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鸦咒 > 第135章 种子与画:雨林的馈赠与孩子的心意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35章 种子与画:雨林的馈赠与孩子的心意

第一百三十五章 种子与画:雨林的馈赠与孩子的心意

纪念馆的晨光刚漫过展柜玻璃,林阿哑就蹲在地上,小心地拆开一个来自南美的包裹——棕色的牛皮纸里裹着一袋雨林种子,是塔卡长老寄来的,附了张手写纸条:“这是雨林里的‘希望草’,种下能开出淡蓝的花,和布偶的银线一个颜色。”

她捏起一粒种子,指尖能摸到细微的纹路,像极了之前在雨林见过的图腾刻痕。晓雅这时端着一盆湿润的营养土走过来,笑着说:“我查了种植方法,这种草喜阴,放在纪念馆的后院正好,等开花了,就能移到展柜里当装饰。”两人蹲在地上,一起把种子埋进土里,动作轻得像在呵护一份易碎的期待。

“阿哑姐姐!”门口传来清脆的喊声,卢卡斯抱着一个画夹,在089号妈妈的牵领下跑进来——这个从北极冰原救下的金发小男孩,现在每周都会来纪念馆,有时是画一幅画,有时是帮着整理落叶。今天他的画夹鼓鼓的,里面夹着一张新画:画纸上,“希望布偶”站在中间,左边是戴小红帽的艾琳,右边是拄着图腾杖的塔卡长老,周围围着不同肤色的孩子,手里都举着一朵淡蓝的花。

“卢卡斯说,这是‘全世界的守护花’。”089号妈妈递过一个油纸袋,里面是刚烤好的黄油饼干,“他特意让我烤成花的形状,说要给布偶‘献花’。”林阿哑接过画纸,小心地用磁铁贴在展柜旁的软木板上,饼干则放在前台的盘子里,旁边摆了张小卡片:“来自北极的小小心意”。

江哲这时抱着一台新的展品说明屏走过来,屏幕上正循环播放着各地守护点的照片:柏林守护中心的孩子们在画画,雨林守护学校的孩子在辨认草药,北极冰原的原住民在修补图腾布。“之前的说明牌太小,很多游客看不清,现在换成触摸屏,点一下就能看到每个信物背后的故事。”他调试着屏幕亮度,特意把字体调大:“还要考虑老年人和孩子,得让所有人都能看懂。”

林野从外面回来,手里提着一个木架子——是社区木工师傅帮忙做的,用来放新到的旧物:063号老周生前用的木工刨子,是他老朋友昨天送来的,说“老周总说,刨子能把不平整的木头修光滑,就像把不开心的事修没”;还有小桃妈妈带来的新指甲油瓶,瓶身上画着雨林的藤蔓,“这是给布偶的‘新装饰’,万一布偶想‘化妆’呢”。林野把木架子固定在“全球守护展区”旁,每放一件旧物,都用软布擦了又擦,生怕留下划痕。

下午的时候,纪念馆收到一封来自柏林的快递,是艾琳寄来的——里面是一本相册,记录着柏林守护中心的日常:孩子们在院子里种醒神草,在墙上画布偶,还有卢卡斯之前在北极认识的小伙伴,举着写有“谢谢中国朋友”的牌子。相册最后一页,是艾琳的手写留言:“每次看到孩子们笑,就想起在儿童医院的那天,是你们让光留了下来。”

林阿哑把相册摊开放在展柜里,卢卡斯凑过来看,指着一张照片里的蓝色画笔说:“这是我送给安娜的!她说要用它画遍全世界的布偶!”孩子们的笑声引来了其他游客,大家围在相册旁,听卢卡斯讲北极的故事,听089号妈妈讲纪念馆的日常,空气里满是温暖的絮语。

闭馆前,林阿哑去后院看种下的希望草——土面上已经冒出一点嫩绿的芽,像极了卢卡斯画里的小花朵。晓雅蹲在旁边,轻轻浇了点水:“塔卡长老说,这种草长得快,再过一个月就能开花了。”林野和江哲也走过来,看着那点嫩芽,林野轻声说:“不管是种子,还是画,还是这些旧物,其实都是在说——守护从来不是一个人的事。”

夕阳落在纪念馆的玻璃上,映出展柜里的信物、墙上的画、后院的嫩芽,还有大家并肩站着的身影。林阿哑摸了摸口袋里的迷你布偶,碎片轻轻颤动,像是在和那点嫩芽呼应。她知道,这些平凡的日常,这些细碎的心意,就是守护最真实的样子——不是惊天动地的壮举,而是把每一份温暖都小心珍藏,再传递给更远的地方。

锁上馆门时,林阿哑回头看了一眼——软木板上的画、展柜里的相册、后院的嫩芽,都在夕阳里泛着柔和的光。她笑着转身,和伙伴们一起走向回家的路,路灯渐渐亮起,照亮了脚下的路,也照亮了心里那份永远不会熄灭的、关于守护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