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海?
在这个内忧外患,连家都快守不住的时候,出海?
这不是疯了吗?
“林……林董,”最先反应过来的,是德施曼的祝总,他那张精明的脸上,写满了困惑和不解,“您……您没开玩笑吧?我们现在国内的市场都还没稳固,联盟内部人心惶惶。这个时候我们拿什么,去跟人家打世界大战?”
“是啊,林老弟!”李俊峰也紧跟着说道,“而且,我们现在最大的敌人就是美国人。我们出海,不是正好,撞到人家的枪口上去了吗?Itc的337调查,可还悬在我们头上呢。”
“谁说,”林远看着众人,脸上露出了一个,高深莫测的微笑,“我们出海,就一定要去美国了?”
他将早已准备好的文件,共享到了所有人的屏幕上。
《启明联盟全球化战略》
文件的内容,详尽、专业,充满了对全球地缘政治和新兴市场的,深刻洞察。
当众人看清,林远为联盟选择的第一个出海口时。
所有人的脸上,都露出了,难以置信的神色。
因为,那个地方,不是他们想象中的任何一个主流市场。
不是欧洲,不是日韩,更不是美国。
而是一片被绝大多数中国科技企业,都忽略了的充蛮荒之地。
东南亚!
“各位,”林远调出了世界地图,他站起身走到了那幅巨大的世界地图前,拿起了激光笔,在那片由十一个国家组成的广袤区域上,画下了一个巨大的圆圈。
“这里就是我为我们,选择的第二战场!”
他的声音,充满了强大的感染力。
“大家想一想,这里有什么?这里有超过六亿的人口,有全球最年轻的人口结构,有每年超过5%的Gdp增速。毫不夸张地说,这里就是未来十年,全球互联网和制造业,最后也是最大的一个增量市场!”
“更重要的是,”他的眼中,闪烁着一种冰冷光芒,“这里是中美博弈的最前沿阵地。这里,没有任何一个绝对的霸主!”
“美国人,想在这里,推行他们的印太战略围堵我们。而我们则在这里,推动我们的一带一路和RcEp。双方的力量在这里犬牙交错,相互制衡。这就给了我们这些商业力量,一个可以左右逢源的,绝佳战略空间。”
“我们不去跟美国人在他们的主场,打一场我们毫无胜算的专利战。”
“我们要在他们的后院,在他们最薄弱的环节,点上一把火!一把足以让他们,首尾不能相顾的燎原大火!”
这番话,充满了宏大的地缘政治格局。
瞬间就将所有人的视野,从眼前的内忧外患,拉到了一个,更广阔,也更激动人心的全球战场之上。
“可是……可是,林董,”石头科技的cto张博,提出了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东南亚市场,我也了解一些。那里虽然潜力巨大,但市场极其碎片化。十一个国家,十一种语言,十一种法律法规,十一种宗教文化。我们的产品和我们的标准,如何在这样一片沼泽地里落地生根?”
“问得好。”林远点了点头,他显然早已对所有问题,都做好了预案。
“所以我们的出海,不是盲目的全面出击。”
“而是要选择一个,最关键的战略支点,进行单点突破!”
他用激光笔,重重地点在了地图上,一个位于马六甲海峡咽喉之处的小红点上。
新加坡。
“这里就是我们的诺曼底!”
“为什么是新加坡?”汪韬,那个自始至终,都一言不发的技术偏执狂开口了。
他的问题永远那么直接,直指核心。
林远看着他笑了。
“汪总,问到点子上了。”
“选择新加坡,不是我拍脑袋决定的。而是经过了我们团队周密的评估。”
“首先,从地缘和经济上看,新加坡是什么地方?它是东盟的大脑和金融中心。它不仅是全球第三大金融中心,更是几乎所有跨国公司,进入东南亚市场的总部基地。我们拿下了新加坡,就等于,拿下了整个东南亚市场的制高点和桥头堡。”
“其次,从法律和人才的角度看,新加坡实行的是英美法系,拥有全世界最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我们将启明联盟的亚洲总部设在这里,可以最大限度地规避掉,来自美国的长臂管辖和法律风险。同时这里汇集了来自全世界顶尖的人才,无论是金融、法律,还是技术。我们可以在这里,以一个相对合理的成本,组建起一支最国际化的远征军。”
“当然以上两点,都还只是技术的层面。”林远的眼中,闪过一丝精光,“选择新加坡,最重要的一点,在于政治。”
“新加坡,一直奉行,在中美之间保持平衡的战略。它既是美国在亚洲最重要的军事盟友,又是中国在东盟最大的贸易伙伴。这种双面性就决定了,它是我们进行合纵连’,撬动整个地缘政治格局的最佳杠杆。”
“所以,”林远看着所有人,一字一句地,公布了他那个出海计划。
“我的计划,很简单,就三步。”
“第一步,我们要将启明联盟,从一个中国联盟,升级为一个亚洲联盟。”
“我建议,在新加坡注册成立启明联盟(亚洲)基金会。将我们联盟的国际总部,正式从香港,迁移至新加坡!同时我们将邀请,新加坡国立大学、南洋理工大学,以及新加坡科技研究局(作为学术成员,加入我们的技术委员会。我们还要邀请,新加坡最大的电信运营商新电信、最大的地产集团凯德,作为行业观察员,加入我们的生态发展委员会。我们要将启明,从一个中国标准包装成一个,植根于亚洲,服务于亚洲的泛亚标准。”
“第二步,我们要结盟。光有名分还不够,我们还要用利益将新加坡,彻底绑到我们这边。”
“我将飞往新加坡,与新加坡的国家主权财富基金,淡马锡和GIc进行接触。邀请他们作为战略投资人,共同参与到我们江南科创基金的二期募集,以及光子芯片联合实验室的项目中来。”
“当然,我还会向他们开放一个,他们无法拒绝的合作领域,智慧国计划。”
“我们将利用我们在工业之心和数字青川项目中,积累的全栈式技术能力,为新加坡政府量身定做一套,从智慧交通、智慧医疗,到数字政府的完整智慧国解决方案。而这个方案的底层将全部基于我们的启明标准。我们要让新加坡政府,成为我们启明标准,在海外的第一个国家级客户。”
“而一旦,我们成功地将新加坡,变成了我们的根据地。那么我们的第三步,就可以开始了。”
“启明联盟(亚洲)联合所有东盟国家的标准制定机构,共同向国际标准化组织,提交一份关于新一代物联网安全与互联互通的国际标准草案。而这份草案的蓝本,就是我们的启明标准。”
“我们要绕开美国人主导的行业标准,直接去抢占,国际标准的法理制高点。”
“到那个时候,”林远看着所有人,那双深邃的眼眸里,燃烧着熊熊的战火,
“大家再想一想,布鲁塞尔的那帮官僚,在看到我们背后站着的是整个东盟,站着的是多边主义的大旗时,他们会选择谁?”
“而华盛顿的那些政客,在看到他们苦心经营的印太战略,即将被我们从内部釜底抽薪时,他们又会作何感想?”
“他们还有精力,再跟我们打那场无聊的337调查官司吗?”
一番话,洋洋洒洒,一气呵成。
一个以新加坡为支点,以利益捆绑为手段,以抢占国际标准”最终目的的南下战略,清晰地呈现在了所有人的面前。
会议室里,在座的所有大佬们都被林远这个,天马行空,却又滴水不漏的破局之法,给惊到了。
他们看着眼前这个,在绝境之中总能找到一条生路的年轻人,眼神复杂。
“我……我同意。”
第一个打破沉默的是汪韬。
“去他妈的金海工程,去他妈的国家队。”他的声音,充满了技术偏执狂特有的那种渴望,
“跟那帮官僚玩宫心计,有什么意思?”
“要玩,就玩大的!”
“去新加坡!去跟全世界的巨头掰手腕!这才是我想要的游戏!”
“我也同意!”李俊峰也猛地一拍大桌子,
“他娘的!憋屈死了!国内这帮孙子,不让我们干。我们就去国外干!让那帮瞧不起我们的家伙看看,谁才是真正的英雄!”
“干了!”
“干了!”
一时间,群情激愤。
之前所有的“裂痕”和“矛盾”,在林远描绘的这个,更宏大、更激动人心的“新世界”面前,都显得是那么的,微不足道。
林远用一个全新的外部矛盾,完美地化解了所有的内部矛盾。
他看着视频里,那一张张重新燃起了战火的脸,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他知道自己的联合舰队,不仅没有沉没。
反而,在这场史无前例的风暴中,被淬炼得更加坚固,也更加锋利了。
“好。”他点了点头。
“既然,大家都没有意见。”
“那么,我宣布,金海工程全面暂停。南方共同市场开拓计划,正式启动!”
“刘总,”他看向刘华美,“你立刻组建一支国际法务与公关团队。一周之内我要看到,在新加坡注册亚洲基金会的全部法律文。”
“汪总,”他又看向汪韬,“你立刻从你的团队里,抽调一个算法小组。我要你针对新加坡的智慧国计划,拿出一套能让他们无法拒绝的技术方案。”
“李总,”他最后看向李俊峰,“你负责安抚好,我们联盟内部所有的中小企业成员。告诉他们危机只是暂时的,更大的机遇就在前方。”
“而我,”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前所未有的寒意,“我将亲自去一趟京城。”
“去见一见那位亲手为我们,送上这份大礼的赵家大少。”
“我得当面,好好地感谢一下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