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超感应用 > 第162章 实验室奠基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协议墨迹已干,纪律融入血脉,接下来的重头戏,便是为这份沉甸甸的国家使命,打造一个与之相匹配的物理躯壳与精神象征——“启明-哲牛智能伦理联合实验室”。这并非寻常的办公空间拓展,而是一次从灵魂到肌体的全面升级,一次将创新野马驯化为国家重器的系统化工程。

实验室的选址,经过国智中心与国家安全部门的联合勘定,最终落在市郊一座新落成的、外表毫不显眼的科技创新园深处。建筑由国内顶尖的设计院操刀,外观沉稳厚重,线条简洁利落,内部却严格按照国家级涉密科研场所的最高标准进行建设。

当王哲团队首次踏入尚在最后调试阶段的实验室核心区时,即便早有心理准备,仍被其蕴含的力量与秩序所震撼。

物理环境的极致规范是首要冲击。厚重的复合金属门禁系统,需要刷卡、密码、指纹及虹膜四重认证方可开启。内部采用“盒子 within a box”(盒中盒)的嵌套式安全设计,核心研发区被笼罩在能有效屏蔽各类电磁信号的法拉第笼中,确保没有任何信息能以无线方式泄露。恒温恒湿的环境控制系统低声嗡鸣,为精密仪器提供最稳定的运行温床。无处不在的高清摄像头与运动传感器,编织成一张无死角的监控网络,记录着每一寸空间的细微动静。

李壮抚摸着冰冷的、散发着金属与臭氧混合气味的服务器机柜,咂舌道:“好家伙,这阵仗……比电影里的情报机构还夸张!在这里面敲代码,感觉敲的不是键盘,是导弹发射按钮啊!” 他的惊叹中,混杂着技术人见到顶级装备的兴奋与置身于高度秩序下的些许不适。

苏小蕊更关注的是那些正在被工程师们小心翼翼安装调试的国家级科研设备。有运算能力堪比小型超算的专用AI训练集群,有能实时捕捉并解析神经网络微观活动的量子传感阵列,更有接入国家人工智能基础数据资源池的专属加密光缆接口——那里面流淌的,是经过严格脱敏处理、涵盖经济社会各领域的海量、高质量、具有战略价值的真实数据。这对于任何AI研发团队而言,都是梦寐以求的“营养源泉”。

“这些数据……能让我们验证在极端复杂场景下的伦理决策模型,”苏小蕊眼神发亮,但语气依旧谨慎,“但如何使用它们,必须遵循极其严格的流程和伦理审查,绝不能越雷池一步。”

林婉婷则以战略家的眼光,审视着实验室的布局与资源配置。“独立的财务核算系统、与国际标准接轨的项目管理软件、与国智中心直连的保密视频会议系统……这里已经不是一个简单的实验室,而是一个高度集成化、标准化的小型‘国家级项目作战指挥部’。”她敏锐地意识到,这里将成为“哲牛”融入国家研发体系的桥头堡,也是考验他们能否适应“国家队”运作模式的试金石。

而最引人瞩目的,是实验室中心区域,那个为Silent量身定制的全封闭、负压隔离工作站。它如同一个透明的茧房,采用了最高级别的物理与逻辑隔离措施,内外数据交换需通过专门设计的、经过多重安检的“数据气闸”。这是在对Silent过往进行审慎评估后,为确保绝对安全与发挥其极致能力之间,所能达成的特殊平衡。Silent本人对此未置一词,只是在其工作站指示灯首次在隔离区内亮起时,透过特制玻璃,向外的王哲微微颔首,那古井无波的眼神中,似乎闪过一丝得以全力施展的平静。

隆重的揭牌仪式在一切准备就绪后举行。没有广邀媒体,没有喧嚣的庆典,现场庄重而简朴。与会者除了“哲牛”核心团队,主要是国智中心的代表、相关部门官员以及少数受邀的院士专家。

红绸覆盖的牌匾旁,赵东升主任与王哲并肩而立。赵主任依旧身姿笔挺,声音洪亮却饱含深意:“今天,我们不仅是为一个实验室揭牌,更是为一种新的科研组织模式,为国家‘可信AI’的宏伟蓝图,立下一块基石。希望‘启明-哲牛’实验室,能成为汇聚智慧、攻坚克难、诞生无愧于时代的重要成果的摇篮!”

王哲的发言则沉稳而坚定,他回顾了“哲牛”从初创的艰难到获得认可的历程,最后说道:“从今日起,‘哲牛’的‘清源’理念,将在这片国家提供的沃土上深深扎根。我们将以最大的敬畏心与责任感,恪守纪律,开放协作,将实验室建设成为探索AI伦理前沿、守护智能时代安全的坚强堡垒。不负时代,不负使命!”

当红绸滑落,露出镌刻着“启明-哲牛智能伦理联合实验室”金色大字的牌匾时,现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张涛站在人群稍后处,看着那熠熠生辉的牌匾,轻声吟诵出《诗经·大雅》中的句子:“‘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于此实验室,吾等之‘命’,便是以此‘新’器,承国家之‘新’命,维科技之‘新’篇!”

仪式结束后,赵主任并未立即离开,而是在王哲的陪同下,再次走入实验室核心区。在一排闪烁着指示灯的服务器前,他停下脚步,意味深长地对王哲低语:“王总,这个地方,交到你们手里了。它不仅是机房,是实验室,未来,更可能成为守护国门之外的‘数字疆域’的前哨站。‘启明’计划的成果,或许有一天,会应用于关乎国计民生的重大领域,甚至……关系到国家安全的核心系统。你们肩上的担子,很重。”

王哲迎着赵主任锐利而充满期许的目光,郑重地点了点头。他明白,这块牌匾的分量,远超过青铜与木料的物理质量。它象征着信任,更承载着如山岳般沉重的责任。

实验室的奠基,如同为“哲牛”这艘已纳入国家编队的方舟,建造了一座坚固的母港与装备精良的船坞。从这里出发,他们的航程将指向更深邃、更关乎国家命脉的科技深海。未来的风浪或许更急,但他们的船体,已因这国家级的锻造,而变得前所未有的坚韧。征程,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