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初年,长白山脚下有个靠山屯,屯里有个叫黄三爷的汉子。黄三爷本名黄德福,因在家排行老三,又懂些医术风水,乡亲们便尊称他一声“三爷”。这黄三爷生得相貌堂堂,虽是个山野郎中,却总带着几分不凡气度。
说来也怪,黄三爷自小便有些异于常人之处。七岁那年,他失足落入松花江,三天后竟安然归来,说是被一位白胡子老爷爷请到水府做客。村里人都当孩子说胡话,唯独屯东头的马半仙听后连连称奇,断言黄三爷是遇了仙缘。
黄三爷长大后,医术精湛不说,更奇的是每逢旱季,他往江边一站,不出三日必降甘霖。更邪乎的是,有人瞧见他深夜独自在江边说话,仿佛与什么看不见的东西交谈。
这年夏天,靠山屯遭了百年不遇的大旱,庄稼都快枯死了。村民们求神拜佛都不管用,最后齐齐跪在黄三爷家门口。
“三爷,您就显显神通,救救咱们吧!”老村长磕头如捣蒜。
黄三爷扶起老村长,叹气道:“不是我不救,这是龙王爷要收‘渡劫粮’,我若强求,必折阳寿啊。”
众人再三相求,黄三爷终是心软,独自往江边去了。那晚月黑风高,有人听见江边传来阵阵鼓乐之声,第二天一早,瓢泼大雨倾盆而下。
雨停后,黄三爷却一病不起,昏睡中总念叨“时辰到了”、“龙门开了”之类的话。妻子王氏守在床前,隐约见丈夫身上似有鳞光闪烁,吓得魂不附体。
三日后,黄三爷忽然精神焕发,把全家叫到跟前,说道:“我本是松花江中的一条金鳞鲤鱼,修行千年,因触犯天条被贬人间。如今劫数已满,龙王召我回去掌管一方水府。”
家人只当他病糊涂了,谁料黄三爷继续道:“七日后午时,我将离世。届时会有黑鱼精前来试探,你们切莫惊慌,我自有安排。我死后,可在江边立庙,遇水旱灾害,来庙中祷告即可。”
说罢,他取出一枚晶莹剔透的鳞片交给长子:“此为信物,日后若遇大难,持此鳞到江边,自会有人相助。”
七日后午时,晴朗的天空忽然乌云密布,松花江上波涛汹涌。病榻上的黄三爷忽然坐起,整衣冠后安然闭目。几乎同时,家人看见一条金鳞巨鲤的虚影从尸体上跃起,投入江中消失不见。
就在这时,一阵黑风卷入院子,化作一个黑脸大汉,嚷嚷着要见黄三爷。长子想起父亲嘱咐,取出鳞片一亮,那黑脸大汉顿时跪地叩拜,化作一条大黑鱼,游回江中。
黄三爷死后,乡亲们在江边为他立了庙,称“黄三爷庙”。说来也怪,这庙灵验无比,有求必应。
再说靠山屯有个二流子赵五,游手好闲,听说黄三爷庙灵验,便去打歪主意。半夜潜入庙中,想偷供品和香火钱,谁知刚伸手,忽听一声大喝:“孽障敢尔!”
赵五抬头,见黄三爷的神像怒目而视,吓得连滚爬出庙门。回家后一病不起,梦中被金甲神人鞭打,说他冒犯水神。赵五病愈后洗心革面,成了庙里的忠实守庙人。
一年夏天,松花江突发大水,眼看要淹没村庄。老村长带人到黄三爷庙祈祷,当夜,老村长梦见黄三爷对他说:“上游有黑鱼精作乱,我已请得龙王法令,明日午时水自会退去。但需备三牲祭礼,投于江中。”
次日,村民依言而行,果然午时一到,洪水迅速退去。有渔民看见一条金鳞巨鲤与一条黑鱼在江中搏斗,最终黑鱼败走。
黄三爷的大孙子黄明远,长大后做了药材商人。有次押货过江,遇上了土匪。危急关头,明远想起祖父留下的鳞片,急忙取出举过头顶。刹那间江面升起浓雾,雾中隐约有金甲神人引路,带他们避开土匪,平安过江。
最奇的是有一年,省城来了个洋人教授,听说黄三爷的传说,嗤之以鼻,扬言要“破除迷信”。他故意在黄三爷庙前杀生吃肉,亵渎神像。
当夜,洋人梦见一金甲神人怒斥:“念你异邦之人不知礼数,姑且饶你性命,但需三日内离境,否则必遭水厄!”
洋人醒来不以为然,谁知接下来三天,他住的旅馆水管莫名爆裂,出门必遇暴雨,乘船则船漏。最后一日,他决定离开,车到江桥时,突见一条金鳞巨鲤跃出水面,对他口吐人言:“中西有别,各敬其神,好自为之!”
洋人回国后,竟将此事写入论文,称东方确有神秘现象无法解释,这是后话。
如今,黄三爷庙依然矗立在松花江边,香火不绝。每逢大旱或洪水,乡亲们还是会去祷告。有虔诚的老人说,月明之夜,能看到一条金鳞巨鲤在江中游弋,守护着一方水土。
而黄家后代中,总有人会做些奇怪的梦,梦中有一位金甲神人叮嘱他们行善积德。或许,这位成了水神的黄三爷,仍在默默守护着他的子孙和这片土地上的百姓吧。
这正是:鲤鱼修得千年功,入世渡劫显神通;虽归水府为神明,犹念人间香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