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旧京扇骨寒 > 第89章 冰壶递语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冰壶递语》

子夜后的饮马川,风像一把钝锉,来回打磨河面的冰。冰层最薄处,裂出一线极细的“咔”,轻得像谁在心里掰断一根火柴。

那裂缝下,沉着一只“冰壶”——外看是寻常陶罐,内胆却镀铜,灌满煤油,封口塞一团棉纱,浸了松香,专用于水下点火。

冰壶的耳朵上,系一根头发粗的麻线,线另一端拴在岸边的冰锥缝里,像给黑夜留一根会呼吸的脐带。

岸边蹲着的人叫杜小壶,二十整,公开身份“兴隆货栈”跑单,暗里属鲁北“寒灯社”末班交通,代号“壶耳”。

他今夜的任务,简单得近乎荒谬:

把“话”塞进冰壶,让冰壶顺水漂三十里,漂到“鬼齿滩”——那里礁石如牙,专咬船底,也专咬人。

滩头暗桩“老齿”会捞起冰壶,拆封,点火,照完信,再把壶重新沉水,像给黑夜补一颗不会疼的牙。

仅此而已。

不爆,不燃,不流血。

只让水自己传话。

00:10,对岸“雪楼”——一座被日军征用的磨坊,楼顶新架“夜航镜”,镜旁立一人,伪满洲国江上警备队“冰检组”组长,唤做“雪啄”。

此人原是北大物理系肄业,专研低温声纹,能在零下三十度里听出冰下十厘米处有没有心跳。

他腰间挂一只“听壶”——铜壳真空,壶嘴探出极细的麦秆,麦秆贴冰,像给大地插一根耳咽管。

今夜,他奉令:

“凡冰下传出‘非自然水声’,一律凿冰取物,物到人走,勿留痕。”

杜小壶在岸这边听见“雪啄”二字,把棉耳罩往下拉,露出一截颈侧青筋——筋上嵌一粒绿豆大的朱砂痣,像一粒冻住的血铃。

00:25,上游飘来“打更冰车”——两块杉木板钉成筏,上立空油桶,桶里烧炭,筏首敲铁管,叮——叮——节奏两慢一快。

杜小壶听见,把冰壶抱在怀里,像抱一颗不会哭的孩子。

他抬手,用指节敲壶肚,节奏与更声同:两慢一快。

冰层下,煤油受震,微晃,像给黑夜暗递一次乳名。

雪楼那边,雪啄猛地调转夜航镜,镜筒追声,像给雪地按下一枚冰冷的瞳孔。

00:30,杜小壶把壶口棉纱再塞紧些,从怀里摸出一张“语纸”——薄如蝉翼,却用鲟鱼胶刷了底层,入水不烂,遇火即蜷,蜷成灰后,灰上预写的字会浮在火舌上,三秒才散。

纸上只有三行:

“霜桥已断

剪灯犹亮

明晚子时 口外 风隙”

他折纸成“鱼脊”形,塞进壶腹,再灌进两滴松节油,像给鱼喂一粒会发光的饵。

随后,他把壶身贴耳,轻摇——

咚。

像听见自己的心跳被关进一只铜棺材。

00:38,雪楼探照灯横扫,白光像一把冰刀,把河面切成两半。

杜小壶伏身,把冰壶贴胸,像给灯递一具不会反光的影子。

灯扫过去,他立刻爬向冰沿,用冰锥在裂缝外又凿一道“人”字形浅槽,槽底嵌一粒“盐星”——氯化钠与镁粉捏成的微丸,遇水缓释,十分钟后,冰缝会沿“人”字自动延长,像给黑夜再刻一条会走路的疤。

凿完,他把冰壶顺槽口推下——

咔。

壶与冰撞击,轻得像谁在心里扣上一枚反锁。

壶入水,麻线瞬间绷直,像给大地留一根会颤抖的弦。

00:45,冰壶开始漂流。

表面看,只一线极细的水纹,像给雪夜挠一道不痒的痕;

水下,壶腹铜胆与冰摩擦,发出“嘶——嘶——”微声,像一条不肯上岸的蛇在蜕皮。

雪楼顶端,雪啄把听壶的麦秆贴冰,耳孔骤张——

他听见那“嘶”声,却误判为冰层自然应力,因声频低于二十赫兹,接近地脉,人耳几乎不可闻,他却以为是冰在“咳嗽”。

他皱眉,终究没下令凿冰,只把数据记进“冰声簿”,像给黑夜补一段无人认领的病历。

01:10,冰壶漂至鬼齿滩。

滩头暗桩“老齿”——一个独眼老渔夫,蹲在礁背,手里握一根“捞叉”——杉木杆头钉弯钩,钩背焊一颗铜铃。

他听见水下微响,叉尖入水,一挑,麻线缠叉,铜铃轻晃——

叮。

像给黑夜补一次极轻的更。

老齿收壶,不拆,先贴耳听三秒,随后从怀里摸出一小瓶“烧刀”,对壶口淋一圈,火折子一碰——

噗。

火舌从壶嘴吐出,像一条橙红的舌头,把“语纸”舔成灰。

灰上字迹浮起,在火舌里立了三秒:

“霜桥已断

剪灯犹亮

明晚子时 口外 风隙”

三秒后,字散,火灭,壶胆里只剩一层极薄的灰膜,像给黑夜贴一张不会疼的药。

老齿把灰膜倒扣在掌心,雪一吹,膜碎,像替谁洒一次无声的纸钱。

随后,他把壶重新沉水,麻线割断,像给黑夜剪一次脐带。

01:30,上游。

杜小壶仍蹲在冰沿,手里攥那根被割断的麻线,线头已冻成冰针,像给掌心钉一枚不会流血的刺。

他抬头,雪楼探照灯已熄,世界黑到可以听见自己的心跳。

他把麻线绕颈三圈,像给自己系一条不会打结的围巾。

雪落在围巾上,不化,像给黑夜补一层不会融化的孝。

他忽然想起入行那夜,师父把空冰壶递给他,说:

“壶口向前,是生路;

壶耳向后,是死证;

壶胆朝天,是灯;

壶胆朝地,是墓。

你选哪一边?”

今夜,他选了第五种——

壶口朝水,

水把话分成两截,

一截给敌听,

一截给兄弟,

剩下一截,

让冰自己

带往无人处

发芽。

02:00,饮马川复归寂静。

冰层下的裂缝,沿“人”字悄然延长,像给黑夜续一条不会回头的路。

雪楼那边,雪啄合上“冰声簿”,在“非自然水声”一栏,画了一个小小的“?”,像给世界留一颗不会孵化的卵。

而那只冰壶,已沉入鬼齿滩最深的牙缝,壶胆贴泥,像给大地补一颗

不会再被撬开的

乳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