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骨戒:剩余寿命730天 > 第68章 小寒煨粥,骨钵承暖意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68章 小寒煨粥,骨钵承暖意

小寒的清晨,古玩街被冻得结结实实。老槐树的枝桠上挂着冰棱,像一串串透明的水晶,踩在青石板上,脚下发出“咯吱”的脆响,是冬天独有的声音。陈默坐在听骨轩的炭炉旁,手里捧着个骨钵——钵身是用整块兽骨凿成的,内壁光滑,边缘磨得圆润,是前几天整理玄老旧物时发现的,钵底刻着个小小的“暖”字,像谁用指甲轻轻划上去的。

“张奶奶的腊八粥熬好了!”苏清月端着个砂锅进来,粥香混着红枣、莲子的甜气,瞬间驱散了屋里的寒气,“她说用这骨钵盛粥,能保温,吃到最后一口还是热的。”

陈默接过砂锅,小心地把粥舀进骨钵。米粥在骨钵里泛着油光,红豆、花生、桂圆沉在底下,像藏着些温暖的秘密。他用勺子舀了一口,暖意从舌尖一直滑到胃里,骨钵的温度透过掌心传来,竟比炭炉还让人踏实。

疯和尚裹着件厚棉袄从素面馆跑进来,鼻尖冻得通红,手里举着个油纸包:“老和尚说,小寒要吃点糯的,抗冻!”他打开纸包,是几个红糖糍粑,热气腾腾的,“我刚在灶上烤过,配着腊八粥吃,甜到心坎里!”

骨钵里的粥渐渐少了,陈默发现钵底的“暖”字在粥汤里隐隐发亮,像有层光晕。他想起玄老笔记里的一段话:“骨器聚阳,寒日承粥,可纳天地暖意。”原来这骨钵不只是个容器,是玄老留在寒冬里的一点念想,想让后来人在冷天里,能捧着它,吃到一口热乎的。

快递员小张骑着摩托车过来,车筐里放着个保温桶,是阿木从茶山寄来的。“老族长说,茶山的糯米新收了,让你尝尝熬粥的滋味,”小张搓着冻红的手,“他还说,山里冷,让你多穿点,别学他年轻时硬扛。”

陈默把茶山糯米倒进砂锅,和着剩下的腊八粥一起煮。米香混着骨钵的暖意,在屋里漫成一团白雾。苏清月找出玄老留下的枸杞,撒进锅里,红色的颗粒在粥里翻滚,像一颗颗跳动的小火苗。

“你看这骨钵的纹路。”苏清月指着钵身,那些细密的纹路在热气里渐渐清晰,像一幅简化的地图,标出了昆仑、茶山和古玩街的位置,“玄老当年是想着把这些地方的暖意,都装进这钵里吧。”

张奶奶拄着拐杖过来,手里拿着块姜,说是要给粥里添点姜味,驱驱寒。“年轻的时候,我娘也用骨器给我煨粥,”她看着骨钵笑,“她说骨头是活物变的,有灵性,能记住人的体温,再冷的天,也能焐出点热乎气。”

陈默给张奶奶盛了碗加了姜的粥,骨钵碰到碗沿,发出“咚”的轻响,像在打招呼。姜的微辣混着粥的甜,暖得人鼻尖冒汗,连炭炉都仿佛不那么重要了。

傍晚时,雪又下了起来,不大,像撒了把白糖。陈默把骨钵洗干净,放在博古架上,旁边是那把刻着“团”字的骨勺。钵底的“暖”字在灯光下泛着光,与骨勺的光晕相映,像在说:日子再冷,总有口热粥,总有份暖意,在等着回家的人。

他知道,这骨钵会在每个小寒的清晨盛满热粥,这暖意会年复一年地融进烟火里,而那些藏在钵底的“暖”字,藏在粥里的牵挂,会像这老槐树的根,深深扎在土里,在最冷的日子里,也能抽出点春天的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