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小鬼当家之1978 > 第43章 周末陪刘淑芬姐姐买房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3章 周末陪刘淑芬姐姐买房

3月12日,肖镇今天是植树节,清华大学组织学生去房山搞植树活动。

肖镇也被要求参加,因为到时候电视台要采访他,肖镇很想拒绝,不过想了想学校已经很将就他了,也就算了。

因为种树的原因,肖镇带了把重庆巴南老家的原产品——锄头,你让他用铁锹跟老牛犁田一样太慢,本来想用台拖拉机发动机改造一台打洞机,他已经很忙了也就打消了这个念头。

穿着一身阿迪达斯运动套装坐车到了学校,开了个简短的动员会就乘坐大巴车去房山指定的荒山头植树。

肖镇可没有挤大巴车,他搭乘的是魏明远的罗浮两厢车。

“小镇子,今年我们清华理科的同学好像是和协和医学院还有外国语大学的人一起植树,分到了一个山头哦!”魏明远开着车跟在大巴车队后面兴奋地说

“远哥这跟我们俩有关系吗?你不会跟刘希刘医生拉爆了吧?”

“我们好着呢准备五一结婚,她已经打结婚报告了,嘿,我一即将结婚的人。你小子才14岁半未成年少年一名,的确跟我们没多大关系哈!”

“哈哈哈,那空欢喜一场啰!”肖镇揶揄道

“欣赏一下美女可以的嘛,协和也,还有外国语的不像我们清华物院尽是些和尚!”

“打望可以有!我还有高中关系好的同学姐姐也读的协和,不知道今天能不能遇到。”肖镇想起在协和医学院读书的刘淑芬姐姐

淑芬名字听着比较接地气不过是能打9.5分的大美女。不然淑芬妈妈刘阿姨也不会被赵知青一眼盯上……

到了目的地,你还别说彩旗飞扬,就差敲锣打鼓了,其实西北有一群中国人已经在荒漠地带种树几十年了。

近的就有塞罕坝就是典型的植树造林,已经让塞罕坝重新披上了绿装,不过还是没有挡住沙尘暴,北京的沙尘暴罪魁祸首是外蒙高原吹过来的。

当然这时候内蒙地界也有点,不过三北防护林还是有点效果。要不然一国首都天天沙尘暴这不好看吧!

肖镇今天的任务是扛着锄头挖坑,还好农村娃出身会用锄头挖土。

肖镇带的锄头可比旁边有人郎的铁锹效率高多了。他的任务是10个深坑,已经挖好了7个,他打算喝口水再干!

正抱着昆仑矿泉水猛灌呢身后传来一个声音:“小镇子,是你吗?”

肖镇转头惊讶的还被水给呛到了。

“淑芬姐姐,还真是你啊,我来的路上还在跟我师兄说很有可能遇上你呢。”

“活儿干完了吗?”

“还没呢。这破铁锹一点都没锄头好用!”

“姐姐我让我外公寄了把锄头的,等会了啊,我还有三个大坑挖完去给你挖!姐包里有矿泉水你先喝着哈!”

“要不我来给你挖?”

“淑芬姐姐你还不信我会用锄头啊,我也是农村娃啊,我现在都是农村户口的!”

“呵呵呵……我也没有迁移户口,我们村每年可是按人头分红,我妈让我转移户口我没干!”

“姐姐我也没有转移。我还等着我们村拆迁呢……”肖镇这辈子是跟拆迁户杠上了,不过还有得等至少得2010年左右才拆得到他们村。

肖镇14岁半已经175cm身高,长相痞帅痞帅的,一脸花花公子面相,然后就掉进了女人堆,还有胆子大的协和的未来女医生们动手动脚,刘淑芬跟个护小鸡崽儿一样把这群疯丫头不断的赶走。

不过最后听刘淑芬解释他肖镇弟弟是清华大学强基班的,今年才14岁半,也就断了念想。

肖镇被一群协和女医生们围着的时候,清华大学学生处的李处长正在到处找他,肖镇又一次躲过了采访。

帮着刘淑芬挖完坑,又帮着栽好树,打手机问魏明远忙完没有,这家伙还有三个坑没有掘好,肖镇就带着刘淑芬和她一同学万先老乡一起去找魏明远。

“师兄,你坐着歇着吧,一看你就没干过农活,看我清华锄神挖坑!”

“师弟,你还会干农活?”

“我可是农村户口农村人!”

“是是是,有带180万名表的农村娃,家里私人飞机都有好几架。不对你家还造飞机呢……”

“师兄说真话你还不信,一会儿收工回我家里给你看我户口本!”

“我等着……”魏明远也没闲着提着水桶给栽好的树浇水

又忙活了一阵后魏明远和肖镇分别给老黄和老林打了电话就带着刘淑芬和那位叫王雪梅的万县老乡一起下山搭乘魏明远的罗浮车回0.5环肖镇家。

家里保姆也是四川老乡是两口子,肖镇提前打了电话让家里做好饭菜等着他们到家就能吃。

吃完饭,在茶室喝茶,肖镇取出自己户口本递给魏明远。

“我看看……嘿你还真的是农村户口啊!”

“那是当然,我每年还有村集体企业的分红的。

我们村的企业主要是给跨越摩托和我表哥的国民汽车做配件,这生意很赚钱的比较稳定,淑芬姐姐她家是重庆最大的肉兔和养鸡基地,她也是农村户口!”

“感觉你们俩的农村户口是真香,我爸妈一个公安局的一个检察院的,可没有分红!”

“每个人追求不止一样嘛,我二舅就喜欢当村干部,喜欢服务人一样的!”

“我感觉城郊的农村的人现在赚钱比城里的要容易多了!”

“你只看到我们这样发展好的,其他没有这么便利的地方三提两统和公粮这些负担其实很重的!”肖镇回应道

下午聊了会儿天肖镇让王铁柱开车送刘淑芬和王雪梅回协和学校,念医科的嘛,学习任务重多了。

………………

3月15日,一个周六的早晨,阳光透过四合院老槐树的新叶,在地上洒下斑驳的光点。肖镇刚结束晨练,正准备开始一天的学习计划,桌上的大哥大就响了起来。来电显示是刘淑芬。

“喂,淑芬姐?”

“小镇子,今天有空吗?”电话那头传来刘淑芬清亮又带着点期待的声音。

“姐有事您说话。”肖镇笑道。

“我妈……就是刘彩霞女士,下了死命令,说为了我以后在北京读书工作方便,非得给我买套房子。

我这人生地不熟的,对买房一窍不通,心里有点没底。

想请你和王叔叔陪我一起去看看,帮我参谋参谋,行不?”刘淑芬的语气带着点求助的意味。

“没问题啊!”肖镇一口答应,“这可是大事,多个帮手多个主意。姐你在协和宿舍等着,我和王叔叔(王铁柱)马上开车过去接你。”

挂了电话,肖镇对正在院子里擦拭宾利的王铁柱喊道:“王叔叔,换身便服,开车,陪淑芬姐看房去!”

“好嘞!”王铁柱应声而去,对于肖镇的安排,他向来执行得一丝不苟。

不多时,路虎越野车停在了协和医学院女生宿舍楼下。

刘淑芬今天穿了一件米色的风衣,衬得她身材高挑,气质温婉,站在路边就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她拉开车门坐进后排,略带歉意地说:“麻烦你们了,小镇子,王叔。”

“姐你这就见外了,”肖镇摆摆手,“正好我也见识见识北京的房地产市场。有没有心仪的片区或者楼盘?”

刘淑芬从包里拿出一张折叠的《北京晚报》,指着上面用红笔画圈的几个房产广告:“我看了几天报纸,大概选了这几个地方,一个是西直门附近的,说是离地铁近,交通方便;还有一个在亚运村那边,说是新开发的,环境好;还有一个在……哎,我也说不清好坏。”

肖镇接过报纸扫了一眼,心里大致有了数。他对王铁柱说:“王叔叔,咱们先去西直门那个楼盘看看,那边算是老城区,配套成熟。”

车子驶入北京的街道,九十年代中期的北京,城市建设已经开始加速,但高楼大厦远不如后世密集。

来到西直门附近的那个楼盘,是一个新建不久的多层住宅小区,看起来还算整洁。

售楼处里不算太热闹,售楼小姐看到进来的是两个半大青年和一个看着像司机的壮汉,起初并没太在意,但见几人气质不凡,尤其是肖镇,虽然年纪小,但眼神沉静,举止从容,还是迎了上来。

“几位是来看房的吗?”售楼小姐挂着职业微笑。

“对,帮我姐姐看看。”肖镇示意了一下刘淑芬。

售楼小姐主要对着刘淑芬介绍起来,户型、面积、价格……刘淑芬听得认真,不时提问。

肖镇则更像一个观察者,他仔细看了看小区规划图,又询问了物业、水电、供暖等细节,甚至还问了问建筑结构和墙体厚度。

这些问题让售楼小姐有些意外,不由得对这个少年刮目相看。

“姐,你觉得怎么样?”肖镇听完介绍,问刘淑芬。

“户型还行,就是……感觉楼间距有点近,而且临街,可能会有点吵。”刘淑芬说出了自己的感受。

“嗯,眼光不错。”肖镇点点头,“而且这个位置,虽然交通方便,但未来升值空间可能相对有限。走,我们去亚运村那边看看。”

一行人又驱车前往亚运村。此时的亚运村经过1990年亚运会的带动,周边区域开发正热,新建了不少住宅小区,环境确实比西直门那边开阔许多,绿化和道路都更显现代化。

他们看了两个楼盘,其中一个叫“北辰花园”的小区引起了肖镇的注意。

小区规划整齐,楼间距宽,中心还有个小花园,户型也多是比较实用的两居和三居。

“姐,这个小区感觉怎么样?”肖镇问。

“环境挺好的,安静,离我们学校(指协和医学院本部)也不算太远,骑车或者坐公交都方便。”刘淑芬显然对这里的环境更满意。

“王叔,你觉得呢?”肖镇又问王铁柱。

王铁柱憨厚一笑:“我不懂这个,就是觉得这儿路宽,好停车,看着敞亮。”

肖镇心里有了计较。他直接找到售楼处经理,询问了更详细的情况,包括开发商资质、土地使用年限、未来的区域规划等。

经理见这少年问得专业,不敢怠慢,一一解答。

“姐,如果从自住舒适度和未来几年的发展潜力来看,我个人更倾向于这里。”

肖镇分析道,“亚奥板块是重点发展区域,配套会越来越完善。而且这个户型,”他指着一个八十多平米的两居室,“布局合理,明厨明卫,南北通透,住着应该很舒服。”

刘淑芬对肖镇的判断很是信服,她自己也确实更喜欢这里的环境。

于是,在肖镇的陪同下,她仔细挑选了一个中楼层的单元,当场交了定金。

办手续的过程中,肖镇还看似随意地提醒了一句:“姐,刘阿姨要是资金宽裕,可以考虑全款。

现在贷款利率虽然不高,但手续麻烦,全款说不定还能再要点折扣。”

刘淑芬记在心里,打算晚上就给母亲打电话。

事情办妥,走出售楼处,刘淑芬长长舒了口气,脸上露出了轻松的笑容:“小镇子,今天真是太谢谢你了!

要不是你,我真不知道要看到什么时候,可能就稀里糊涂定了。”

“姐,跟我还客气啥。”肖镇笑道,“以后你在北京就有自己的小窝了,挺好的。装修的时候要是需要帮忙,再吱声。”

阳光洒在三人身上,初春的北京,似乎因为这件落实了的大事,而显得更加明媚。

肖镇看着刘淑芬如释重负的侧脸,心里也替她高兴。

对他而言,这既是帮朋友的忙,也是一次对当下北京房地产市场的直观考察,算是学习生活之外,另一种形式的“社会实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