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沾着血污、经由多重渠道拼死送出的绝密情报,摆在了霍聿枭的案头,其内容令人脊背发凉——“天照之火”计划的初步细节,终于浮出水面。
该计划的核心,并非传统的狂轰滥炸,而是一种结合了生物战剂与特种燃烧弹的、旨在制造持续性恐慌与生态灾难的混合攻击!日军计划动用经过特殊改造的远程轰炸机与潜伏潜艇,向我国沿海最重要的经济中心、拥有数百万人口的沪上及周边区域,大规模播撒携带高传染性、高致死率肺鼠疫菌株的跳蚤与啮齿类动物,同时投掷难以扑灭的铝热剂与磷基燃烧弹,意图制造一场瘟疫与火海交织的人间地狱!
选择沪上,不仅因为其经济地位,更因为其复杂的人口构成与国际性,一旦惨剧发生,造成的恐慌与国际影响将难以估量,足以瘫痪整个华东地区的秩序,并对北地的统治威信构成毁灭性打击。计划执行时间,预估在七十二小时之内!
“疯子!一群彻头彻尾的疯子!”即便是见惯了战场残酷的霍聿枭,看着情报中关于鼠疫菌株培养规模和燃烧弹投掷密度的描述,也忍不住低声怒骂。这已超越了战争的底线,是反人类的终极罪恶。
霍府指挥室内,气氛前所未有的凝重。
“立刻启动最高等级防疫预案!命令沪上及周边所有驻军、巡查队,进入紧急状态!全面封锁可能的海岸登陆点,加强空域巡逻!所有医院、防疫站进入战备,储备药物,设立隔离区!”霍聿枭的声音如同寒冰,一条条命令迅速下达。
“通知所有外交渠道,向国际社会公开揭露日军‘天照之火’计划,要求各国立即对日施加最大压力,并寻求国际医疗援助!”
“命令沈未央,暂停一切其他项目,全力研究应对大规模生物战剂及特种燃烧的防御与消杀方案!需要什么资源,直接调用!”
整个北地机器,围绕着“阻止天照之火”这一个核心目标,以前所未有的效率疯狂运转起来。时间,成了最宝贵的资源,也是最残忍的倒计时。
然而,就在霍聿枭全力应对这迫在眉睫的灭绝危机时,秦穆在另一条战线上,却遭遇了巨大的阻力。
对“兴业总会”副会长赵德坤的调查,刚刚启动便寸步难行。秦穆派出的调查员,在试图接触赵德坤旗下矿业公司的财务人员时,要么被告知“负责人外出”,要么遭遇各种法律程序的刁难和拖延。商会内部几位原本答应提供一些边缘信息的人,也突然改口,言辞闪烁,甚至避而不见。
更蹊跷的是,秦穆安排在赵德坤宅邸外围的监控点,接连报告受到不明身份人员的反监视和干扰。一次针对赵德坤心腹的秘密抓捕行动,竟意外走漏风声,目标提前潜逃,行动扑空。
这一切的迹象都表明,有一股强大的、隐藏在暗处的力量,正在不惜一切代价地保护赵德坤,阻挠调查的深入。这股力量的能量之大,反应之快,远超普通商人所能及,其触角似乎已经深入到了北地的某些肌体之中。
“是总会内部的保守派在集体反扑?还是……有更高层级的人在庇护他?”秦穆面对重重阻碍,眉头紧锁。他手中关于赵德坤与日资勾结的证据链尚不完整,无法实施强制措施,而对方的反制却如此迅猛有力。
他亲自提审了在押的周汝昌,试图找到更直接的突破口。精神濒临崩溃的周汝昌在高压下,终于吐露了一个关键信息:赵德坤与日本方面的联系,并非简单的利益输送,而是涉及到一个名为“山海盟”的秘密契约,其核心是确保日本战败或撤离后,赵德坤及其盟友能够继续掌控关键矿产资源,并与日本保持某种“特殊经济关系”,而日方则承诺为其提供政治庇护和资金支持。
“山海盟……”秦穆默念着这个名字,这显然是一个比想象中更深、更隐秘的利益同盟。赵德坤,很可能只是这个同盟摆在明面上的棋子之一。
一边是日军即将点燃的、焚毁一切的“天照之火”,一边是内部盘根错节、拼命抵抗调查的“铁幕阻隔”。霍聿枭再一次面临着内外交困。
他站在巨大的作战地图前,一边是标注着沪上危局的东海沿岸,一边是象征着内部蛀虫的奉垣城地图。
“攘外必先安内……古人所言,未必全无道理。”他低声自语,眼中闪过一丝决绝。内部的毒瘤不除,在应对外部致命危机时,随时可能从背后捅来致命一刀。
“秦穆。”
“在!”
“赵德坤的调查,转入绝密状态,你亲自负责,动用一切非常规手段,撬开缺口!必要时,可以敲山震虎,甚至……打草惊蛇!”霍聿枭下令,语气中带着不容置疑的杀气,“我要知道,‘山海盟’到底有哪些人,他们的手,到底伸得有多长!”
“明白!”秦穆精神一振,他知道,督军这是要下决心剜除腐肉了,哪怕会带来暂时的剧痛。
与此同时,霍聿枭接通了霍云苓的专线。
“云苓,动用你所有的商业和情报网络,盯死赵德坤及其关联企业的所有资金流动和人员往来,尤其是海外渠道。同时,协助未央,在全球范围内紧急采购防疫物资和特种消防设备,不惜一切代价!”
“哥,放心。”霍云苓的声音清晰而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