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务副市长王健看着城东地块的中标公示,目光落在 “白云集团” 四个字上,手指不自觉地摩挲着桌面,心中暗潮汹涌。
“这么大的项目,平白给了白云建筑,我就不信叶怀民在里头没捞好处。” 暗自揣测,眼神里透着几分不甘与审视。
可转念一想,又不得不承认,这事叶怀民做得确实 “绝”。
把项目交给本地国企,既符合扶持本土企业的政策导向,又能确保项目按要求落实民生配套,
后续建成后无论是带动就业、完善城市配套,还是提升政府口碑,都是实实在在的政绩。
届时百姓会为便利的生活设施拍手,官员会认可项目带来的发展红利,叶怀民无疑是最大赢家,政绩和口碑两头赚足。
“这上升势头也太猛了。” 王健心中愈发不是滋味。
先是盘活濒临破产的白云集团,站稳了脚跟;
如今又牵头负责城东地块开发,相当于为通州打造了一个新的经济中心,每一件都是拿得出手的硬政绩。
反观自己这个常务副市长,这些年始终没做出什么亮眼的成绩,在叶怀民的光环衬托下,愈发显得平平无奇。
嫉妒像藤蔓一样悄悄滋长,王健攥紧了拳头,心中闪过一丝狠劲:
“叶怀民,你最好祈祷别被我抓住任何把柄。
一旦有疏漏,我必定会抓住不放,让你彻底身败名裂,休想再这么顺风顺水地往上走!”
官场之上,不进则退,叶怀民的强势崛起,早已让他感受到了无形的压力。
这次城东项目,被叶怀民牢牢把控,连插手的机会都没有,这份憋屈与不甘,让他对叶怀民的敌意又深了几分。
看到城东地块 7 亿土地出让金顺利到账,张辉市长难掩心中喜悦,当即召集开发区核心团队召开紧急会议,语气振奋:
“资金已经到位,开发区收尾建设必须加速推进,所有滞后环节都要抢回进度,务必按原定计划完成基础设施配套!”
部署完开发区建设事宜,张辉马不停蹄启动招商工作,彻底开启 “连轴转” 模式。
无论是省内外大型招商推介会,还是行业专项对接会,总能看到他带着招商团忙碌的身影,
从前期筛选目标企业、定制招商方案,到现场洽谈合作细节、承诺配套政策,每一个环节都亲力亲为,全力争取优质高新技术企业入驻。
他心里很清楚,土地出让金是开发区转型升级的 “救命钱”,也是通州产业突围的关键契机。
只有尽快招引一批有实力、有潜力的高新企业落地,才能让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定位真正落地,兑现带动通州经济发展的承诺,也才能稳固自己的工作成效。
张辉带着招商团跑了整整三个月,几乎马不停蹄穿梭于各类招商会,可结果却事与愿违,满心期待的 “开门红” 终究落了空。
省内其他几个城市早已抢占先机,不仅地理位置更优越、产业配套设施齐全,还抛出了力度更大的财政补贴政策,吸引力远超通州。
那些有实力、有知名度的国外企业,纷纷被周边城市抢走,通州开发区连近距离洽谈的机会都很少。
三个月下来,招商团仅和几家不知名的小企业签订了合作意向书,既没有核心技术支撑,也带不来可观的投资和就业,根本无法带动开发区发展。
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局面迟迟打不开,前期投入的土地出让金却在快速消耗,张辉彻底慌了神,往日的意气风发被焦虑取代。
他很清楚,再这样下去,不仅自己描绘的发展蓝图会沦为空谈,还会让本就紧张的通州财政雪上加霜,更没法向市里、向百姓交代。
可面对周边城市的压倒性优势,他一时也想不出破局的办法,只能看着开发区陷入停滞。
市委书记周明远的办公室内,气氛凝重得近乎凝滞。他指尖捏着那份沉甸甸的开发区财政收支审计报告,眉头拧成了深深的川字,
油墨印刷的数字在灯光下显得格外刺眼 —— 连续三个月,开发区财政净流出超千万,
不仅未能如预期般成为拉动通州经济的引擎,反而沦为持续消耗国库的 “吞金兽”,这让本就捉襟见肘的市级财政雪上加霜。
“怀民同志,你坐。” 周明远抬起头,声音里带着难以掩饰的疲惫与焦灼,
“开发区的现状,你应当也有所耳闻。张辉同志虽仍在勉力支撑,带队四处奔走招商,但局面已然岌岌可危,长此以往,通州财政根本难以承载。
你在经济领域经验丰富,可有什么破局的良策?”
叶怀民在对面沙发上落座,身姿挺拔却难掩凝重,沉吟片刻,语气坦诚而无奈:
“周书记,不瞒您说,此番困境,是多重客观因素交织叠加所致,非单一举措所能破解,我目前也暂无立竿见影的办法。
张辉市长为推动招商工作,已然将市级权限范围内的优惠政策释放到了极致,
三年期厂房无偿使用权、全链条配套设施优先保障、定制化人才安家补贴等,几乎是倾尽全力。
但核心层面的土地出让政策、税收减免权限,均受制于省级乃至国家级调控框架,非通州市一级政府可自主裁量,这些刚性短板,恰恰是吸引优质企业的关键所在。”
稍作停顿,进一步条分缕析:“更严峻的是,周边兄弟城市的开发区,或依托国家级新区的政策红利,
或享有省级战略布局的专项扶持,其政策力度、配套能级与资源禀赋,均非咱们通州这所市级开发区所能企及。
再加之通州地处区域交通末梢,产业基础薄弱,产业链条不完善,在这场白热化的招商竞争中,先天劣势已然注定,想要突围,难如登天。”
周明远闻言,重重地叹了口气,身体向后靠在宽大的真皮座椅上,目光掠过窗外灰蒙蒙的天际线,语气中多了几分释然与理解:
“起初,我对张辉同志的行事风格确有微词,觉得他在开发区相关决策上过于独断,未能充分征求各方意见,有将核心政绩攥于一己之手的嫌疑。
但这段时间冷眼观察,他日夜奔波、殚精竭虑,确实是一心扑在通州发展上,我也理解他想做出政绩的心情。
说到底,在官场之上,谁不愿将这样关乎城市未来的核心项目牢牢掌控,借此夯实自身政绩,这也是人之常情,无可厚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