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咱们这东北黑土地上,自古就有“五大仙”的说法,狐黄白柳灰,那狐仙可是排在头一位的。今儿个就讲个咱们这旮沓发生的真事儿,信不信由你,就当听个乐呵。

话说松花江边上有个靠山屯,屯子里有个后生叫李建军,三十出头,是个老实巴交的林业工人。他爹妈去得早,家里就他一个,日子过得清苦,但心眼实诚,见谁有困难都搭把手。屯子后山有座快塌了的老胡仙庙,就他还记着逢年过节去打扫打扫,摆个馒头水果啥的。旁人都笑他:“建军啊,这年头谁还信这个?有那馒头自个儿吃了多好!”李建军只是憨厚一笑:“就是个念想,荒着也是荒着。”

这年冬天,林业局下来指标,要招个正式编制的干部,考试就在县里举行。李建军干了十几年临时工,技术好、人缘也好,领导让他去试试。可考试前一天,下了场几十年不遇的“大烟炮”,积雪能没到大腿根,长途车都停了。从靠山屯到县城,六十多里地,这天气出门,简直是玩命。

李建军愁得一宿没睡,天蒙蒙亮时,他一跺脚:“拼了!机会就这一次,走着也得去!”裹上老棉袄,揣上俩凉窝头,深一脚浅一脚就扎进了白茫茫的风雪里。

风像小刀子似的刮脸,雪片子迷得人睁不开眼。走了不到十里地,浑身就冻透了,脚趾头冻得猫咬似的疼。正觉得今天要交代在这荒郊野岭时,忽然看见前面路口有盏灯,昏黄昏黄的,在风雪里晃悠。

走近一瞧,是个穿旧军大衣、戴狗皮帽子的老头,赶着辆骡子车,车上搭着棉篷子。老头冲他招手:“后生,是不是去县城?这鬼天气,上车捎你一段!”

李建军喜出望外,赶紧爬进篷车。里面虽也冷,但遮风挡雪,强过百倍。老头话不多,骡子走得却稳当,在几乎辨不清方向的雪地里,一点不耽搁。李建军感激不尽,掏出个窝头非要分给老头。老头摆摆手,咧开没几颗牙的嘴笑了笑:“你吃你吃,我不饿。后生你这是去干啥?”

“去考试,招干部哩。”李建军老实回答。

老头点点头:“嗯,是正经事。积德的人,自有好报。”

李建军觉得这话有点怪,也没多想,连日劳累,在车晃悠下竟睡着了。等被老头推醒,掀开帘子一瞧,县城城门楼子就在眼前!再看日头,离考试开始还早着呢。他赶紧下车道谢,问老头姓名,以后好报答。

老头只是挥挥手:“快去吧,别误了正事。我姓胡,住山那边。有缘再见。”说完,赶着骡车,三拐两拐就不见了踪影。

李建军觉得这胡老头真是自己的贵人。到了考场,他沉着应考,发挥得不错。考完回来,心里踏实,依旧每天上山干活,偶尔还是去打扫那胡仙庙。

却说考试结果张榜那天,李建军大名赫然排在头一名!全屯子都轰动了,都说老李家祖坟冒了青烟。可就在这节骨眼上,出岔子了。

林业局管人事的副科长,叫赵有才,是个笑面虎。他有个外甥也参加了考试,排第二。赵有才想把李建军挤下去,就琢磨着使坏。他打听到李建军考试那天是坐个神秘骡车来的,就到处散布谣言,说李建军作风不正,跟山里的“狐媚子”有勾结,那天的车就是“狐仙幻化”来帮他的,正常人谁能在那天气赶到考场?这分明是“邪祟助力”,不合规矩!

这话传得有鼻子有眼。咱们这地方,敬狐仙,但也怕狐仙,更忌讳人跟它们扯上不清不楚的关系。一时间,屯子里风言风语,连林业局的领导也犹豫起来,决定暂缓公布录取通知,要“调查调查”。

李建军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他上哪儿找那个胡老头作证?只能整天闷在家里,唉声叹气,觉得自己这命是真苦。

这天晚上,他愁得睡不着觉,对着窗外月亮发愣。忽然,听见门外有动静,开门一看,竟是多日不见的胡老头!老头这次没穿军大衣,换了身干净的青布褂子,精神头十足。

“后生,遇上难事了吧?”老头笑眯眯地问。

李建军像见了亲人,把满肚子委屈都倒了出来。老头听罢,哈哈大笑:“我当啥事呢!这点小事,包在我身上。你明天再去一趟县里,直接去找一把手局长,把这东西给他看。”说着,递给李建军一个用红布包着的小木牌子,上面刻着些看不懂的图案,还隐隐有股檀香味。

“这……这能行吗?局长能见我吗?”李建军将信将疑。

“你放心去,”老头胸有成竹,“明天自然有人帮你。记住,心正不怕影子斜。”说完,老头转身就走,眨眼就消失在夜色里。

第二天,李建军硬着头皮去了县林业局。果然,门口保安拦着不让进。正焦急时,局里办公室主任恰好路过,一眼瞧见李建军,竟主动过来打招呼:“哎,你不是靠山屯的李建军吗?来找局长?跟我来吧!”这主任平时架子不小,今天却格外热情,直接把他领到了局长办公室。

局长是个五十多岁的中年人,面色严肃。李建军紧张地递上那个小木牌。局长接过一看,脸色骤变,猛地站起来:“这……这东西你哪来的?”

李建军照实说了胡老头的事。局长听完,长长叹了口气,让办公室主任把赵有才也叫来。

赵有才进来时还一脸得意,以为局长要宣布刷掉李建军。没想到局长沉着脸,指着那小木牌问:“有才,你看看这个,眼熟不?”

赵有才凑近一看,脸唰地就白了,冷汗直冒,“扑通”一声竟瘫坐在地上。

局长对李建军说:“小伙子,你不知道。很多年前,我还是个小技术员,冬天上山调查,也是遇上‘大烟炮’,差点冻死在山里,就是一个穿青布褂子的胡老头把我救了,还给了我这个木牌护身。后来我才知道,那是修行有成的狐仙,在报我祖上无意中救过他一窝小狐的恩德。他当年说,以后若有人拿着同样的信物来找我,务必相助。没想到今天见到了。”

局长又转向面如土色的赵有才:“而你,赵有才!你爹当年跟我一起遇险,被救后却想偷狐仙的宝物,结果半路摔断了腿,是狐仙不计前嫌又把他背回来的!你不知感恩,反而用这些鬼蜮伎俩陷害好人?你这身官皮,怕是穿到头了!”

真相大白,赵有才受到了应有的处分。李建军顺顺当当办了入职手续,成了正式干部。他始终记得胡老头的恩情,回到靠山屯,自己出钱把后山那座胡仙庙修缮了一番,虽然不算豪华,但也干干净净。

这事过去没多久,一天晚上,李建军梦见胡老头来看他,仙风道骨,和之前大不相同。老头笑着对他说:“后生,你心地仁厚,自有福报。我当年受你父母一碗饭之恩,如今机缘已了,功德圆满,要离开此地了。这座山场,以后就由你来看护,好自为之。”

李建军醒来,半信半疑。第二天上山,发现胡仙庙的神像旁,趴着一只毛色雪白的老狐狸,见了他也不怕,眯眼看了看他,然后悠然起身,几步窜入林中,再无踪影。

从此,李建军更加尽心尽力地守护着这片山林。而他家的日子,也真如胡仙所说,一步步红火起来。靠山屯的老人都说,那是狐仙爷念旧情,虽走了,却仍保着忠厚人家呢。

所以啊,这人世间的事,谁说得好呢?但行好事,莫问前程,总归是错不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