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第三节课的下课铃刚响,林杨还没来得及收拾桌上的试卷,就被教务处的小陈老师拦在了走廊里。
“林杨,潘主任叫你去一趟办公室,说是有急事。”张老师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语气里带着几分不易察觉的催促。
林杨皱了皱眉,手里的红笔在指间转了个圈。潘主任找他,十有八九和下周的优秀毕业生演讲有关。作为潘主任最喜欢的学生,这类活动的统筹工作向来会听听他的意见,只是这几天筹备得还算顺利,没出什么岔子,怎么突然要单独找他?
他应了声“知道了”,转身往办公楼走去。阳光透过走廊两侧的玻璃窗,在地面投下斑驳的光影,空气中弥漫着粉笔灰和栀子花混合的味道,明明是毕业季该有的热烈,却因为潘主任的突然召见,添了几分压抑。
教务处办公室的门虚掩着,林杨轻轻敲了两下,里面传来潘主任略带威严的声音:“进。”
推开门,潘主任正坐在办公桌后翻看文件,桌上的搪瓷杯里泡着浓茶,水汽袅袅升起。他抬眼示意林杨坐下,手指在文件上敲了敲,直奔主题:“林杨,优秀毕业生演讲的名单定得差不多了,洛枳和盛淮南那边都没问题,稿子也交上来了,你看过了吧?”
“看过了,”林杨点点头,“写得很规范,符合要求,也都是他们自己的真实经验。”
“规范就好。”潘主任端起搪瓷杯喝了口茶,话锋一转,“但还差一个人——李致远。”
林杨心里咯噔一下,果然是为了他。李致远,本届高考理科状元,分数比第二名高出整整二十分,是学校这几年最拿得出手的尖子生。按道理,优秀毕业生演讲,他绝对是核心人选,可偏偏,这个人是块难啃的硬骨头。
“潘主任,”林杨抢先开口,“李致远那边我之前试过沟通了,他明确说不想参加。他觉得这种演讲没意义,都是些场面话,不如多花点时间看看书。”
“我知道他不想来。”潘主任放下茶杯,身体微微前倾,眼神里带着一丝期待,“所以我找你,就是想问问,你有没有办法,让他按照我们给的稿子演讲?”
潘主任说着,从抽屉里抽出一份打印好的演讲稿推到林杨面前。标题是《不负韶华,逐梦前行》,内容无非是感谢学校栽培、分享笼统的学习心得、展望未来之类的套话,和洛枳、盛淮南交上来的稿子相比,甚至更显空洞。
林杨拿起稿子扫了两眼,嘴角忍不住抽了抽。让李致远念这种稿子?简直比让他放弃理科去学文科还难。
他放下稿子,摇了摇头,语气带着几分无奈的调侃:“有啊,把他打服。”
“你在开什么玩笑?”潘主任的脸立刻沉了下来,冷笑一声,“林杨,这是正经工作,不是让你在这说俏皮话。”
“潘主任,是你先和我开玩笑的。”林杨收起笑容,语气认真了几分,“你怎么不问我能不能上天?哦,说真的,我要是努努力,说不定还真能靠高考分数上个航天相关的专业,圆了上天的梦。但让我想办法让李致远按部就班地念稿子,我做梦都不敢想。”
他顿了顿,补充道:“您也了解李致远的性格,他那人任性,眼里容不得半点虚的。您让他分享真的学习方法,他可能还会考虑考虑,但让他念这种千篇一律的稿子,他宁肯当着全校师生的面说‘我不想讲’,也不会妥协。”
潘主任沉默了片刻,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击着,发出哒哒的声响。他当然知道李致远的脾气,不然也不会特意把林杨叫过来。李致远是个对这些抛头露面的活动向来不感兴趣,性格又孤僻执拗,一般人根本说不动他。
而林杨不一样,人缘好,和李致远虽然不算深交,但因为都是年级里的尖子生,平时在竞赛辅导和模拟考中接触不少,或许能有几分薄面。可没想到,林杨直接把话说得这么死。
良久,潘主任脸上的严肃散去,反而洒然一笑:“行吧,我知道这事儿为难你了。那算了,优秀毕业生演讲就不邀请他了。”
“潘主任,这恐怕不太合适。”林杨立刻说道,“他可是高考状元,全市理科第一。这么重要的优秀毕业生演讲,不邀请他,不光是其他学生有想法,家长那边说不定也会有意见,到时候问起来,咱们怎么解释?”
“解释?”潘主任挑眉,语气轻松,“找个借口糊弄过去不就行了。毕业季事情多,临时有变动很正常。”
林杨还想再说些什么,潘主任却摆了摆手,示意他不用再劝:“这事就这么定了,你回去继续筹备洛枳和盛淮南的演讲事宜,确保当天不出纰漏。至于李致远那边,我来处理。”
话都说到这份上,林杨也不好再坚持,只能点了点头,起身离开了办公室。走出办公楼,他回头望了一眼教务处的方向,轻轻叹了口气。他能想象到,潘主任所谓的“处理”,大概也只是找个冠冕堂皇的理由罢了。
三天后,优秀毕业生演讲如期举行。
大礼堂里坐满了高三的学生和部分老师,空气中弥漫着紧张又期待的气息。毕竟是毕业前最后一次大型活动,大家都带着几分留恋和对未来的憧憬。
林杨作为统筹者,坐在舞台侧面的工作人员席位上,看着洛枳和盛淮南在后台做最后的准备。洛枳穿着一条简单的白色连衣裙,手里拿着演讲稿,正在低声默念;盛淮南则穿着干净的白衬衫,袖口挽到小臂,嘴角带着温和的笑意,正和旁边的老师说着什么。
两人看到林杨,都点了点头打招呼。林杨回以微笑,心里却忍不住想起李致远。此刻的李致远,大概正坐在家里的书桌前,要么在看大学的专业书籍,要么在解那些深奥的物理难题吧。
“林杨,准备好了吗?马上要开始了。”主持人走过来问道。
“都准备好了,设备没问题,演讲稿也都拷贝好了。”林杨点头应道。
随着音乐响起,主持人走上舞台,一番热情洋溢的开场白后,宣布优秀毕业生演讲正式开始。
首先登场的是洛枳。她走上舞台,微微鞠躬,脸上带着得体的微笑。聚光灯下,她的声音清晰而温和,缓缓讲述起自己的学习经历。
“高中三年,尤其是高三这一年,确实很辛苦,但也很充实。关于作文,我觉得最重要的是积累,平时多读书,多关注时事,把看到的好词好句、好的观点记下来,久而久之,写作时自然就有话可说……”
“政史地这三科,记忆很重要,但死记硬背不可取。我会把知识点整理成思维导图,比如历史的时间线、政治的逻辑框架、地理的区域特征,这样串联起来记忆,效率会高很多……”
洛枳的演讲条理清晰,内容实用,都是她自己在学习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听得台下的学弟学妹们频频点头,不少人还拿出笔记本认真记录。但林杨坐在侧面,却觉得少了点什么。洛枳的演讲太“标准”了,标准得像一本学习指南,没有任何意外和惊喜。
接下来是盛淮南。他走上舞台时,台下响起一阵小小的欢呼,作为理科尖子生,他不仅成绩好,长相也俊朗,性格又温和,在学校里很受欢迎。
“大家好,我是盛淮南。”他的声音比洛枳更有磁性,开场简单直接,“关于理化生的学习,我觉得刷题很重要,但不能盲目刷题。比如物理,要先把公式和定理吃透,理解透了之后,再针对性地做一些典型例题,总结解题思路……”
“时间安排方面,我会把一天的时间分成几个模块,上午记忆力好,就用来背单词、记知识点;下午思维活跃,就做理科试卷、攻克难题;晚上则用来整理错题,查漏补缺……”
盛淮南的演讲和洛枳如出一辙,中规中矩,全是干货,却也毫无新意。他分享的学习方法,其实很多老师平时都在课堂上强调过,只是从高考尖子生嘴里说出来,多了几分说服力而已。
林杨看着台下认真听讲的学生,心里不禁有些感慨。如果李致远能来,他会讲些什么?或许他不会讲这些泛泛的方法,而是会分享他如何在竞赛中举一反三,如何用独特的思路解出压轴题,甚至可能会直言不讳地说“演讲没什么用,不如多做两道题”。那样的演讲,或许不“标准”,但一定足够特别,足够让人印象深刻。
就在盛淮南演讲结束,主持人准备上台进行总结,宣布演讲结束的时候,一个清脆的声音突然从观众席后排响了起来。
“等一下!”
全场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齐刷刷地投向声音的来源。只见三班的米乔猛地从座位上站起来,她扎着高高的马尾,眼神清亮,带着一股不服输的韧劲。
“潘主任,”米乔的声音穿透整个礼堂,清晰地传到每个人耳朵里,“我有个问题想问。这次优秀毕业生演讲,为什么理科状元李致远没来?是他不愿意分享自己的成功经验,还是学校根本就没有邀请他?”
米乔的话像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瞬间激起了千层浪。台下的学生们立刻窃窃私语起来。
“对啊,李致远可是全市理科第一,怎么没来演讲?”
“我还以为他会是主讲呢,没想到连人影都没见到。”
“该不会真的是学校没邀请吧?还是李致远架子太大了?”
议论声越来越大,潘主任坐在第一排的嘉宾席上,脸上却看不出丝毫慌乱,显然早有准备。他抬手示意大家安静,然后缓缓站起身,语气平和地说道:“这位同学问得好。李致远同学之所以没来,是因为他临时有急事,和家人出去旅游了。毕竟高考结束,辛苦这么多年,出去放松一下也是应该的。这一点,耿耿同学作为李致远的妹妹,是清楚的。”
所有人的目光又转向了耿耿。耿耿就坐在米乔旁边,听到潘主任点自己的名字,愣了一下,随即站起身来。她穿着浅蓝色的校服,脸上带着几分腼腆,小声说道:“是的,我哥他……他确实临时出去旅游了,走得比较急,没来得及和大家说。”
说完,她就赶紧坐了下来,脸颊微微泛红,眼神有些闪躲。
米乔皱着眉头,完全不信。她太了解李致远的性格了。那可是个喜欢看热闹的主,不可能在优秀毕业生演讲这么重要的活动当天,突然跑去旅游。而且耿耿说话时的样子,明显是在撒谎。
她还想再追问几句,旁边的同学悄悄拉了拉她的衣角,小声说:“算了吧,潘主任都这么说了,肯定是早就安排好的,再问也没用。”
米乔咬了咬嘴唇,看着台上一脸从容的潘主任,又看了看低头不语的耿耿,最终还是坐了下来,但心里的疑惑却越来越深。
她不知道的是,为了让李致远“临时出去旅游”这个借口显得真实可信,潘主任可是下了血本。
就在三天前,林杨离开办公室后,潘主任立刻让人查到了李致远家的地址,当天晚上就亲自登门拜访。
潘主任寒暄了几句后,就说明了来意,希望李致远能参加优秀毕业生演讲。
李致远当时正在房间里看书,听到潘主任的话,直接从房间里走出来,语气平淡地说:“潘主任,我不想参加。我觉得没什么好说的,也不想说那些客套话。”
耿爸和齐妈连忙打圆场:“小远,怎么这么说话呢?潘主任也是为了你好,这是多好的机会啊。”
“没什么好不好的,”李致远不为所动,“我没时间,也没兴趣。”
潘主任看着眼前这个倔强的少年,心里暗自叹气。他知道,硬劝是没用的,只能换个思路。
“李致远同学,我知道你性格直率,不喜欢这些形式主义的东西。”潘主任放缓了语气,“其实我也理解。这样吧,你要是实在不想参加,我也不勉强你。但学校这边需要一个合理的解释,不然学生和家长那边不好交代。”
李致远没说话,等着他往下说。
“我想了想,就说你高考结束后,想出去放松一下,临时和家人出去旅游了。”潘主任说道,“这样既不影响学校的安排,也不会让你为难。当然,为了感谢你配合学校,这五百块钱你拿着,就当是学校给你的旅游补贴。”
潘主任说着,从口袋里掏出五百块钱,递到李致远面前。
李致远看着那五百块钱,沉默了片刻,最终还是伸手接了过来。“可以。”他只说了两个字,然后就转身回了房间。
潘主任这才松了口气。他要的就是李致远的默许,只要他不戳穿这个谎言,一切就都好办。
所以,当米乔在大礼堂里提出质疑时,潘主任才能如此从容不迫。他知道,李致远拿了钱,就一定会配合他演好这场“旅游”的戏。
大礼堂里的风波很快就平息了,主持人上台做了总结,感谢了洛枳和盛淮南的分享,优秀毕业生演讲也算是圆满结束。
学生们陆续离开大礼堂,洛枳和盛淮南走在人群中,相视一笑。
“没想到李致远真的没来。”洛枳轻声说道。
盛淮南笑了笑:“没来也好,就我们俩,省得抢风头。”
洛枳莞尔:“说什么呢。不过说真的,他要是来了,今天的演讲肯定会不一样。”
“那倒是。”盛淮南点点头,“他那个人,向来不按常理出牌。不过这样也好,我们的演讲虽然普通,但至少没出岔子,也算是完成任务了。”
两人并肩走着,阳光透过礼堂的大门洒在他们身上,温暖而明亮。对于他们来说,这场中规中矩的演讲,只是毕业季的一个小插曲。
只有米乔,还在为那个未解的疑惑耿耿于怀。她不知道,这场看似平淡无奇的优秀毕业生演讲背后,竟然藏着这样一段小插曲。
而林杨站在大礼堂的门口,看着渐渐散去的人群,想起了那天在办公室里和潘主任的对话,忍不住摇了摇头,嘴角露出一丝无奈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