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淬火警魂1985刑侦笔记 > 第218章 指纹破僵局,红衣魅影终露狰狞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18章 指纹破僵局,红衣魅影终露狰狞

南州市公安局刑侦大队办公室内,烟雾缭绕。

林砚指尖夹着半截香烟,烟灰已经积了长长一截,他却浑然不觉,目光死死盯着桌上摊开的几张照片。照片上是豫、皖、苏三省接连发现的红衣女尸,死者均身着鲜艳红衣,双手交叠于胸前,嘴角被人用利器划开,呈现出一种诡异的“微笑”。

“省厅那边传来消息,豫省警方在死者指甲缝里提取到了微量皮屑,但没有比对条件。”副队长老周推门进来,将一份文件放在林砚面前,语气沉重,“这已经是第五起了,再不破案,老百姓都快 panic 了。”

林砚猛地回过神,弹了弹烟灰,深吸一口烟,缓缓吐出烟圈:“跨省协作还是不顺畅?”

“可不是嘛!”老周叹了口气,拉过一把椅子坐下,“各省的线索都是各自为战,凶手又狡猾得很,每次作案都选择偏僻路段,现场几乎不留痕迹。要不是你坚持建立跨省犯罪信息库,我们连凶手可能是长途货车司机的线索都摸不到。”

林砚揉了揉眉心,拿起桌上的笔,在纸上快速勾勒出凶手的侧写:“男性,年龄在35岁到45岁之间,从事长途货运工作多年,性格孤僻,有严重的心理扭曲,可能在感情上遭受过重大挫折,对穿红衣的女性有强烈的报复心理。”

这些结论是他根据多起案件的作案时间、地点、手法等信息,结合现代犯罪心理学分析得出的。但在没有dNA技术和完善监控的80年代,仅凭这些侧写,想要在茫茫人海中找到凶手,无疑是大海捞针。

“对了,你提议引进的指纹比对设备,省厅那边批下来了吗?”林砚抬头看向老周,眼中带着一丝期待。

“批是批下来了,昨天刚送到市局技术科。”老周点点头,“但问题是,咱们手里没有嫌疑人的指纹啊!之前排查了那么多长途货车司机,也没发现有价值的线索。”

林砚沉默了片刻,拿起桌上的案件卷宗,重新翻了起来。他坚信,凶手再狡猾,也一定会在现场留下蛛丝马迹。突然,他的目光停留在一张照片上,照片上是第四起案件的死者遗物——一个红色的钱包。

“这个钱包,当时有没有仔细勘查过?”林砚指着照片问道。

“勘查过了,钱包是空的,上面只有死者的指纹。”老周回忆道。

“再查!”林砚语气坚定,“凶手既然拿走了钱包里的财物,不可能不留下指纹。可能是我们之前的勘查手法不够细致,忽略了一些地方。”

老周虽然有些疑惑,但还是点了点头:“行,我这就联系市局技术科,让他们重新勘查这个钱包。”

看着老周离去的背影,林砚再次陷入沉思。他想起了穿越前在警校学到的微量物证提取技术,在这个缺乏高科技设备的年代,想要提取到隐藏的指纹,必须更加耐心和细心。

傍晚时分,老周兴冲冲地跑了回来,手里拿着一张指纹卡片:“林队,有发现!技术科的同志用你教的‘粉末显现法’,在钱包内侧的夹层里提取到了一枚完整的指纹!”

林砚猛地站起身,接过指纹卡片,眼中闪过一丝精光:“立刻联系省厅,把这枚指纹录入刚引进的指纹比对设备,和全省有犯罪记录的人员指纹进行比对!”

“好!”老周转身就要走,却被林砚叫住了。

“等等,”林砚沉吟道,“再把这枚指纹发给豫、皖、苏三省的警方,让他们也在各自的辖区内进行比对。”

接下来的几天,林砚和队员们都在焦急地等待着比对结果。这枚指纹,是目前唯一的突破口,所有人都寄予了厚望。

第四天上午,省厅传来了消息,指纹比对成功了!

“林队,找到了!”老周拿着一份文件,气喘吁吁地跑进办公室,“这枚指纹的主人叫王浩,42岁,南州市人,曾因盗窃入狱三年,出狱后一直从事长途货运工作,跑的路线正好覆盖豫、皖、苏三省!”

林砚猛地一拍桌子,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立刻查明王浩的下落!”

经过一番排查,警方很快掌握了王浩的行踪。他驾驶着一辆解放牌卡车,刚刚离开南州市,正朝着西北边境方向驶去。

“马上组织人手,我们追!”林砚当机立断,带领几名队员,驾驶着警车,朝着王浩逃跑的方向追去。

警车在国道上疾驰,窗外的风景飞速倒退。林砚紧握着方向盘,目光坚定。他知道,这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必须在王浩逃出国境前将他抓获。

一路上,林砚根据王浩的货运路线和加油记录,不断调整追击方向。两天后,警车进入了西北沙漠地区,这里人烟稀少,路况极差,给追击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林队,前面的路太不好走了,警车根本开不进去。”开车的队员看着前方崎岖的戈壁滩,无奈地说道。

林砚下车查看了一下路况,眉头紧锁。他抬头望向远方,沙漠中隐约可见一道车轮印,正是解放牌卡车留下的。

“弃车,徒步追击!”林砚果断下令,“带上必要的装备和水,沿着车轮印追!”

队员们纷纷下车,整理好装备,跟在林砚身后,朝着沙漠深处走去。沙漠里的气温极高,阳光像火一样炙烤着大地,每走一步都异常艰难。汗水顺着脸颊滑落,很快就被蒸发掉,留下一道道白色的盐渍。

“林队,我们已经走了快一天了,还没看到王浩的影子,要不我们休息一下吧?”一名队员体力不支,气喘吁吁地说道。

林砚看了看天色,夕阳已经西斜,夜幕即将降临。他摇了摇头:“不行,再坚持一下。王浩肯定也很疲惫,我们只要再快一点,就能追上他。”

就在这时,前方不远处传来了汽车的轰鸣声。林砚心中一喜,立刻示意队员们隐蔽起来。

片刻后,一辆解放牌卡车出现在视野中,正是王浩驾驶的那辆。卡车在一个沙丘旁停了下来,王浩从车上下来,手里拿着一个水壶,大口大口地喝着水。

“行动!”林砚低喝一声,率先冲了出去。

队员们紧随其后,迅速将王浩包围。王浩见状,脸色骤变,转身就要逃跑,却被一名队员扑倒在地。

“你们是谁?放开我!”王浩奋力挣扎,嘶吼道。

林砚走到王浩面前,目光冰冷地看着他:“王浩,你涉嫌连环杀人案,我们现在正式逮捕你!”

王浩愣了一下,随即疯狂地大笑起来:“哈哈哈,你们抓不到我的,我没有杀人!”

“事到如今,你还想狡辩?”林砚拿出那枚指纹卡片,“这是在死者的钱包里提取到的你的指纹,你还有什么话好说?”

看到指纹卡片,王浩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笑声戛然而止。他瘫坐在地上,眼神空洞,嘴里喃喃自语:“不可能,我明明已经擦干净了……”

林砚看着王浩,心中五味杂陈。这个双手沾满鲜血的恶魔,终于落网了。

将王浩押上警车后,林砚站在沙漠中,望着远方的夕阳,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这场横跨四省的追凶之路,终于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林队,我们成功了!”队员们兴奋地欢呼起来。

林砚笑了笑,眼中却闪过一丝凝重。他知道,这只是众多案件中的一个,在守护正义的道路上,他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警车缓缓驶离沙漠,朝着南州市的方向驶去。车厢内,王浩低着头,一言不发。而林砚则靠在椅背上,闭目养神,脑海中却在思考着如何进一步完善刑侦技术,让更多的凶手无处遁形。

回到南州市后,王浩被正式移交司法机关。经过审讯,王浩对自己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他因为年轻时被一名穿红衣的女子欺骗,导致家破人亡,从此对穿红衣的女性产生了强烈的仇恨,最终走上了连环杀人的道路。

案件的告破,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的反响。林砚和他的队员们受到了省厅的表彰,他提出的“现代刑侦工作法”也被省厅推广。

不久后,林砚正式接任南州市公安局刑侦大队队长。站在办公室的窗前,看着南州市的街景,林砚心中暗暗发誓,他一定会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守护好这座城市的安宁,让正义之光普照每一个角落。

而此时,他的办公桌上,电话铃声再次响起,又一起新的案件,等待着他去侦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