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炼器室内,只有灵火微微吞吐的声响和刻刀划过灵材的沙沙声。

徐易辰放下手中那件刚刚完成最后一道符文勾勒的“基础平台”核心部件,轻轻舒了口气。

他抬眼望去,只见长条石案上,类似模样的部件已整齐排列了十余个,灵光内蕴,透着一种标准化的规整感。

洞府外间,先前堆积如山的个性化拜帖和玉简已被清走大半,取而代之的是几沓厚厚的新绘制的图纸和清单。

纸上线条分明,标注清晰,分门别类地写着“基础平台构架总览”、“灵植扩展模块详解”、“初级训战包功能列表”、“定制化加项收费标准”……

徐易辰指尖还沾着一点未干的朱砂墨,正凝神在一张复杂的阵图边缘批注着注意事项,眉头微微蹙起,思考着某个模块的通用性是否还能再提高半分。

他心里跟明镜似的。

之前那种来一个单子、就得从头到尾量身定做、耗费心神的路子,眼看是走到头了。

订单像滚雪球般从四面八方涌来,可他手底下真正能独当一面、理解他设计思路的炼器弟子,满打满算也就那么几个。

时间和精力都成了最稀缺的资源,再这么下去,不是把人累垮,就是被层出不穷、千奇百怪的个性化需求彻底拖垮,最终砸了好不容易立起来的招牌。

变革势在必行,他得变,得像前世那个世界里高效运转的精密工厂一样,搞出标准化的“零件”和“模块”,才能应对眼下这汹涌澎湃的订单潮水。

这套标准化思路,其实在他脑海里早已有了雏形。

之前为凌霄宗打造的矿工系统,以及后来给九国盟定制的政务官评估系统,其底层逻辑和核心组件有许多共通之处。

比如如何清晰、准确地下达指令序列,如何精确计算并记录贡献点数,如何设置具有吸引力的奖励反馈机制来有效调动人的积极性。

他将这些经过实践验证、最为核心和稳定的部分仔细地剥离出来,反复进行打磨、优化、封装,最终成形为一个结构相对稳固、可复用的“系统基础平台”。

这就像建造房屋,必须先要把地基和主体框架搭得牢固、可靠,后续的装修才能有所依附。

当然,光有一个坚固的框架是远远不够的,房子得住人,还得有实用的门窗和家具。

于是,他又领着几位悟性最高、最能跟上他思路的真传弟子,针对那些最常见、最大量的客户需求,比如灵药园的精细化管理、护山灵兽的驯养与状态监测、低阶弟子的基础术法集训等,分别投入精力开发了对应的“功能扩展包”。

这些扩展包内的符文阵列、灵力回路和功能模块都是预先设计并测试好的,虽然无法做到与每个客户的特殊地形、独门功法或奇葩要求百分百契合,但解决八成左右的常规性问题已是绰绰有余。

这套流程一经推出,效率的提升可谓立竿见影。

当再有客户带着需求上门时,负责前期接洽的弟子腰杆都挺直了不少,不必再像过去那样,陪着对方漫无边际地讨论各种天马行空的想法,而是可以直接递上一本装帧清晰的清单册页,语气专业且从容地介绍道。

“前辈请看,贵派若是需要优化百亩灵田的养护流程,建议选用这款经过三次迭代的‘乙型’基础平台,它稳定性极佳。

再搭配上这套‘灵植养护扩展包’,常规的聚灵灌溉、土壤灵气浓度监测、灵植生长阶段提醒与预警功能就都涵盖了。

若贵地还有些特殊灵植,譬如需要重点监控其夜间寒煞抵抗能力,这类属于深度定制范畴,需我方工程师现场勘测后额外评估,并酌情收取费用,我们再研究能否进行专项调试。”

模式转变后,团队里的弟子们也逐渐从最初每个单子都需要绞尽脑汁、从头设计全新方案的沉重压力中解脱出来,将更多精力投入到重复性较高、但更容易熟练掌控、提升速度的标准化部件炼制和整体调试环节。

系统的平均交付周期从过去的动辄数月,显着缩短至数周,对于一些功能要求不高的标准组合,甚至几天之内就能完成交付,整体炼制成本和人力成本也随之大幅下降。

百炼宗山门外那些排队等候的人群中,渐渐多了不少精明务实、冲着这种“高性价比套餐”而来的中小势力主事者。

原本笼罩在“系统炼制”上的那层神秘面纱渐渐褪去,在许多人眼中,这项业务开始变得清晰、明快,甚至带上了几分坊间高效工坊流水线作业的味道。

然而,徐易辰心里那根关乎命脉的弦始终绷得紧紧的。生意热卖、灵石滚滚而来固然可喜,但底线绝不能有丝毫动摇。

所有对外售出的“系统基础平台”,其最核心的控制符文阵列、权限认证枢纽以及最为关键的能量回路核心,依旧只能在洞府最深处、由他亲自调动神识完成最后一步的精密铭刻与灵能激活,整个过程绝不假手于人。

那些“功能扩展包”的制作权限可以适当下放给值得信任的核心弟子,但“平台”的根子,那最核心的技术命脉,必须死死地、牢牢地攥在他自己手心里。

不仅如此,每一个交付出去的、无论大小、无论配置高低的系统,那个象征着绝对控制权的最高权限密钥,有且仅有一份,就刻录在他随身携带、从不离身的一块看似普通、实则内蕴乾坤的温养玉牌之中。

并且,所有系统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深层数据日志、异常状态报告,都会通过他巧妙设置在平台底层、极其隐蔽的灵力反馈脉络,定期、加密回传至他密室内一台特制的“总控罗盘”法器中进行分析与封存。

用他前世的话来说,这等于在每个售出的系统内部都预留了唯有他自己才能访问的“后门”,他始终是那个隐藏在幕后、手握所有系统最高权限的“超级管理员”。

这般牢牢掌握核心的做法,自然引来了一些有实力、也有野心的客户的不满。

有几个地处资源富饶区域、宗门实力不俗的派别,派来的使者说话便不那么客气了,言语之间试探着,想用更多的灵石或资源作为交换。

换取那“基础平台的炼制秘法”或是“部分高级管理权限”,往往还冠以“便于日后自行维护升级。

也省得总是麻烦贵宗,更能根据我宗独特功法进行深度适配”等冠冕堂皇的理由。

负责对外接洽的弟子遇到这种棘手情况,不敢擅自做主,总是硬着头皮如实禀报给徐易辰。

他听完,脸上通常没什么波澜,既不动怒,也不妥协,只淡淡地回一句:“去,原话转告他们。系统,是我百炼宗所造。

这买卖的规矩,自然也是我百炼宗来定。诚心要买,就按我们定下的规矩办。

若觉得规矩缚手,大门开着,请自便,绝不敢强留。”

这番强硬且不留余地的话传出去,自然得罪了一些潜在的大主顾。

可同时也让更多在旁观望的势力看明白了,这位年轻得过分、崛起速度却又快得惊人的徐长老,手里攥着的不仅仅是一门点石成金的赚钱手艺,更是一份不容置疑、不容商量的绝对控制力。

甜头可以分润,好处可以给,售后服务也能做到尽善尽美,但谁若想触碰他安身立命的根本技术、妄图绕过他设定的规则,那就没得谈,半点情面都不讲。

生意越发红火,专门用来收纳灵石的储物箱在库房里越堆越多。

可徐易辰偶尔在炼器的间隙,停下手中的活计,站在那扇巨大的、能俯瞰小半个宗门的琉璃窗前,望着外面云雾缭绕、一派祥和的山景时,心头总会掠过一丝难以言喻的隐忧。

脚下这艘凭借独一无二的“系统”之术所打造的大船,正借着这股突如其来的东风,越行越快,船体也越造越庞大,看似风光无限,却也无可避免地正驶向一片更深、更暗、更波澜诡谲的未知水域。

标准化、模块化让船只的建造速度和运载能力激增,但也让它在这片相对传统的海域里,成了最显眼、也最容易引人瞩目的靶子。

他深知,在这看似平静的水面之下,暗流涌动,不知有多少双意味不明、饱含贪婪或忌惮的眼睛,正从四面八方紧紧盯着他,盯着他手中那根看似无形、却决定着这艘大船最终方向的舵柄。

未来的航程,注定不会一帆风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