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我用矿泉水换稀世科技 > 第572章 别碰他们的私活儿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杜伟军昨儿晚上一听,差点把嘴里的茶喷出来——这些家伙,全是华科研究所出来的顶梁柱!

圈子里响当当的人物啊!

能来他们这小厂子,那不是来上班,是来撑场面的!他哪敢怠慢,干脆撂下手里活儿,带着人直接杵在大门口等。

郁鸿明正翻着天南造船厂历年来的项目资料,想摸摸家底。

这时,门“咚咚”敲响,杜伟军领着十几个从东江来的专家,一股脑儿涌了进来。

郁鸿明赶紧把文件合上,脸上堆着笑,站起身迎上去。

“兄弟们,从今儿起,天南造船厂就是盛兴的一分子了。”

“你们在这儿干,就跟在盛兴干一样,别拿自己当外人。”

“这位杜副厂长,你们有啥需求,找他就行。

我嘛,经常跑东江,这边事儿得靠他撑着。”

“要是真有难处,说不出来、憋得慌,尽管打我电话!能帮的,我绝不推脱。”

这话一出口,杜伟军心里咯噔一下——

原以为昨天郁厂长对厂里领导客客气气,纯属做给外人看的表演。

可今天对这群“高大上”的专家,还是这副笑脸,这态度,真不是装的。

干啥活儿不是干?可老板到底把人当人看,还是当螺丝钉,那体验天差地别。

这些专家在盛兴混了一年多,早把郁鸿明这人摸透了。

闻言纷纷点头笑开了。

“厂长您放一百个心,项目卡壳,我们提头来见!”

“咱这帮人,谁都不是难伺候的主儿,到这儿,肯定铆足劲儿干!”

“正好咱研究的那套东西,对造军舰老管用了,您就瞧好吧!”

“……”

郁鸿明心里有数——这批人,靠得住。

最要紧的是,天南造船厂虽然改成私营了,可保卫这块儿,还是海军管着。

门口站岗的,个个挎着真枪实弹,三班倒,巡逻车来回转,夜里亮得跟白天似的。

安全度,比总部还高。

所以,他才敢这么大手笔,把天狼号项目里最核心的团队直接挪过来。

交代完,他挥手让专家们先去放行李、熟悉环境。

屋里只剩他和杜伟军。

郁鸿明这才慢慢坐下,语气轻松但带着分量:

“杜哥,我处理完这边,就回东江了。”

“名义上我是厂长,但真管事的,是你。”

“这厂子的门道,你比我熟,交给你,我踏实。”

“就一条——我带过来的团队,你可以派活儿,但别碰他们的私活儿。”

“有些事儿,我现在不能说,你应该懂。”

“不过,你这肩膀上的担子,可就重了。”

“别担心,厂子往后赚的钱,你拿十五个点,算我的心意。”

“顺便帮我跟大伙儿说一声,只要肯卖力,逢年过节,福利奖金一个都少不了!”

“其他没啥了,杜哥,你还有啥想法?”

杜伟军听完,心里头热乎得不行。

怪不得盛兴的名声传得满省都是——这人,真不是光会画饼的老板!

拿15%的利润当分红?!

他就算一分钱不要,也照样能把这厂子当自己家伺候。

往上说,他是想让国人知道:洋人能造的,咱龙国也能造!

往下说,他咽不下这口气——凭什么咱们造不出来?

可现在,郁厂长不光给面子,还给真金白银。

他心里门儿清:人啊,光讲情怀顶不了饿。

铁饭碗没了,人心就乱。

可这一手分红,稳得像磐石,一下子把全厂的魂给拴住了。

简单,但狠准。

他越想越佩服。

“厂长,您走好,这边我盯着,绝对滴水不漏!”

“有事,我第一时间给您电话!”

郁鸿明点头,起身一边往外走一边补了一句:

“对了,我让盛兴那边先调一百台‘狼牌’电脑过来,你合理安排。”

“都是一家人了,设备必须顶配。”

杜伟军一听,心里一颤——狼牌电脑?!

这玩意儿去年卖得跟抢似的,他瞅着眼热,可价码高得吓人,根本舍不得下手。

现在才想起来——对啊,这不就是盛兴自家的王牌产品吗?

一百台!那是啥概念?效率能翻倍!

他立马拍胸脯:“成!厂长,这礼太重了,我替大伙儿谢您了!”

郁鸿明摆摆手,没多言,转身出了门,坐上专车,直接奔东江去了。

他一走。

杜伟军立刻甩开膀子开干。

老订单,照常排,不停产。

然后,郁鸿明派人把那批从东江调过来的研究员全请了过来,问他们有啥活儿需要造船厂搭把手的。

这些专家早听欧阳浩提过,来这儿不光是盯着“天狼号”搞研发,还得分心琢磨航母的事儿。

于是他们干脆直说:得给咱弄个百来号信得过的年轻人,组个专队。

等电脑一到,立马开工画图,搞设计。

杜伟军二话没说,拍胸脯答应,转身就去挑人。

自从知道郁鸿明是冲着航母来的,管理层个个跟打了鸡血似的,积极得不行。

这事儿要是搞成了,那就是青史留名!谁还敢怠慢?脑子进水了才不动!

……

几天后。

东江盛兴军工主厂门口。

一群二十出头的年轻男女,排着队,有点拘谨地领厂服。

他们是天南省挑出来的知青尖子,个个脑子灵光,以前不是读大学的,就是家里有书卷气的。

郁鸿明为了把他们弄来,跑了好几趟,动了人情、托了关系,才从各地的知青安置办里硬生生“挖”出来的。

今天是岗前培训,过了这一关,就能正式进厂干活。

以前,谁不是背着《四书五经》、满脑子家国天下?可这阵子被社会踩过、碾过、磨过,再回来,一个个都蔫了,没棱角了,眼神也沉了。

可奇怪的是,这种“怂”,反而让他们更稳了,更踏实了。

领完衣服,他们被分到各工位,跟老工人一块儿干。

本来他们早就做好心理准备了:进了盛兴,估计得被老员工当奴才使唤,骂了不敢还嘴,干了还得赔笑。

可真干起来,愣是没一个被欺负的。

老工人虽然管得严,可都是真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