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红楼梦之花袭人准姨娘上位记 > 第224章 一番周旋息骇浪,几度思量定乾坤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24章 一番周旋息骇浪,几度思量定乾坤

平儿进了里间,我们这些候在外面的人,虽听不真切,却也都屏息凝神,心中忐忑不安。

二奶奶病中脾气本就难测,又素来眼里揉不得沙子,不知她是否会相信平儿这番周全的说辞,又是否会执意深究。

隐约听得里头凤姐的声音传出来,带着病后的虚弱,却依旧有着不容置疑的锋利:“……你这话,听着倒也在理。只是宝玉那孩子,我最是知道他的。为人不管青红皂白,最爱兜揽事情,充好人!别人再拿几句好话央求他,给他戴几顶高帽子,他便如同被套上了炭篓子,浑身燥热,什么事不敢应承?咱们若今次信了他,轻轻放过,将来倘或遇上更大的事,他也这般胡乱应承起来,底下人都有样学样,这府里还如何立规矩、治下人?依着我的主意,还是不能单凭他一面之词。把太太屋里有嫌疑的丫头,不拘是谁,都叫了来!虽不便擅自动刑拷打,只叫他们垫着那碎磁瓦片,跪在当院的太阳地里,茶饭也别给一口!我看她们能熬到几时!一日不说,便跪一日!便是铁打的人,一日下来,也管保什么都招了!”

她喘了口气,声音更冷了几分,带着一种宁错杀不放过的狠厉:“再说那柳家的,常言道‘苍蝇不抱没缝的鸡蛋’。她便真个没偷,若自身行得正、立得直,怎会惹出这等嫌疑,让人说到脸上来?可见平日里也不甚妥当!就算不按贼盗论处,加之以刑,这厨房管事的差事,是断然不能再留她了,立刻革出不用!朝廷里尚有被牵连罣误的官员,如今革了她,也不算委屈!”

我在外间听着,手心不禁捏了一把冷汗。

凤姐这般手段,固然雷厉风行,能立时震慑住下人,可未免太过严苛酷烈。

那垫磁瓦子跪太阳地,便是壮汉也受不住,何况几个娇弱的丫头?柳家的若真被革退,她们母女日后如何过活?更何况,此事本已明朗,何必再兴大狱?

只听平儿的声音响起,依旧是那般温和:“我的奶奶!您何苦来又操这一百分的心!俗话说‘得放手时须放手’,这原不是什么捅破天的大事,乐得施恩于人,积些福荫不好么?依我说,纵使您在这边屋里操碎了心,终久咱们……”

她声音压低了些,但我们在外间仍能隐约捕捉到,“……终久咱们是那边大房里的人,总要过去的。没的白白在这里结下许多小人仇恨,让他们背地里含怨咒骂。况且,奶奶您自己个儿的身子骨要紧!前儿好容易怀了个哥儿,盼星星盼月亮,到了六七个月上,竟……竟没能保住,掉了。焉知不是素日里操心太过,劳神生气,伤了气血根基的缘故?”

她这话,说得恳切至极,更是触动了凤姐心底最深的痛处。屋里霎时静默下来,仿佛连空气都凝滞了。我们都知凤姐小产之事是她一大心病,平儿此刻提及,虽是冒险,却也直指要害。

片刻后,平儿的声音又响起,带着劝慰与怜惜:“如今奶奶才好些,正该静心养着才是。趁早儿学学那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工夫,见一半,不见一半,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于己于人,都落得清净便宜,岂不倒罢了?”

不知是平儿哪句话打动了她,是那“终久要过去”的点醒,还是“小产伤身”的关切,亦或是“结仇含怨”的警示,里间竟传来凤姐儿一声似无奈又似释然的轻笑。

接着便听她说道:“罢,罢,罢!凭你这小蹄子去发放吧!我才觉得清爽了些,没的精神头再跟你们淘气。”

平儿也笑了,声音轻快了许多:“这才是正经主意呢!”

帘栊一动,平儿转身走了出来,脸上带着如释重负的浅浅笑意。我们外面等候的众人,虽未闻其详,但见平儿神色,便知事情有了转机。

平儿走到外间,站定,“林大娘,今日这事,便到此为止。常言道,‘大事化为小事,小事化为没事’,方是兴旺之家和睦之道。若只因得了一点子风吹草动、没影子的小事,便扬铃打鼓,兴师动众,乱折腾起来,不但不成个体统,也伤了家里的和气。如今既已查明是场误会,就将他母女二人带回园中去,照旧当差伺候。那秦显家的,是谁派去的,仍旧叫谁领回去,厨房之事,还由柳家的掌管。从今往后,再不必提起此事,只当没有发生过。”

她语气转为严肃,对着林之孝家的及众婆子道:“你们需记得,各自谨守本分,每日小心巡察门户是真,至于这些没根由的猜测搅扰,还是少些为妙。都散了吧。”

这一番发放,干脆利落,既平息了事端,又维持了体面,更暗中警示了那些蠢蠢欲动之人。

林之孝家的脸上红一阵白一阵,她本想借此机会安插上自己这边的人(秦显家的与司棋、王善保家的皆是邢夫人陪房一系),没想到平儿轻轻巧巧,便将她的算盘全盘推翻,反倒显得她行事鲁莽,不识大体。

她不敢违拗,只得讪讪地应了声“是”,心里如何想的,便不得而知了。

那柳家的母女,如同死里逃生,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两人呆了一瞬,随即反应过来,忙不迭地抢步上前,朝着平儿离去的方向,“咚咚”地磕下头去,口中连称:“谢平姑娘恩典!谢平姑娘恩典!” 那感激的泪水,这回是真心实意地流淌下来。

林之孝家的无精打采,带着柳家母女和一干人等,悻悻地回了大观园,依言将事情结果回明了李纨和探春。

李纨只念佛,道:“阿弥陀佛,能可无事,大家清净,是最好不过的了。”

探春听了,也只淡淡说了句“知道了”,她何等聪明,想必早已窥见其中关节,对平儿的处置,心中亦是赞许的。

至于司棋、夏婆子那一干人,原本摩拳擦掌,只等着柳家的被撵,秦显家的上台,她们便可扬眉吐气,至少那厨房的供给能顺畅许多。

谁知空欢喜一场,算计落空,一个个如同被戳破的皮球,没了精神,也只能背地里咬牙切齿,咒骂几句罢了。

我站在怡红院的台阶上,看着这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波,最终以这样一种方式消弭于无形,心中对平儿的敬佩,又深了一层。

在这错综复杂、危机四伏的深宅里,凤姐的“威”固然能震慑一时,但平儿的“恩”与“智”,懂得适时放手,懂得保全大局,懂得体恤人情,或许才是真正能维系这摇摇欲坠的繁盛于不坠的微妙力量。

只是,经此一事,这园子里暗处的积怨,怕是又深了一重。树欲静而风不止,往后的日子,谁能料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