任务。十万精锐调走,我们还有五十万大军,这五十万不是用来守成的,而是要主动出击,继续扩大战果,”

他点在徐州位置,然后向南划过:“我们的下一步战略目标,不再是零敲碎打,而是要最快速度,横扫陇海线东段,彻底打通山东与苏中、苏北的联系,将我们的根据地连成一片铁板,前锋,要直逼长江北岸,兵锋所指——南京,”

话语铿锵,作战室内的所有参谋人员都不由得挺直了腰板。

“具体部署,”张百川看向副参谋长粟昱,“粟昱同志,你来谈谈想法。你对苏中、江淮地区更熟悉。”

粟昱早已跃跃欲试,闻言立刻上前,接过指挥棒:“司令员,参谋长。我认为,目前正是我军南下的最佳时机。日军兵力捉襟见肘,士气低落。国民党军虽想摘桃子,但其主力尚在西南,一时难以大规模东调。我建议:

“以北线集团,由第一纵队王坤部、第五纵队梁初部为主力,配属炮兵旅一部,沿津浦路南下,扫清徐州以南至蚌埠沿线之敌,威慑合肥。

“以南线集团,由我指挥第四纵队吴可华部、第八纵队聂峰智部,以及苏中军分区,加强军区骑兵第一旅,自两淮地区出发,向东横扫盐城、阜宁,夺取射阳河口,控制苏北沿海,而后向西回旋,与北线集团夹击淮安、宝应之敌。

“其余第二、第三、第七、第九、第十纵队,担任战役预备队和根据地守备任务,同时展开大规模练兵,补充兵员,准备后续作战。”

粟昱的部署大胆而周密,充分展现了他对大兵团运动战的深刻理解和对战机的敏锐捕捉能力。

张百川认真听完,满意地点点头:“很好,思路清晰,魄力十足。就按这个基本框架来细化。记住几点:第一,首重炮兵运用,我们现在的家底厚了,步炮协同必须成为常态,进攻前先用炮火把敌人的工事犁一遍。第二,发挥骑兵的机动优势,穿插、迂回、破袭,打乱敌人的部署。第三,情报先行,敌工部要加紧对南京、上海方向日伪军的策反和情报搜集工作。”

他顿了顿,环视众人:“这一仗,不仅要收复失地,更要打出我们华东军区的赫赫声威,要让延安放心,让敌人胆寒,”

“是,”作战室内响起一片坚定的回应。

命令迅速下达,各纵队、各旅主官接到命令后,虽对抽调精锐北上心中不舍,但均坚决执行。钟伟更是雷厉风行,立即着手组建指挥机构,规划集结路线。

五天后,张百川正在批阅文件,机要秘书送来一封信件。信封上娟秀的字迹让他心头一动。是苏梅的信。信中除了寻常的问候和近况,还提到了她已接到调令,即将动身前来济南,字里行间透着几分不易察觉的期待。

张百川放下信,走到窗边,望着窗外熙攘的济南城。个人问题的解决,似乎也提上了日程,这让他的心泛起一丝暖意。但他很快将这丝情绪压下,目光重新变得坚定而深远。东北,中原,华东……一盘更大的棋局正在展开。

就在这时,参谋长张运逸面色凝重地快步走进来,低声道:“司令员,刚接到潜伏在国民党军内部‘夜鹰’密报,老蒋已密令其嫡系部队,加速向徐州、蚌埠一线调动,番号不详,但数量可能超过五个军。同时,日军驻南京的第六方面军似乎也有异动,正在向镇江、扬州方向增兵。”

张百川眉头露出一丝了然的笑容:“哦?反应不慢嘛。看来,我们这边一动,老蒋和冈村宁次都坐不住了。来得正好,正要试试我们新整编部队的成色。告诉粟昱,南线集团的动作可以再快一点,再猛一点,先把苏北的日伪军扫荡干净,”

他走到地图前:“传令各纵队,按原定计划,加快准备。华东这盘大棋,该我们落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