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重生1981:成了科技流氓 > 第237章 沈如月的技术飞跃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陈默推开b区仓库的门时,沈如月正蹲在超导磁体旁边,手里攥着一把螺丝刀,额头上沁着细密的汗珠。听到脚步声,她头也没抬,只是伸手把摊在地上的图纸往旁边挪了挪:\"小心别踩到,我刚标好接线口的位置。\"

他低头看了眼地面,绕过去站到她身后。图纸上密密麻麻全是手写批注,有些是他昨晚写的合金配比,有些是她自己添加的调整说明。最显眼的一行字被反复圈了三遍:\"脉冲频率反调,烧结连续化\"。

\"你试过了?\"他问。

\"没敢擅自启动设备。\"她终于抬起头,眼睛亮得惊人,\"在等你来签字确认。\"

陈默没有说话,弯下腰仔细检查磁体外壳的密封条。手指沿着边缘缓缓按压,最后停在右侧接口处:\"这里松了半毫米。\"

沈如月立刻抓起扳手站起身,跪在地上重新固定螺栓。她的动作干净利落,但每拧一下都会停下来倾听内部的回响。这是她从陈默修dVd那会儿就养成的习惯——他说过机器会\"说话\",关键是要懂得倾听。

五分钟后,她轻轻拍了拍机壳:\"好了。\"

陈默打开控制面板,输入一串参数。屏幕亮起,电流声缓缓升起,像是风吹过空管的嗡鸣。他后退一步:\"可以开始了。\"

沈如月快步回到操作台前,戴上手套,启动反应炉预热程序。她的手微微发抖,不小心按错了一次确认键。重新开始时,她深吸一口气,把散落的头发重新扎紧,又伸手扶正了胸前有些歪斜的工牌。

六点四十分,第一批原料注入。

温度曲线开始平稳上升。她紧盯着屏幕上的波动,突然伸手调低了第三段脉冲的输出功率。旁边的助理小声提醒:\"这个参数不对吧?\"

\"按我说的做。\"她的声音不大,但语气坚定。

陈默站在角落,双手插在白大褂口袋里,没有作声。

七点十七分,第一次试样出炉。

冷却舱打开的瞬间,所有人都围了上去。检测仪接入不到十秒,警报声骤然响起。

\"结构密度不均,偏差0.31%。\"技术员念完数据,实验室里一片寂静。

沈如月咬住下唇,回头看向陈默。他只是轻轻敲了三下桌面——一下轻,两下重。

她闭上眼睛,深吸一口气,转身调出操作记录视频。画面放慢到最后一分钟,她突然喊停:\"看这里!\"

屏幕上显示,惰性气体注入延迟了0.3秒。

\"自动程序卡顿了一下。\"助理低声解释。

\"下次改用手动补偿。\"她说完,摘下手套扔进回收箱,\"清炉,准备第二批原料。\"

八点整,第二次投料开始。

这次她亲自守在控制阀前。高温持续阶段,她没有等待系统提示,而是在第237秒时突然切断主电源,同时按下应急供气按钮。一团淡白色气流瞬间冲入反应腔。

这一次,冷却时间缩短了整整四分钟。

样品取出后,检测仪显示波动0.24%。比之前有所改善,但还不够理想。

\"还是达不到标准。\"军工所代表走进来时正好看到这个数据,眉头紧锁。他穿着洗得发白的军绿色工装,肩章边角已经磨毛,但每一颗扣子都系得整整齐齐。

沈如月站在原地没动,手指不自觉地掐着掌心。

陈默走过来,递给她一杯温水:\"喝一口。\"

她接过杯子,没有喝,只是握在手里取暖。

\"他们要求的是载人级标准。\"军工所代表看着她,\"不是'差不多'就行。\"

\"我明白。\"她抬起头,\"请再给我一次机会。\"

\"最后一次。\"那人看了看手表,\"九点前必须出结果,我要准时上报。\"

门关上后,实验室里重新安静下来。

陈默走到她面前:\"还记得我怎么修那台老式录像机的吗?\"

她点点头:\"你说过,有时候不能完全按照说明书来。\"

\"没错。\"他指了指自己的太阳穴,\"未来的某些技术,不是按部就班推导出来的。有时候需要凭直觉,该出手时就出手。\"

她突然转身冲向操作台,调出昨天的全程录像。快进到第三次烧结阶段,反复播放最后十秒。然后她抓起笔,在纸上画了一条波浪线,不满意地撕掉重画。

\"我要调整磁场梯度。\"她说,\"不是均匀分布,要前高后低,就像...就像心跳的节奏。\"

陈默看了她一眼,没有反对。

九点零七分,第三次投料开始。

这次她完全放弃了自动模式。从升温到恒温,每一个节点都依靠手动精确调节。当温度升至临界值时,她左手稳稳控制旋钮,右手按下气体注入键,同时用膝盖轻触脚踏开关。

整个过程如同精心编排的独舞。

冷却程序启动后,她坐在椅子上,双手合拢放在膝盖上,一动不动。

检测仪连接完成,屏幕开始缓慢加载数据曲线。

起初是轻微的起伏,随后逐渐趋于平稳。最终定格在0.18%,几乎是一条完美的直线。

技术员愣了几秒钟,才念出结果:\"结构密度波动0.18%,重复测试三次,误差小于0.02%。\"

房间里鸦雀无声。

沈如月缓缓站起来,走到屏幕前,伸手轻轻抚摸那条平稳的曲线。

军工所代表盯着报告看了将近三分钟,忽然抬头问她:\"这个方法,是谁教你的?\"

她转过身,望向陈默。

他就站在光线里,镜片反射着白光,看不清眼神。

\"没有人教。\"她说,\"是我师父让我学会'自己看见'的。\"

陈默走过来,抬手揉了揉她的头发:\"我说过,你能成为最出色的技术员。\"

那人点点头,取出随身携带的笔记本,在上面写下一行字,郑重地盖上公章。然后收好本子,说了句:\"建议列为重点培养对象。\"说完便转身离开。

门关上前,他留下一句话:\"你们这一代人啊,比我们当年敢想敢做。\"

实验室里重新有了声响。有人开始收拾设备,有人打印报告,还有人在小声讨论刚才的操作流程。

沈如月站在原地,眼眶微微发红。

她向前走了两步,离陈默很近。声音很轻,但每个字都清晰可辨:\"那...那我能当你女朋友吗?\"

所有人的动作都停了下来。

仪器仍在运行,发出低沉的嗡鸣。

陈默没有后退,也没有笑。他摘下眼镜,用衣角仔细擦拭,重新戴上。目光温和而坚定:\"不能。\"

她没有动。

他抬起手,指尖轻轻点了点她胸前的工牌:\"但你可以当我最引以为傲的徒弟——现在、将来,永远都是。\"

她怔住了。

随后绽放出笑容,用力点头:\"好!那我以后修十颗卫星,也不嫁人!\"

旁边的技术员忍不住笑出声,赶紧捂住嘴。

陈默也微微一笑,转身走向操作台:\"接下来要做整套系统集成,你负责材料模块。\"

\"明白!\"她挺直腰板,拿起记录本,\"我马上整理工艺参数。\"

他低头看她写的日志,发现在\"操作要点\"那一栏下面画了个小小的笑脸,旁边写着:\"师父说我能行。\"

外面传来脚步声,新来的助理送来一批零件清单。沈如月接过文件,快速扫了一眼:\"这批电容型号不对,要换c型。\"

助理愣住了:\"可是采购单上写的是b型。\"

\"换。\"她语气果断,\"否则会影响磁场稳定性。\"

助理快步跑开。

陈默看着她忙碌的身影,没有再说什么。

阳光从窗户斜照进来,洒在操作台上。一台待检的反应炉外壳还未拆封,标签朝上,清晰地印着生产编号和出厂日期。

沈如月俯身记录数据,工牌在胸前轻轻晃动,边缘微微翘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