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名导资本:从2005年拍烂片开 > 第233章 资本与艺术的平衡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2021年9月5日,苏州太湖边的苏绣小镇艺术中心,“首届浪潮艺术电影论坛”在此开幕。不同于商业电影节的喧嚣,这里没有红毯炒作,没有流量艺人扎堆,只有斑驳的白墙黛瓦、穿梭的绣娘身影,以及满场专注于“艺术本质”的业内人士——导演王小帅、贾樟柯,演员李雪健、周迅,影评人周黎明,艺术片制片人陈玲,以及浪潮核心团队全员出席。刘一菲身着淡蓝色棉麻长裙,腹部微隆却难掩温婉,身旁的高浪为她准备了可调节靠背的藤椅,指尖不时轻触她的手背,无声提醒她注意休息——论坛前一晚,她还在修改《墨色生香》的剧本细节,为了平衡“水墨艺术表达”与“观众接受度”,熬到了凌晨两点。

上午10点,论坛正式开始。主持人周黎明开篇即抛出核心议题:“近年来,影视行业陷入‘资本狂欢’与‘艺术失语’的困境——有的资本将艺术片当作‘洗钱工具’,有的强行给艺术片加流量元素,有的为追求票房篡改剧本。而浪潮作为手握千亿资本的影视公司,却接连投资《苏绣女王》《小城之春》《墨色生香》等艺术项目,甚至成立10亿‘新锐导演艺术基金’,请问刘一菲女士,浪潮是如何平衡资本逐利性与艺术纯粹性的?”

聚光灯下,刘一菲缓缓起身,手中握着一本泛黄的《黄土地》电影剧本——这是她刚入行时,恩师赠送的礼物,扉页写着“艺术是根,资本是土,土养根,而非埋根”。“周老师的问题,也是我入行以来一直在思考的。浪潮的答案很简单:资本是‘赋能者’,不是‘掌控者’ 。我们投资艺术片,从不定‘票房KpI’,不干预剧本创作,甚至允许导演‘超支’——前提是,每一笔额外投入都用于艺术表达,而非商业炒作。”

她抬手示意,身后的屏幕播放《苏绣女王》的幕后片段:为还原苏绣“劈丝”技艺,剧组花300万请10位非遗绣娘驻组3个月,只为拍摄3分钟的特写镜头;为呈现“水墨质感”的画面,摄影指导放弃商业片常用的高饱和滤镜,改用传统宣纸过滤光线,额外投入200万定制镜头。“这些投入,从商业角度看是‘不划算’的,但从艺术角度看,是‘必要的’。最终,《苏绣女王》不仅斩获柏林电影节最佳女演员,海外艺术院线票房也突破500万美元,证明‘好艺术自有好市场’,资本与艺术并非对立。”

论坛第一个圆桌论坛“资本如何为艺术‘松绑’”,刘一菲与贾樟柯、陈玲、高浪共同出席。贾樟柯率先分享行业痛点:“我之前拍《山河故人》,投资方要求加流量艺人客串,否则就撤资,最后我只能妥协,结果那段戏份成了影片的‘败笔’。这就是很多艺术片的困境——资本用‘投资’当筹码,绑架创作。”

高浪接过话茬,公布浪潮“新锐导演艺术基金”的运作规则:“我们的基金坚持‘三无原则’——无票房保底要求、无演员指定权、无剧本修改权。导演只要提交‘艺术构想+预算明细’,通过由王小帅、贾樟柯等组成的艺术评审团审核,就能获得投资,甚至可以自主决定宣发方式。”

他举例说明:“青年导演张力的《老绣坊》,最初预算500万,拍摄中为还原上世纪80年代的苏绣作坊,需要额外投入100万搭建实景,我们不仅批准了,还主动提出‘不增加任何附加条件’。最终,这部影片获FIRSt青年电影展最佳影片,Netflix以200万美元买下海外版权,资本与艺术实现双赢。”

陈玲作为艺术片制片人,感慨道:“浪潮的基金是‘业界清流’。去年我筹备《边境的孩子》,走访了10家资本,只有浪潮不问‘能不能卖钱’,只问‘想表达什么’。他们甚至帮我联系新疆当地的学校,解决拍摄场地问题,这种‘服务型资本’,才是艺术片需要的。”

刘一菲补充道:“我们还在基金中设立‘艺术保障条款’——如果影片票房未达预期,差额部分由浪潮资本承担,导演无需偿还投资;如果影片获得国际奖项,导演可获得额外20%的利润分成。这就是我们的态度:让导演专注艺术,资本承担风险。”

论坛第二个环节“商业片的艺术底线”,杨蜜作为《星际穿越2》的主演兼制片人,分享了国际合作中“坚守艺术”的经历。“《星际穿越2》是好莱坞A级制作,投资方曾要求我‘增加与男主的吻戏’‘加入超能力设定’,理由是‘符合全球观众口味’。但我和诺兰导演都认为,影片的核心是‘人类对宇宙的敬畏’,这些商业元素会稀释主题。”

杨蜜调出与投资方的沟通记录:“我当时提出‘艺术让步方案’——保留吻戏,但改为‘背景虚化的侧脸镜头’,不喧宾夺主;删除超能力设定,改用‘科学理论支撑的技术突破’。同时,我用《苏绣女王》的案例说服投资方:‘好故事自带吸引力,不需要靠噱头’。最终,投资方同意了,甚至称赞‘这才是有深度的商业片’。”

高浪补充道:“为了支持杨蜜的艺术坚持,浪潮主动承担了《星际穿越2》10%的投资风险,条件是‘投资方不得干预创作’。我们认为,商业片可以有艺术追求,比如《流浪地球》的‘中国科幻美学’,《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反传统叙事’,都是商业与艺术平衡的典范。浪潮要做的,就是为这种‘追求’提供资本保障。”

李雪健老师在点评时说:“杨蜜的做法让我想起早年拍《焦裕禄》,当时也有人建议‘加感情线’,但我们坚持‘还原真实’,最终影片成为经典。现在很多年轻艺人怕得罪资本,不敢坚持艺术底线,而浪潮和杨蜜的合作,给行业树立了榜样——资本不是‘爷’,艺术也不是‘奴隶’,两者是平等的合作伙伴。”

迪丽热巴作为“非遗影视计划”的负责人,在论坛上展示了《艾德莱斯绸之恋》的艺术创作细节。“很多资本做非遗项目,只是把非遗当‘背景板’,比如让演员穿件非遗服饰、摆个非遗道具,就号称‘文化传承’。但我们认为,非遗应该是‘艺术核心’——《艾德莱斯绸之恋》中,艾德莱斯绸的‘扎染技艺’是推动剧情的关键:女主通过修改扎染图案,传递对男主的思念;结尾处,千名绣娘用艾德莱斯绸拼出‘丝路地图’,象征‘文化连接世界’。”

她播放了影片的片段:女主坐在葡萄架下,手指穿梭在丝线间,阳光透过艾德莱斯绸的花纹,在她脸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没有台词,却通过“刺绣的力度”“眼神的变化”,传递出复杂的情感。“这段戏拍了7天,我们请了新疆非遗传承人古丽现场指导,演员的每一个针法都要符合真实工艺,甚至为了一个‘线头处理’的细节,重拍了20次。”

贾樟柯点头称赞:“这才是非遗项目该有的样子——不是消费文化,而是用艺术诠释文化。我之前去新疆调研,看到很多年轻人因为《西域魅影》开始学习艾德莱斯绸制作,这就是艺术的力量,也是资本该追求的‘长期价值’,比短期票房更有意义。”

刘一菲补充道:“为了保障非遗项目的艺术纯粹性,我们成立了‘非遗艺术评审团’,由非遗传承人、文化学者、艺术片导演组成,每一个非遗项目的剧本、美术、服装,都要经过评审团审核,确保‘不歪曲、不娱乐化’。比如《艾德莱斯绸之恋》的服装设计,我们拒绝‘为了好看改工艺’,所有图案都由古丽老师指导,符合艾德莱斯绸的传统纹样。”

论坛午休时,艺术中心的庭院里,女主团围坐在石桌旁,聊起各自与“艺术”的故事。刘一菲靠在藤椅上,高浪为她披上薄外套,递上温热的蜂蜜水:“刚才讲《墨色生香》的剧本时,是不是有点累?我看你语速慢了不少。”

刘一菲笑着摇头:“还好,一讲到艺术片,我就有精神。你还记得我们第一次聊《苏绣女王》吗?你说‘只要是好故事,多少钱都投’,当时我就觉得,跟着你,能做自己想做的艺术。”

杨蜜坐在一旁,翻着手机里的《星际穿越2》分镜稿:“我之前总担心商业片会丢了艺术初心,直到和诺兰合作,又有你们支持,才敢坚持自己的想法。上次投资方威胁撤资,你立刻说‘浪潮补差价’,那种底气,不是所有资本都有的。”

迪丽热巴拿着艾德莱斯绸的小样,递给刘一菲:“一菲姐,你看这个新的‘星空纹’,古丽老师说可以用在《墨色生香》的服装设计里,既有水墨的意境,又有非遗的元素,你觉得怎么样?”

赵金麦兴奋地说:“贾樟柯导演刚才邀请我参演他的新片《少年与海》,饰演一个渔村女孩,没有商业元素,全靠演技。他说‘是你在《盛夏光年》里的哭戏打动了我’,我真的太开心了!谢谢一菲姐和高总,给我机会拍艺术片,不然我可能还在演偶像剧。”

杨超越有些不好意思地说:“我现在还在学演技,之前参演了一部艺术短片《小巷深处》,饰演一个快递员,没有台词,全靠肢体语言。导演说我‘有灵气,但还需要磨练’,我想以后多拍这种短片,不只想做流量,也想成为有艺术追求的演员。”

刘一菲握住杨超越的手:“别着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节奏。你在《非遗环球行》里对非遗的尊重,就是一种艺术素养。只要坚持学习,总有一天会拍出好的艺术作品。”

高浪看着眼前的场景,心中满是温暖——这就是他想要的“资本与艺术的平衡”:不仅有资金支持,更有“人”的温度;不仅有商业成功,更有艺术追求;不仅有团队协作,更有彼此守护。

论坛下午的“行业反思”环节,周黎明抛出了华谊的反面案例:“去年,华谊投资艺术片《山河入梦》,原本是导演张杨的心血之作,却被投资方要求‘加入流量艺人客串’‘修改结局为大团圆’,甚至为了赶档期,删减了30分钟的‘乡村文化细节’。最终,影片上映后口碑扑街,豆瓣评分4.8,艺术片观众骂‘被资本毁了’,商业片观众嫌‘看不懂’,成为‘资本绑架艺术’的典型失败案例。”

陈玲补充道:“我当时参与了《山河入梦》的前期筹备,华谊的制片人明确说‘艺术要为商业服务’,甚至让导演‘把乡村场景换成网红打卡地’,理由是‘方便后期营销’。这种‘本末倒置’的做法,不仅毁了一部好作品,也让很多艺术片导演对资本产生恐惧。”

刘一菲对比浪潮的做法:“浪潮投资的每一部艺术片,都签订‘创作保护协议’——导演拥有最终剪辑权,投资方不得干预剧本核心内容,甚至可以拒绝‘不合理的营销要求’。比如《老绣坊》的首映礼,我们原本可以邀请流量艺人站台,但导演张力说‘想让观众专注影片本身’,我们就取消了所有站台环节,只邀请了非遗传承人、文化学者和普通观众,最终首映礼上座率95%,口碑口碑发酵。”

贾樟柯总结道:“资本与艺术的平衡,关键在‘初心’——如果资本的初心是‘赚快钱’,那必然会绑架艺术;如果资本的初心是‘做有价值的作品’,那就能赋能艺术。浪潮的实践证明,资本可以是艺术的‘朋友’,不是‘敌人’。希望更多资本能像浪潮一样,把‘长期文化价值’放在‘短期商业利益’前面,让中国影视既有‘票房’,又有‘口碑’;既有‘流量’,又有‘艺术’。”

论坛结束后,刘一菲与高浪在苏绣小镇的河边散步。刘一菲看着远处的绣娘在夕阳下刺绣,轻声说:“今天的论坛很成功,但我知道,资本与艺术的平衡很脆弱。比如《墨色生香》,最近Netflix想购买海外版权,但要求我们‘增加15分钟的动作戏’,理由是‘海外观众喜欢刺激情节’,我们正在和他们谈判,不知道能不能守住艺术底线。”

高浪握住她的手:“别担心,我们之前说过,艺术底线不能破。如果Netflix坚持,我们可以寻找其他艺术院线发行,哪怕票房少一点,也要保住影片的艺术完整性。再说,我们还有‘新锐导演基金’,就算这部影片不赚钱,也能支持更多年轻导演的艺术追求。”

刘一菲靠在他肩上:“有你在,我就放心了。有时候我会想,如果我们没有这么多资本,是不是就不用面对这些‘商业诱惑’?但转念一想,如果没有资本,我们也拍不了《苏绣女王》《艾德莱斯绸之恋》,也帮不了张力、贾樟柯这些导演。”

“这就是平衡的意义,” 高浪轻声说,“没有绝对的‘纯艺术’,也没有绝对的‘纯资本’,我们要做的,就是在诱惑面前守住初心,在困难面前坚持下去。”

此时,迪丽热巴发来微信,说《艾德莱斯绸之恋》的绣娘团队因为“工艺复杂”,提出要增加制作时间,可能会导致影片延期。刘一菲回复:“告诉绣娘,时间可以延,工艺不能降,额外成本由浪潮承担。” 她知道,这就是资本与艺术的平衡——为了艺术,愿意付出时间与金钱的代价。

9月的苏州,夕阳染红了太湖,也染红了河边的艾德莱斯绸。刘一菲与高浪并肩走着,身后是艺术中心的灯光,身前是非遗小镇的炊烟。他们知道,资本与艺术的平衡之路不会一帆风顺,未来还会有更多“商业诱惑”“时间压力”“舆论质疑”,但只要彼此守护,只要团队同心,只要艺术初心不变,他们就能继续走下去——因为浪潮的帝国,不仅是“资本帝国”,更是“艺术帝国”,是“文化帝国”。

而在不远处的北京,华谊的会议室里,张伟正对着《山河入梦》的票房数据发愁,试图寻找“资本救市”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