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博弈的硝烟尚未散尽,一个更为严峻和直接的考验接踵而至——国家部委联合专家组将对清河进行为期三天的实地考察。这不再是纸上谈兵,而是对清河市真实力、硬功夫的一次全面“体检”。消息传来,清河上下既感振奋,更觉压力如山。市委书记江辰立即召开全市领导干部大会,进行战前总动员。
“同志们,专家组的实地考察,是决定新区花落谁家的最关键一环!汇报做得再好,规划图画得再美,最终都要落到实地来看!”江辰的声音通过麦克风传遍会场,清晰而有力,“这次考察,是对我们各项工作最直接、最严格的检验。我们要做的,不是临时抱佛脚,搞形式主义的花架子,而是要展现我们最真实、最饱满的状态,展现我们这座城市的精气神和执行力!”
全市迅速进入“临考”状态。但江辰反复强调:“备考”不是“应考”,核心是展现常态下的高水平。他确定了“全面展示、突出重点、坦诚交流、不留遗憾”的十六字方针。
考察路线和点位经过精心设计,但绝不粉饰。既有展示亮点的绿色矿业研发中心、柳川镇灾后重建新区、智慧城市管理中枢,也有反映难点和挑战的城中村改造片区、传统产业升级园区、以及需要生态修复的历史遗留矿区。江辰要求:“亮点要讲透,难点不回避。要让专家看到我们解决问题的决心和能力。”
细节决定成败。接待方案务求高效、务实、节俭,不搞迎来送往、层层陪同,确保专家有充足时间深入一线。准备了详尽的背景材料汇编,数据准确,案例鲜活。甚至对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如交通拥堵、天气变化、群众偶发诉求等)都制定了周密的应急预案。
然而,就在考察组抵达的前两天,一场突如其来的舆论风波,给紧张的备考工作蒙上了一层阴影。一家有影响力的网络论坛上,突然出现多篇帖子,集中质疑清河申报新区的动机和能力。帖子声称“清河数据造假”、“新区规划圈占基本农田”、“强行征地引发民怨”等,内容耸人听闻,迅速在网络上发酵。
“江书记,明显是有人故意抹黑!我们必须立即反击,删除帖子,追究发帖人责任!”宣传部长焦急地汇报。
会议室气氛顿时紧张起来。方远市长也面色凝重:“这是恶意竞争!想打乱我们的阵脚!必须坚决处理!”
江辰沉思片刻,却异常冷静地摆了摆手:“删帖、封堵,只会显得我们心虚,正中他人下怀。越是这个时候,越要沉着应对。‘浊者自浊,清者自清。真金不怕火炼。’ 我们要把这次舆情危机,转化为一次展示我们自信和透明的机会!”
他做出了几点关键指示:
第一,不删帖,不回避,主动回应。立即在市政府的官方平台和主流媒体上,发布一条简短声明:欢迎社会各界监督,对网上反映的问题高度重视,已立即组织核查,并将本着实事求是、公开透明的原则,及时向社会公布核查结果。同时,公开邀请相关媒体和专业人士,在专家组考察期间,一同实地了解情况。
第二,内部立即启动核查。由纪委、督查室、相关业务部门组成联合核查组,对网帖反映的问题进行快速、精准的核实,用事实和数据说话。
第三,加强正面引导。组织本地媒体和网络意见领袖,有计划地播发一系列反映清河真实发展面貌、干部群众务实奋进精神的报道和短视频,用正能量挤压负能量空间。
事实证明,网帖内容大多属于捕风捉影、夸大其词甚至无中生有。核查结果迅速出炉,澄清材料扎实有力。在专家组抵达的当天早上,清河市通过官方渠道,全文公布了核查结果,逐条驳斥了不实信息,并附上了相关文件和实地照片证据。坦荡的态度、迅速的反应、确凿的证据,反而赢得了公众更多的理解和支持,一些起初被误导的网民也纷纷转向。
这场风波,有惊无险,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清河市的公开形象和应对危机的能力。专家组抵达后,也注意到了这一插曲,但对清河市处理此事表现出的冷静、高效和透明给予了肯定。
真正的考察如期而至。三天里,专家组的行程紧凑而高效。他们深入企业车间、项目工地、田间地头、社区街巷,与干部、企业家、科研人员、普通市民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交流。江辰、方远等市领导全程陪同,有问必答,坦诚交流,既不夸大成绩,也不掩饰问题。
在绿色矿业研发中心,专家们对原位生物萃取技术表现出浓厚兴趣,连连追问技术细节和产业化前景。在柳川镇,他们仔细查看了灾后重建房屋的质量和配套设施,并随机入户与搬迁群众交谈,了解他们的真实生活和收入情况。在考察一个传统产业升级园区时,专家直言不讳地指出了环保设施存在的短板,江辰当场表示虚心接受,并详细汇报了已制定的升级改造方案和时间表。
考察结束前的反馈会上,专家组组长、一位资深的区域经济专家总结道:“这几天,我们看到了一个充满活力、求真务实的清河。你们的干部队伍想干事、能干事;你们的产业发展有特色、有潜力;你们的城乡治理有温度、有创新。特别是你们在面对质疑时表现出的定力和坦诚,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虽然还存在一些发展中的问题,但你们认识清醒,方向明确,措施有力。这次考察,收获很大。”
虽然没有当场表态,但专家组严谨务实的态度和积极评价,让清河市的干部们看到了希望的曙光。送走专家组后,江辰对疲惫但兴奋的同事们说:“考察结束了,但我们的工作永远在路上。无论结果如何,我们都要把这次‘淬炼’当作动力,把各项工作做得更扎实。‘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只要我们自身过硬,就能经得起任何考验!”
经过这场全方位的“淬炼”,清河市的干部队伍更加团结,底气更足。他们以最好的状态,完成了争取新区最关键的一次“大考”,静静地等待着国家的最终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