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科幻小说 > 涅盘纪元:草根小贩的信仰神国 > 第216章 安静的时候,话才听得见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16章 安静的时候,话才听得见

那条维系着所有人精神世界的“记忆之河”数据流,如同一根被利刃斩断的琴弦,骤然崩断。

上一秒还在耳边回响的、来自过去的低语和慰藉,下一秒就化作了冰冷虚无的真空。

恐慌,比上一次的“空间迷失症”来得更加迅猛,更加致命。

如果说上一次是肉体对空间的背叛,这一次,则是灵魂对存在的恐慌。

“断了……什么都听不见了!”

“我的记忆芯片……是空的!我的备份呢!”

“我们被抛弃了!‘造物主’把我们丢在了这片虚空里!”

尖叫声不再刺耳,反而带着一种绝望的空洞。

人们疯狂地敲击着自己的光脑,试图连接上那个已经消失的信号源,却只得到一片死寂的反馈。

那感觉,就像一个刚刚学会呼吸的婴儿,被人猛地掐住了喉咙。

就在这艘巨大的精神牢笼即将彻底崩溃的前一刻,林小满再次站了出来。

然而这一次,他没有拿出任何旧时代的“垃圾”,也没有点燃那盏温暖的煤油灯。

他只是走到中央大厅最显眼的公共光幕前,拔掉了它的能源线。

滋啦一声,屏幕熄灭。

然后,他走向下一个,再下一个。

他沉默地,一个接一个地,关闭了船舱内所有非必要的发声和显示设备。

当最后一个扩音喇叭被他手动静音时,整艘飞船陷入了一种前所未有的、纯粹的物理性寂静。

人们愕然地看着他,

“疯了!他彻底疯了!”一个男人咆哮道,“我们已经什么都听不见了,他还要我们变成聋子和瞎子吗?!”

林小满没有理会,而是从怀里掏出一叠粗糙的再生纸和一支碳棒,在墙上飞快地画了三个极其简单的符号:

一盏亮着的灯。

一只伸出的手掌。

一幅不成形的简笔画。

然后,他用最简洁的文字在下面写道:“接下来二十四小时,禁止任何形式的语音通讯。灯=安全,手=需要帮助,画=分享你的故事。”

写完,他转身就走,留下满船舱错愕的人们。

这简直是天方夜谭!

在一个高度智能化的纪元,在一个生死存亡的关头,他竟然要求所有人退化到原始人时代,用如此可笑的方式交流?

混乱和骚动再次升级。

然而,就在一个男人准备冲上去撕掉那张可笑的“告示”时,一声压抑的、仿佛来自灵魂深处的呜咽,让所有人动作一滞。

一个七八岁的小女孩,因为恐惧而全身抽搐,她想呼唤自己的母亲,却因为林小满那不容置疑的“禁令”而死死捂住嘴,眼泪大颗大颗地滚落。

绝望中,她看见了墙上那个手掌的符号。

她颤抖着,学着那个样子,举起了自己小小的手。

下一秒,一道身影疯了似的从人群中冲出,一把将小女孩紧紧搂在怀里。

是她的母亲。

女人没有说一个字,只是用尽全身力气抱着自己的女儿,仿佛要将她揉进自己的骨血里。

那只高举的、求助的小手,比任何撕心裂肺的呼喊都更有力量。

寂静,在这一刻,开始流动。

傍晚时分,奇妙的场景在飞船各处上演。

人们开始用最原始的方式传递信息。

敲击管道,一声代表“安全”,两声代表“收到”。

拍打墙壁,长短不一的节奏成了最朴素的摩斯电码。

甚至有人发现,通过控制呼吸的频率,也能向身边的人表达自己的情绪是平稳还是激动。

整艘船,变成了一首宏大而无声的交响曲。

秦昭站在主控室里,看着眼前几乎全面瘫痪的AI监控系统,眼中闪烁着前所未有的光芒。

“原来如此……”他喃喃自语。

AI的逻辑建立在数据之上,它能解析最复杂的脑波信号,却无法理解一次无声的拥抱,无法量化一阵约定俗成的敲击声。

这些充满了“模糊性”和“情境性”的人类行为,在它的数据库里,统统都是无效信息。

噪音消失后,我们才真正听见了彼此。

他意识到,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他没有去修复系统,而是调出了飞船的结构钢梁设计图,找到那些作为主支撑的肋骨框架。

然后,他拿起一把高频振动蚀刻笔,悄悄地,将那份由十万个破损之物的故事汇编而成的《人类意志宣言》,以一种与钢梁共振的独特频率,一笔一划地,刻进了这艘船的骨架里。

这不再是储存在数据流中的信息,而是成为了飞船物理结构的一部分。

当最后一笔落下,他轻轻敲了敲身旁的墙面,三长两短。

片刻后,遥远的引擎室传来同样的回应。

秦昭笑了,低声说:“现在,整艘船都是我们的秘密。”

而在医疗舱,沈清棠有了更惊人的发现。

在绝对的安静中,那些因“空间迷失症”而精神错乱的患者,他们的梦境,变得异常清晰和稳定。

仿佛外界的寂静,给了他们内心一个稳固的锚点。

她当机立断,组织了一场“静默疗愈夜”。

她关闭了医疗舱所有的光源和设备音,只在地面铺设了一层楚惜音培育的、散发着微弱荧光的苔藓。

所有参与者,无论是患者还是家属,都只能在黑暗和沉默中,静静地坐着。

时间一分一秒流逝。

黑暗中,一个因战场创伤后应激障碍而失语了三十年的老兵,身体开始微微颤抖。

突然,他那早已僵化的声带,发出了第一个沙哑的音节。

“……妈,我给你写的信……寄不出去了。子弹……把邮筒打烂了……”

他开始断断续续地讲述那封从未寄出的家书,声音嘶哑,却无比清晰。

周围的人,没有一个发出声音,没有一个上前安慰,所有人都只是沉默地,用自己的存在,陪伴着他,倾听着他。

当他讲完最后一个字,长长地吐出一口气时,仿佛卸下了半个世纪的重量。

疗愈夜结束,监测仪显示,他的神经活性竟然恢复到了接近年轻时的峰值水平。

沈清棠在电子日志上写下新的感悟:“有些伤口,只能用沉默来缝合。”

另一边,楚惜音则将这场静默变成了一场盛大的行为艺术。

她找到了飞船内部最大的一块结构共振板,用钻石刻刀,在上面一笔一划地刻下了苏昭宁曾经在“记忆之河”中无意识哼唱过的一段劳动号子。

那旋律,是旧时代的人们在建造家园时,为了统一力量而唱的歌。

当一个好奇的孩子无意中用手掌触摸那道刻痕时,奇迹发生了。

那段古老的旋律,没有发出任何声音,而是以一种低沉而有力的振动,瞬间传遍了整艘飞船的金属骨架!

所有人都感受到了那股来自脚下、来自墙壁的、温柔而坚定的脉动。

孩子们最先学会了这种新游戏,他们趴在地上,用手掌感受着节奏的起伏,甚至创造出了一套属于自己的“震动诗”。

那天深夜,也不知是谁带的头,整艘船的人,竟不约而同地,随着那段振动的旋律,同步拍击起身边的舱壁。

咚——咚——咚——

万众一心的低频共鸣,形成了一股无形的、却磅礴浩瀚的力量。

就在这时,一个早已被废弃的、来自古代亚特兰蒂斯文明的信标,在飞船的储物舱里,被这股强大的共振意外激活,发出一声穿越了万古的嗡鸣!

楚惜音靠在共振板上,感受着全船的脉动,脸上露出狂放而惊喜的笑容:“原来,最响亮的声音,是当大家都不说话的时候。”

黎明前,静默的二十四小时即将结束。

林小满独自一人站在巨大的观星台前。

他看见,冰冷的金属舱壁上,此刻已经画满了各种各样的“话语”。

有歪歪扭扭的炭笔画,有撕下布条拼成的图案,有无数个深深浅浅的手印。

他没有去读任何一个具体的故事,只是走上前,将自己的手掌,轻轻贴在了冰冷的观星舷窗上。

片刻后,一只温柔的手覆上了他的手背,是沈清棠。

紧接着,一只带着叛逆气息的手也压了上来,是楚惜音。

然后是秦昭,是那个失语的老兵,是那个举起小手的女孩……

一个接一个,一只接一只。

最后,整面巨大的观星窗,布满了密密麻麻、层层叠叠的手印,像一棵在玻璃上生长出来的、由信任和托付组成的生命之树。

就在此时,林小满手腕上的古书卷纹身,猛地传来一阵灼热。

一行从未见过的金色大字,在他的意识中轰然显现:

【静默契约成立:当万人同寂,即是洪钟齐鸣!】

他抬起头,望向深邃的宇宙。

就在飞船的正前方,那片亘古不变的黑暗星海之中,一道从未在任何星图上被标记过的、翡翠绿与玫瑰金交织的绚烂极光,毫无征兆地横贯天际。

那光芒无比柔和,却又仿佛蕴含着某种意志,它无声地舒展、卷曲,像是在对这艘刚刚经历了一场集体沉默的方舟,投来好奇而深邃的一瞥。

仿佛,整个宇宙,都在屏息倾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