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雾里余温 > 第209章 檐下的冰棱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立春的风带着点试探的暖,却没把檐下的冰棱吹化。那些冰棱悬在房檐下,长短不一,像串透明的玉簪,阳光照在上面,折射出细碎的光,落在思砚的棉鞋上,晃得他眯起眼。

“别总盯着冰棱看,当心晃眼。”苏晚站在梯子上,用竹竿敲冰棱,“咔嚓”一声,最长的那根掉下来,摔在地上碎成晶莹的块,“这冰棱看着好看,化了水顺着墙根流,会泡坏地基。”她把碎冰扫到一起,“你外婆说‘立春破冰,一年平顺’,把这些冰清干净,春天才能踏踏实实地来。”

思砚蹲在碎冰旁,捡起块小冰碴,放在手心里,看它慢慢化成水,凉丝丝的,顺着指缝往下淌。“比冬天的雪水软。”他把湿手往棉袄上蹭,被苏晚拍了下:“别蹭,冻着。”

来老先生的孙女拎着个竹篮过来,里面是她家煮的红豆汤,红得发亮,还冒着热气。“我爷爷说,立春得吃点红的,讨个好彩头。”她蹲在思砚旁边,看着地上的碎冰,“这冰化了的水,能浇院里的腊梅不?”

“当然能,”思砚捡起块冰碴扔进她的汤碗,“冰水里有太阳的味,浇花长得旺。”红豆汤里溅起小水花,两人看着冰碴慢慢化在红汤里,像块透明的糖。

林砚从镇上回来,手里拎着袋新绿豆,“杂货铺进了新货,颗粒饱满,夏天煮绿豆汤正好。”他把绿豆倒进缸里,“你外婆最爱用立春的新绿豆,说‘一年的火气,从根上压下去’。”

思砚凑过去看,绿豆在缸里滚来滚去,绿得像撒了把翡翠。“要给外婆留半袋,”他用手捧起一把,“等她回来,煮绿豆汤给她喝,加薄荷的。”

街坊们来串门时,手里都带着些开春的物事。张奶奶端来盆刚发的豆芽,白胖胖的,“炒着吃,鲜得很”;王伯拎着捆细竹条,“给孩子扎风筝用,春天风好,正好放”;思砚举着他的冰碴,给每个人看,说“这是立春的冰,化了能浇花”,惹得张奶奶直笑“这孩子把春天攥手里了”。

午后,冰棱化得更快了,房檐下滴滴答答的,像在数着日子。思砚和小姑娘坐在门槛上,分喝一碗红豆汤,汤里的冰早就化了,甜得正好。“等冰棱都化了,咱们去河滩吧?”小姑娘舔着嘴角的糖渍,“我爷爷说,河滩的冰化了,能看见小鱼。”

“还能捡贝壳,”思砚说,“去年我捡了个带花纹的,外婆说像小扇子,给我串成了项链。”他从兜里掏出贝壳项链,递过去,“给你戴,等春天来了,咱们一起去捡更多的。”

苏晚把敲下来的冰棱放进陶缸,“这水湃西瓜最好,等夏天来了,冰镇西瓜甜得能齁着人。”她擦着缸沿的水,“你外婆说,立春的冰藏着冬的最后一点凉,留着夏天用,能记着日子是怎么熬过来的。”

夜里,檐下的滴水声渐渐稀了,冰棱短了大半。思砚躺在床上,听着窗外的风声,比前几天软了不少。他想起外婆说的,冰棱化尽的时候,就是春天真正来的时候,到那时,院角的腊梅该谢了,桃树该打骨朵了,外婆也该踏上归途了。

林砚进来掖被角时,手里拿着件新做的单褂,是用浅绿粗布缝的,布面上印着小小的冰棱图案,“明天穿这个去玩,”他把褂子放在床头,“天慢慢暖了,这布透气,像裹着冰化后的清爽。”

思砚摸着褂子上的冰棱印,突然觉得,这檐下的冰棱像串倒计时的珠子,每化掉一截,就离春天近一步,离外婆回来的日子近一步。那些透明的冰里,藏着冬的尾巴,也藏着春的信,等最后一滴水流尽时,风就暖了,花就开了,那个最牵挂的人,就该推开院门,笑着说:“我回来啦,看这冰化得多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