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古风故事集 > 第288章 金玉镯奇缘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大唐开元年间,汴州城西有个叫周子谦的年轻书生,虽出身寒门却才名远播。这日正值清明,他携了酒食往城外祭扫,归来时忽见道旁柳树下躺着个白发老妪,面色青紫气若游丝。周子谦忙将老妪扶起,取出随身携带的丸药化水喂下。不过半柱香工夫,老妪悠悠转醒,从怀中掏出个褪色的蓝布包裹:“老身赶路去洛阳寻亲,不想旧疾复发。劳烦相公将此物送至积善坊柳家纸马铺,就说故人履约来了。”

周子谦见老妪言语恳切,当即应承下来。谁知待他雇了车马回来接人,柳树下竟空无一人,唯见地面留着个水渍画成的八卦图形。他心中惊疑,打开蓝布包裹却见是对鎏金点翠的缠枝莲纹手镯,在夕阳下泛着奇异流光。

翌日进城送物,寻到积善坊时但见焦土断垣。向邻人打听才知,三日前柳家纸马铺遭了天火,全家十余口尽数殒命。周子谦握着那对金镯怔在原地,忽闻身后传来啜泣声。转头见个素衣女子拎着祭篮立于废墟前,鬓边白花颤颤如风中蝶翅。

“姑娘可识得柳家?”周子谦上前作揖。那女子抬袖拭泪:“原是旧邻,前来祭奠。”二人说话间,周子谦怀中的蓝布包裹突然散开,金镯滚落在地。女子见状神色骤变,连退三步:“这、这是家母随葬之物!”

原来这女子正是柳家女儿柳如眉,那日因往姑母家贺寿逃过一劫。她说这对金镯是母亲祖传之物,三月前已随棺入土。周子谦听得脊背发凉,忙将昨日奇遇道来。如眉思忖片刻道:“相公遇见的怕是狐仙。母亲生前曾救过只白狐,那狐临去时抓破母亲衣袖,留下个八卦印记。”

二人同往柳氏坟前查验,果见墓碑移位,棺中空空如也。正惊骇时,斜刺里冲出几个彪形大汉,为首的黑脸汉子指着如眉喝道:“将这逃婢拿下!”周子谦展臂相护,却被推搡在地。混乱中一只金镯滚进草丛,他急忙藏入袖中。

如眉被掳后,周子谦多方打听方知,那黑脸汉子是城中富户赵员外的管家。这赵员外本是个绸缎商,近年突然暴富,更与刺史府往来密切。周子谦心生疑窦,遂以卖文为名混入赵府。那赵员外生得肥头大耳,正在花厅赏玩一株红珊瑚,见周子谦字迹清隽便留他整理书库。

这夜二更,周子谦潜入后园查探,忽闻假山后传来呜咽声。循声找去,竟见如眉被铁链锁在石洞里,周身鞭痕累累。她见来人是周子谦,泪如雨下:“赵老贼要强纳我为妾,我宁死不从...”话音未落,远处传来脚步声。周子谦匆忙将怀中金镯塞给她:“且虚与委蛇,等我救你!”

三日后恰逢赵员外寿宴,宾客满堂时忽闻后院惊叫。众人赶去只见如眉手持金镯立于井边,井中浮起具白骨,腕上正戴着另一只金镯。赵员外见状面色惨白,转身欲逃却被宾客拦住。此时刺史府差役破门而入,当场从书房暗格里搜出往来密信——原来这赵员外竟是突厥细作,专盗边境布防图!

案情大白那日,如眉与周子谦对坐茶楼。窗外春雨如酥,她抚着金镯缓缓道出真相:那对金镯实为前朝巧匠所制,内藏磁石可开密室机关。赵员外早知这个秘密,为得宝镯才设计害她全家。二人正唏嘘时,茶帘一掀走进个白发老妪,正是当日柳树下那人。

“老身乃长白山修道人,与柳家祖上有段因果。”老妪自斟一盏茶,“可记得三年前汴河决堤时,有个落水女童被柳公所救?”见如眉恍然颔首,她继续道,“那女童正是老身孙女。今番特来报恩,已在洛阳为你们置下宅院。”

周子谦却起身长揖:“晚辈愿凭科考入仕,不负平生所学。”老妪抚掌而笑,从袖中取出个锦囊:“秋闱策论题在此,但须知天机不可轻泄。”说罢化作青烟散去,唯余茶香袅袅。

待到八月桂子飘香,周子谦果然高中进士。放榜那日,他骑着骏马穿街过巷,却见如眉站在柳家旧宅前,手中捧着对金镯盈盈下拜:“妾身守制期满,特来履约。”原来那老妪早算出二人姻缘,故意以金镯为媒。此时天边霞光万道,映得金镯流光溢彩,恰如三生石上旧精魂。

周子谦外放为官后,这日巡察至临县驿站。夜半批阅公文时,忽闻窗外有异响。推窗见个黑影窜过墙头,他提起灯笼追出,在院角拾得半块羊脂玉佩。次日升堂,竟见堂下跪着的嫌犯颈间挂着另半块玉佩——正是昨夜逃脱的盗匪头目!

这盗匪为求活命,供出桩惊人秘事:三年前赈灾银被劫案,主谋竟是现任吏部侍郎!周子谦不动声色,暗中查访得知如眉之父当年任押运官,正是为此案蒙冤自尽。夫妻二人夜半对泣,如眉从妆奁取出封血书:“父亲遗笔曾言,若遇玉佩当可翻案。”

正当周子谦欲上书朝廷时,刺史却召他夜饮。酒过三巡,刺史屏退左右:“贤弟年轻有为,何苦蹚这浑水?吏部那位许你江南富庶之地...”话未说完,周子谦掷杯于地:“大人可知下官岳父姓柳?”刺史顿时面如土色。

三个月后的刑部大堂,随着惊堂木震响,牵连朝野的贪墨案终于水落石出。周子谦捧着岳父的灵牌走出衙门时,漫天飞雪如絮。如眉在门前迎他,发间簪着朵白绒花。夫妻俩相视一笑,十指交扣走向茫茫雪幕深处。

此后二十年,周子谦官至监察御史,所到之处贪官闻风丧胆。每逢清明夫妇仍回汴州扫墓,柳家旧宅早已改建为义学。有年桃花开时,他们遇见个酷似那老妪的卖茶婆,婆子指着如眉腕间金镯笑道:“善恶终有报,只争早与迟。”

这年冬末,周子谦染病卧床。弥留之际忽见满室生光,当年那老妪拄着鸠杖走来:“尘缘已了,随我归去否?”他转首看向榻边哭成泪人的如眉,轻轻摇头。老妪叹道:“痴儿!”化作清风而去。次日清晨,家仆发现夫妻相拥而逝,腕上金镯交叠如并蒂莲。

汴州百姓感念其德,集资修了座周柳祠。奇怪的是每至夜半,祠中常传出金石相击之声。有胆大者窥见两道人影在月下对弈,手边茶烟袅袅,腕间金镯映得满室生辉。自此城中夫妻不睦者,多来祠中参拜,归家后竟都和好如初。时人皆道:此乃周御史与柳夫人显灵,护佑世间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