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徒步记录者 > 第83章 孟泰纪念馆的沉思与南下的钢渣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83章 孟泰纪念馆的沉思与南下的钢渣

在鞍山的最后一天,楚凡选择再次回到这座城市工业精神的源头。他去了 孟泰纪念馆。这里纪念的是鞍钢着名的老英雄孟泰,他爱厂如家、勤俭节约、在废墟上捡回无数零件建设高炉的事迹,是“鞍钢精神”最生动的体现。

馆内陈列着孟泰使用过的简单工具、朴素的衣物,以及大量反映他事迹的图片。看着这位老工人憨厚而坚定的面容,楚凡仿佛触摸到了那个年代最质朴、也最强大的精神力量——一种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建设紧密相连的、近乎本能的奉献与担当。这与他在大庆感受到的“铁人精神”一脉相承,都是共和国工业化道路上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

站在孟泰的塑像前,他感到手中的行囊似乎又沉重了几分。那里面装着伊春森林的年轮(已留在盘锦)、辽源煤城的鹅卵石(已留在盘锦)、以及一路走来的见闻与思考。如今,在这座钢都,他需要为自己的旅程,留下一个与工业相关的、具有象征意义的印记。

他没有去捡拾一块钢铁,那太不现实。离开孟泰纪念馆,他在鞍钢厂区外围,一片允许靠近的、堆积着废弃耐火材料或 炼钢废渣 的地方,停下了脚步。那些冷却后的钢渣,呈现出深灰色、多孔、粗糙而坚硬的形态,仿佛凝固的、曾经沸腾的火焰。

他小心翼翼地捡起了一小块 拳头大小的钢渣。它很重,表面布满了气孔和熔融的痕迹,摸起来异常粗糙,甚至有些扎手。这块不起眼的废料,在楚凡眼中,却蕴含着鞍山的灵魂——它是烈火与力量的余烬,是工业进程的副产品,也是无数像孟泰一样的工人们汗水与青春的凝结物。

他将这块沉重的钢渣,用旧报纸包好,郑重地放入了行囊。它取代了留在盘锦湿地的那两件信物,成为了他行囊中新的、来自辽宁工业腹地的重量。

中午,他吃了最后一顿 牛庄馅饼,味道依旧实在而满足。

下午,他背起明显又沉了几分的行囊,走向鞍山站。行囊里,那块钢渣与其他物品碰撞,发出沉闷的声响。

在月台上,他回望这座钢铁巨城。高炉与烟囱构成的天际线,在冬日的阳光下显得既雄伟又沧桑。千山的轮廓在远处若隐若现。

他翻开笔记本,在鞍山篇章的最后一页,他画下了一小块钢渣的素描,旁边是孟泰简朴的头像。

他写道:

“鞍山,我的告别在孟泰纪念馆的沉思中完成,以一块沉重的钢渣为记。

孟泰的精神,是这座钢都最纯净的初心;我手中的钢渣,是这初心历经烈火锤炼后,冰冷而真实的结晶。

我带走了这份工业的‘骨骼’,让它与我行囊中的森林记忆、草原风霜、湿地馈赠相互对话。

你教会我,工业的力量不仅塑造国家,也锻造精神;而这份力量,既有创造辉煌的炽热,也有沉淀下来的、需要承载的重量。

再见,钢都鞍山。愿你的炉火永远炽热,愿你的精神代代相传,愿你的天空在工业的呼吸下愈发湛蓝。

汽笛声响,列车南下。辽阳的白塔与东京陵的旧事,已在下一站等候。”

合上笔记本,楚凡踏上了南下的列车。车轮滚动,鞍山的工业巨影在身后逐渐缩小。他的辽宁之旅,因为鞍山这一站,而浸染了最浓重的工业油彩与最深沉的精神分量。前方,古城辽阳,将为他展现辽宁另一段悠久的历史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