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七月流火,南京城笼罩在酷暑中。这一日,一骑快马冲破热浪,马上骑士高举红旗,嘶声呐喊:敦煌大捷!敦煌大捷!

捷报像野火般传遍全城。明军不仅收复敦煌,还追击千里,缴获战马万匹、骆驼三千峰。更令人震惊的是,军费比预算节省了二十五万两。

凯旋仪式上,崇祯帝亲迎至朝阳门。当看到远征军崭新的铠甲、精良的火器时,不禁感慨:朕从未见过如此军容。

徐承烈呈上战时委员会的账目:每一笔开支都记录得清清楚楚,连箭矢损耗、马匹草料都有明细。更难得的是,各地捐赠的粮饷还有结余,都已登记在册,准备返还。

好!好!好!崇祯帝连说三个好字,激动得声音发颤,若是往年,二百万两也不够啊!去年征剿流寇,五十万两银子不知去向...如今这般清明,实乃大明之福!

庆功宴设在奉天殿。这一次,代表们与官员同席而坐。令人惊讶的是,王老栓和沈万三的座位,竟然安排在钱谦益上方。

宴会开始前,王贞仪向议会汇报战果:此战共耗银一百二十五万两,比预算节省二十五万两。其中军械开支四十五万两,粮草三十万两,饷银五十万两。缴获物资折银约四十万两,实际耗费八十五万两。

代表们纷纷鼓掌。王老栓激动地说:俺活了五十多年,头一回见打仗还能省钱!

沈万三笑道:这都是议会监督的功劳。往日兵部开支,从来都是一笔糊涂账。

酒过三巡,钱谦益持杯来到林川面前,深深一揖:辽王...老夫...服了。往日总觉得庶民愚昧,如今才知愚昧的是我们自己。

周延儒跟在身后,神色复杂:是啊...若是早行新政,何至于有甲申之变...

林川举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不是一句空话。

宴席散去时,王贞仪追上林川:王爷,现在推行工商税则,应该无人反对了。

三日后,议会特别会议。当王贞仪再次提出工商税则时,反对声寥寥无几。

沈万三率先表态:商人纳税,天经地义。但请朝廷确保商路畅通,打击沿途匪患。

李汝珍也道:江南织户愿按新法纳税,但求推广新式织机,准许工匠子弟入学。

令人意外的是,钱谦益竟然出言支持:老臣以为,工商兴盛则国库充盈,此乃强国之道。

短短一个时辰,争议多年的工商税则顺利通过。会议还通过了《工匠保护令》、《商路安全法》等一系列配套法令。

会后,崇祯帝在御花园召见林川。秋菊怒放,暗香浮动。

爱卿,朕有一事不解。崇祯帝捻着花瓣,为何这些代表前后态度迥异?

林川微笑:因为他们明白了,纳税不是为了朝廷,是为了自己。军费充足才能保境安民,税制公平才能生意兴隆。说到底,朝廷与百姓,本是休戚与共。

崇祯帝若有所思:所以这议会...

议会就是让朝廷与百姓休戚与共的桥梁。林川望着远处议会大堂的灯火,陛下您看,这么晚了,代表们还在讨论明年的农事。这在往年,是不可想象的。

秋风送爽,桂花飘香。崇祯帝轻声道:这大明,真的不一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