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二十六年十二月十九日。天目山在经历了细菌战的阴霾、内奸的威胁与“斩毒”行动的血战后,迎来一个雾气弥漫、寒意刺骨的黎明。宋希濂昨夜发出的那份揭露日军细菌战罪行的电文,如同投入寂静深潭的一块巨石,其涟漪正悄然向远方扩散。然而,根据地内部,“蜂鸟”的威胁未除,日军大规模军事报复的阴影已黑云压城。这是一个危机与转机并存的关口,每一步都如履薄冰。
师部岩洞内,汽灯将紧张的人影投在墙壁上。宋希濂、周明远、李慕华、张云鹤、赵锡田、高天亮、徐锐,以及刚刚从前沿侦察归来的侦察连长王大山齐聚,气氛凝重得能拧出水来。中间桌上摊开的地图,已被红蓝箭头和符号标注得密密麻麻。
王大山首先汇报敌情,语速快而清晰:“师座,各位首长!综合昨夜至今晨的侦察情报,情况非常严峻。日军独立混成第四旅团主力,配属一个伪军师,总兵力超过八千,正分三路向我天目山核心区域压来!东路,以步兵第22联队为先锋,沿黑云岭方向推进,配有山炮大队;西路,步兵第23联队,经野狼谷,目标直指我西山屏障;最危险的是中路,以其战车中队和精锐的步兵第24联队为主力,沿河谷平地快速突进,直扑我望天台主阵地!敌军空中侦察频繁,显然在寻找我防御薄弱点。大规模进攻,最快可能在今日午后发起!”
张云鹤一拳砸在桌上:“来得好!老子正憋着一肚子火没处撒!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师座,把主阵地交给我一团,保证让小鬼子有来无回!”
赵锡田盯着地图,沉稳分析:“老张,不可轻敌。这次鬼子是倾巢而出,兵力火力都占绝对优势,还配了坦克!硬拼肯定吃亏。我建议,还是采取‘节节抵抗、诱敌深入’的老战术,利用山区地形,不断消耗敌人,拉长其补给线,待其疲惫再寻机反击。”
高天亮补充道:“鬼子的特种部队‘菊水’残部肯定也混在其中,他们会寻找机会偷袭指挥部、炮兵阵地或后勤点。我的‘猎影’需要作为机动力量,随时堵漏和反制。”
李慕华指着地图上的几条隐秘小路:“我们必须做好最坏打算。一旦主阵地压力过大,撤退路线和备用指挥所必须提前准备好。同时,要想办法干扰敌人的通讯和指挥。”
周明远强调:“政治工作要跟上!要把鬼子使用细菌战的罪行通报全军,激发弟兄们的仇恨和斗志!同时要稳定民心,组织群众做好疏散准备。”
众人议论纷纷,主守、主扰、主退,意见不一,但共识是:这将是一场前所未有艰苦的防御战。
宋希濂沉默地听着,手指无意识地在桌上敲击,大脑飞速运转。良久,他抬起头,目光锐利扫过众人:“鬼子这次是铁了心要拔掉我们这颗钉子!但我们不是孤军奋战!我们手里有他们的罪证,道义在我们这边!更重要的是,我们对地形的熟悉和官兵的意志,是我们的优势!”
他决断道:“我的决心是:依托核心阵地,梯次配置,顽强阻击,大量杀伤敌有生力量;同时,以小股部队广泛开展敌后破袭,断其补给,疲其兵力;关键时刻,实施战术反击,挫其锐气!”
具体部署:“一、主力防御: 张云鹤团,负责望天台主阵地及前沿支撑点,务必顶住敌人最初也是最猛烈的进攻!赵锡田团,负责西山侧翼防御,保障主阵地安全,并作为预备队。马富贵团,加强根据地内部警戒和重要目标守卫。”
“二、机动破袭: 高天亮‘猎影’大队,化整为零,以小队为单位,渗透至敌后,专门袭击其指挥所、炮兵阵地、运输车队!沈青山游击队,配合行动,广泛开展地雷战、麻雀战,骚扰敌军!”
“三、后勤与疏散: 周政委负责,立即组织非战斗人员和重要物资向预设的深山隐蔽点转移。医疗队前移,设立野战救护所。”
“四、情报与通讯: 李参谋、徐科长,严密监控敌军动向,特别是‘菊水’残部的活动。确保我通讯畅通,必要时实施无线电静默。”
“诸位!”宋希濂声音提高,“此战,关乎根据地存亡!我们要让鬼子每前进一步,都付出血的代价!要把天目山变成他们的坟场!执行命令!”
“是!”众将轰然领命,迅速离开岩洞,奔赴各自岗位
命令下达,整个根据地如同上紧发条的战争机器,高速运转起来。主阵地上,士兵们疯狂地加固工事,架设机枪,搬运弹药。炮兵连紧张地测算射击诸元。后勤队伍在组织群众转移,场面紧张而有序。
宋希濂沟通系统,看到因成功揭露细菌战罪行和积极备战,积分有显着增长。他立即进行了针对大规模防御战的兑换:
【兑换:“反坦克地雷”x50枚,“重型迫击炮炮弹”x300发,“战场急救强化药剂(中效)”x200份,“单兵口粮(压缩,七日份)”x1500人份,“无线电干扰器(短程,一次性)”x5台。】
【叮!兑换成功!物资已合理化出现于后勤仓库(解释为战前秘密储备的最后家底)。】
这批物资,特别是反坦克地雷和炮弹,对抵御日军装甲部队和炮火准备至关重要。
与此同时,日军前线指挥部也在紧张部署。旅团长浅野大佐志在必得,命令各部稳步推进,炮火先行,步兵协同,企图以绝对优势碾压守军。
而在天目山内部,一条隐秘的信息,正通过死信箱,传递到“蜂鸟”手中:“大军已动,趁乱行事,目标:中村或宋,择机而定。成功后,南路接应。” “蜂鸟”收到指令,如同幽灵般,开始悄然活动,目光锁定了守卫森严的特别看守所和师部指挥中心。
午后,日军进攻如期而至。猛烈的炮火覆盖了望天台前沿阵地,硝烟弥漫。随后,日军步兵在坦克掩护下,发起波浪式冲锋。张云鹤团依托有利地形和坚固工事,顽强抵抗,战斗异常激烈。新兑换的反坦克地雷发挥了作用,炸毁日军坦克两辆,迟滞了其进攻势头。
同时,高天亮派出的多支“猎影”小队,如同匕首般插入敌后。一支小队成功袭击了日军一个前进炮兵观察所,击毙多名军官;另一小队炸毁了重要的补给桥梁,延缓了敌军后续部队的推进。沈青山的游击队也在各处袭扰,让日军寝食难安。
初战,日军虽攻势凶猛,但未能突破主阵地,反而付出了不小代价。
前线激战正酣,徐锐却将注意力集中在内部。他加强了对关键地点和人员的监控。傍晚时分,监视点报告:机要科一名平时沉默寡言、表现良好的译电员小李,在傍晚送文件途中,曾“无意”间绕路经过了特别看守所外围,停留时间稍长,行为有些异常。
徐锐没有打草惊蛇,而是下令加强对小李的暗中监视,并秘密核查其近期所有经手电文和接触人员。他怀疑,“蜂鸟”可能就隐藏在这些看似不起眼的环节中。
入夜,日军进攻暂停,但零星炮击不断,战场暂时沉寂。然而,一场更大的危机却在夜幕掩护下逼近。
深夜,师部电台监听到一段异常加密信号,强度很高,内容无法破译,但发射源定位竟然在根据地核心区域附近!几乎同时,看守所暗哨报告,发现一个黑影试图接近关押中村的岩洞,被警戒灯光惊退!
“蜂鸟”动手了!目标直指中村!
宋希濂立即下令:看守所警戒级别提升至最高,增派双岗,启用预备隐蔽点,准备转移中村。同时,命令徐锐,结合电台信号和黑影出现方位,缩小排查范围,务必揪出“蜂鸟”!
紧张的排查持续到后半夜。结合电台信号大致方位、小李的异常行为、以及其近期接触的人员记录,徐锐将嫌疑锁定在了一个意想不到的人身上——后勤处负责通讯器材维护的技术员,老孙!老孙是根据地老人,技术过硬,平时寡言少语,人缘不错,而且他有条件接触电台和了解看守所外围电路布局!
就在徐锐准备采取行动时,前线突然传来紧急军情:日军一支精锐小部队,利用夜色,从一处绝壁秘密攀爬,绕过了西山防线,正高速向师部方向穿插而来!其行动路线极其刁钻,显然有内应指引!
内忧外患,同时爆发!天目山根据地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危局!
面对如此险境,宋希濂反而异常冷静。他迅速判断:日军的特种穿插部队,必然是“蜂鸟”引来的,其目标很可能是实施“斩首”或营救\/灭口中村!必须当机立断!
他立刻下达命令:“一、高天亮!带你最精锐的小队,立即前出拦截日军特种部队!利用地形,节节阻击,绝不允许他们靠近师部和看守所!二、徐锐!立即秘密控制老孙!进行突击审讯!三、李慕华!准备实施无线电干扰,切断‘蜂鸟’与外界联系!四、周政委!组织指挥部和重要人员做好紧急转移准备!”
命令迅速执行。高天亮部与日军穿插部队在黑暗中爆发激战。徐锐带人悄然控制了老孙,并在其住处搜出了密写工具和微型发报机!经过连夜突击审讯,在确凿证据面前,老孙(“蜂鸟”)心理防线崩溃,承认了身份和任务,并交代了与日军穿插部队的接头信号和计划!
获得关键口供后,宋希濂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将计就计!他命令高天亮,一边继续阻击,一边故意露出破绽,引诱日军特种部队进入一个预设的伏击圈——“断魂崖”!
同时,他通过已被控制的“蜂鸟”的电台,向日军发送了虚假的“成功潜入、请求接应”的信号。
黎明时分,当日军特种部队疲惫不堪地进入“断魂崖”谷地时,等待他们的是“猎影”主力、师部警卫连和赵锡田团一个营的四面合围!一场干净利落的歼灭战打响!日军这支精锐小队全军覆没!
与此同时,徐锐顺藤摸瓜,根据老孙的交代,一举清除了日军潜伏在根据地的另外两个暗桩。
清晨,捷报传来。日军穿插部队被全歼,“蜂鸟”网络被彻底摧毁。前线主力阵地也顶住了日军第二天的猛攻。天目山根据地经历了一夜惊心动魄的内外夹击,依然屹立不倒!
也就在这个清晨,李慕华收到了来自重庆的密电回覆,以及“戚七”转来的外部消息:宋希濂发出的细菌战罪证电文,已引起重庆高层和国际社会的密切关注!虽然公开反应尚需时间,但暗流已然涌动!
宋希濂看着捷报和电文,对周明远和李慕华说:“我们挺过了最艰难的一夜。内鬼已除,鬼子的锐气受挫,我们的控诉也开始发酵。但大战才刚刚开始,鬼子绝不会甘心失败。告诉同志们,戒骄戒躁,准备迎接更残酷的战斗!”
远方的天际,朝霞如血。天目山在血与火的洗礼中,如同惊蛰后的万物,孕育着新的生机与更顽强的生命力。下一章,更广阔的斗争画卷,即将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