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带着DeepSeek闯大明 > 第106章 预算之争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崇祯四年的第一场雪悄然落下,为西山镇披上了一层银装。然而,伯府议事堂内却气氛火热,与窗外的寒冷形成鲜明对比。一场将决定西山未来一年命运走向的会议——《崇祯五年西山发展预算审议会》,正在这里激烈地进行。

长条会议桌上,摊开着厚厚一叠预算草案。林枫坐在主位,陈文渊、周文望分坐两侧,而下首则坐着各部门的主事:兵仗局的王铁柱、都督府的赵胜(由副手暂代,他本人仍在边境)、格物院的几位核心教习、农桑司、工贸司、教育司的主事,以及新成立的交通司、通讯司负责人。所有人都面色凝重,因为他们都知道,预算意味着资源,资源就是发展的血液。

会议由陈文渊主持,他首先介绍了总体情况:“根据银行初步统计和税司预估,扣除必要储备和民生支出,明年我西山可用于发展的结余,折合白银约二百八十万两。”

这个数字让在座不少人倒吸一口凉气。这是一笔巨款,但分摊到庞大的发展计划上,又显得捉襟见肘。

赵胜的副将首先站起来,声音洪亮:“诸位!建虏虽败,但皇太极主力未损,朝廷更是包藏祸心,亡我之心不死!我军虽强,但弹药消耗巨大,新式装备列装缓慢。都督府提请,追加军费一百五十万两!用于扩编快反旅,加速‘铁甲车’量产,并建立战略弹药储备!”他语气铿锵,带着不容置疑的紧迫感。

话音刚落,王铁柱立刻接口,他黝黑的脸上满是急切:“赵将军所言极是!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精钢,没有新的机床,没有更多的熟练工匠,拿什么扩产?兵仗局提请拨款八十万两,用于扩建钢厂,增购蒸汽机,兴建造船厂和培训工匠!否则,前线的要求就是无根之木!”

军事和工业口一开口,就几乎要将预算瓜分殆尽。

农桑司主事是一位面容黝黑的老者,他忍不住拍案而起:“胡闹!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西山如今人口已超百万,每日消耗粮食如山!若不兴修水利,推广新式农具和肥田法,扩大垦殖,明年拿什么养活这么多人?一旦粮价有变,银元信用顷刻崩塌!农桑司要求,至少拨款五十万两!”

工贸司主事也急忙道:“商业流通乃西山血脉!铁路要延伸,电报要铺开,港口要建设,商队要扶持……这些哪一样不要钱?没有畅通的商路,我们的货物卖不出去,急需的原料运不进来,一切都是空谈!工贸司申请六十万两!”

教育司的代表,一位年轻的格物院毕业生,声音不大却坚定:“伯爷常言,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蒙学堂要普及,格物院要扩建,新学科要设立,书籍要刊印……没有人才,今日之辉煌便是明日之黄花。教育司申请二十万两,已是最低需求!”

会场顿时吵成一团。各方都据理力争,陈述自己领域的重要性,寸步不让。军事派强调生存威胁,工业派强调制造基础,民生派强调稳定根基,基建派强调发展动脉,教育派强调未来希望。

陈文渊和周文望不断计算调和,额头见汗。预算就像一块不够分的饼,怎么切都有人饿肚子。

所有人都将目光投向了始终沉默的林枫。

林枫的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目光扫过众人。他没有看预算草案,而是看向了墙上那幅巨大的西山及周边地图。

“都说完了?”他平静地开口,声音不大,却让嘈杂的会场瞬间安静下来。

“你们说的,都有道理。军备不能松,工业是骨架,粮食是命脉,交通是血脉,教育是未来。”林枫缓缓站起,走到地图前。

“但是,资源是有限的。”他的手指点在地图上,“我们必须做出选择,而且是痛苦的选择。”

他转过身,目光锐利:

“第一,生存与扩张。军费,批一百二十万两。但不是简单扩军,重点是 ‘弹药储备’、‘铁甲车可靠性提升’和‘无线电装备到连’。我们要的是质量,是持续作战能力,而非单纯的数量。”

赵胜副将张了张嘴,但看到林枫的眼神,把话咽了回去,点头领命。

“第二,根基与潜力。工贸司,批四十万两。优先保障天津港建设和西山至宣府铁路干线。路通则百业兴,港通则困局解。农桑司,批三十万两,重点用于永定河灌渠修缮和辽东垦荒团的组建,我们要在敌人腹地埋下种子。”

工贸司和农桑司主事虽然觉得钱少,但也知道这是权衡后的结果,默默记下。

“第三,引擎与未来。”林枫看向王铁柱和教育司代表,“兵仗局,批五十万两。但不是盲目扩建,我要你们成立‘特种材料研究所’和‘内燃机项目组’。格物院,与兵仗局协同。教育司,批十五万两,但要改革,推行助学贷款’和‘校企结合’,让学堂和工坊更紧密。”

王铁柱听到“内燃机”和新研究所,眼睛一亮,立刻应下。教育司代表也若有所思。

“第四,行政与效率。”林枫看向陈文渊和周文望,“剩余二十五万两,作为预备金,并由行政总署制定《项目绩效考核办法》。每一笔拨款,都必须有明确的目标、进度和验收标准。钱,绝不能撒胡椒面,更要杜绝浪费和贪腐!”

林枫的分配,并非平均主义,而是基于他对未来局势的判断和科技树的规划。他压缩了短期军队规模,强化了后勤与科技;限制了基础建设的全面开花,聚焦于关键通道;压低了直接教育投入,却推动了更具活力的培养模式。

“诸位,”林枫沉声道,“我知道,这个分配无法让任何人完全满意。但我们不是在分蛋糕,而是在播种。今天的每一两银子,都要在明天结出十两、百两的果实!我们要的,不是一时的安稳,而是碾压一个时代的力量!”

他环视众人:“有没有问题?”

会场寂静片刻,随即响起整齐的回应:“谨遵伯爷令!”

预算之争落下了帷幕。一份带着林枫强烈个人意志和远见的规划被确定下来。西山这艘巨轮,在获得了清晰的航线图和有限的燃料后,即将开启一段更加波澜壮阔的航程。所有人都明白,真正的考验,在于如何将这纸面上的预算,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