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科幻小说 > 末世重生:开局掌控时空,囤积万 > 第235章 聚变曙光——第一次持续燃烧试验成功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35章 聚变曙光——第一次持续燃烧试验成功

黎明城西郊的“星能研究中心”里,气氛比窗外的寒风更紧绷。凯瑟琳站在实验台前,金发被实验服的帽子压得服帖,指尖在操作面板上快速敲击,额角渗出的细汗在冷光灯下泛着微光。她的身后,叶岚正盯着全息屏上的能量曲线,睫毛在眼下投出一片阴影——这是她们连续第七十二小时的攻坚。

“能量输入稳定在1200兆瓦。”叶岚的声音带着一丝沙哑,“磁约束场的波动频率是0.03赫兹,和昨日相比下降了0.005赫兹。”

凯瑟琳的手指悬在“启动”键上,喉结动了动:“再检查一遍冷却系统。上次因为冷却液循环滞后,反应堆差点熔毁。”

“冷却液流量正常,温度维持在零下196c。”一名工程师举起检测报告,“氦-3储存罐的压力也达标了。”

实验室里响起此起彼伏的“确认”声。凌夜站在观察窗前,黑色风衣的衣角被通风口的气流掀起一道褶皱。他能看见凯瑟琳紧抿的嘴唇,叶岚微微发颤的手腕——这是两个天才在极限压力下的本能反应。

“开始吧。”凌夜的声音通过扩音器传来,带着不容置疑的笃定。

凯瑟琳深吸一口气,按下“启动”键。

全息屏上的能量曲线开始跳动。磁约束场的蓝色光晕在反应堆核心处逐渐凝聚,像一朵缓慢绽放的幽蓝花朵。冷却液在管道中发出细微的嗡鸣,氦-3离子在电场中加速,碰撞出细碎的火花。

“能量输出30%……50%……”叶岚的声音越来越轻,“快了!”

当能量曲线攀升至75%时,实验室突然响起刺耳的警报声。

“磁约束场波动异常!”工程师大喊,“频率飙升到0.05赫兹!冷却液温度上升!”

凯瑟琳的手指在操作台上翻飞,试图调整磁场参数。但全息屏上的曲线像脱缰的野马,能量输出瞬间跌至20%,反应堆核心处冒出淡白色的烟雾。

“失败了……”叶岚的声音里带着哽咽,“又失败了……”

凯瑟琳摘下手套,用力揉了揉眉心。她望着反应堆外壳上凝结的冰霜,想起三天前凌夜说的话:“聚变不是科幻小说里的魔法,是无数次失败堆出来的必然。”

“收拾设备。”她低声道,“记录这次失败的原因——磁约束场与氦-3浓度的适配性问题。”

叶岚沉默地关闭仪器,指尖却在操作面板上多停留了两秒。她的余光瞥见观察窗外的凌夜,后者正望着实验台上的笔记本,封皮上用红笔写着“第17次失败记录”。

“等等。”叶岚突然抬头,“刚才的能量峰值是75%,比上周高了12%。而且……”她调出一组数据,“冷却液温度上升的速度比预期慢了0.3秒。”

凯瑟琳愣住:“你的意思是……”

“可能我们找到了突破口。”叶岚的眼睛亮了,“磁约束场的波动不是单纯的故障,而是氦-3离子在特定浓度下的自然反应。如果我们调整冷却液的配比,或许能延长能量输出时间。”

实验室的气氛瞬间逆转。工程师们重新围拢过来,有人调出氦-3浓度表,有人计算冷却液的新配比。凯瑟琳抓起记号笔,在白板上画出新的参数:“今晚通宵,我们试第三次!”

凌夜望着重新忙碌的众人,嘴角扬起一抹不易察觉的笑。他转身走向走廊,通讯器里传来苏清雅的声音:“凌先生,民生的报告说,西境的水库修复进度比预期快,下周就能供应五万人用水。”

“知道了。”凌夜脚步未停,“告诉后勤部,给星能中心拨三吨‘星钢’,优先保障冷却管道的升级。”

“明白。”苏清雅应道,“对了,秦医生那边传来消息,净化试剂的第一批试验田……”

“等聚变的消息。”凌夜打断她,“先让他们把数据整理好。”

他的脚步顿了顿,想起前世末世十年,自己在废弃的核电站里翻找聚变资料的模样——那时,他最大的愿望是能点亮一盏灯;而此刻,他脚下的土地,正在孕育真正的光明。

深夜十一点,星能中心的灯光依然明亮。叶岚盯着全息屏,手指在键盘上翻飞:“磁约束场频率0.028赫兹,氦-3浓度3.2%,冷却液配比调整为1:1.5……”

“启动!”凯瑟琳的声音带着颤抖。

能量曲线再次攀升。这一次,它稳稳地停留在了85%。

“持续燃烧时间:127秒!”工程师大喊,“比上次多了47秒!”

实验室里爆发出欢呼。凯瑟琳的眼眶泛红,她转身抱住叶岚:“我们做到了!”

叶岚笑着拍她的背:“是你坚持要再试一次。”

“不。”凯瑟琳摇头,“是我们都没放弃。”

凌夜站在观察窗前,望着反应堆核心处持续跃动的蓝光,心中涌起一股热流。这不是终点,而是起点——当聚变实现持续燃烧,帝国的能源危机将彻底解决;当电力重新点亮城市的每一个角落,人类文明将真正从废墟中站起。

“凌先生!”叶岚跑过来,手里拿着实验记录,“我们计算过,按照这个进度,半年内就能实现持续燃烧超过一小时!到时候……”

“到时候,我们要让整个大陆的夜晚都亮起来。”凌夜接过记录,目光如炬,“不止是照明——工业母机、医疗设备、农业大棚……所有需要电力的地方,都将重获新生。”

凯瑟琳擦了擦眼角,拿起桌上的香槟:“敬我们,敬黎明。”

香槟的气泡在杯中升腾,映着反应堆的蓝光,像极了未来的星河。

这一夜,星能中心的灯火彻夜未熄。而远在千里之外的东境,秦婉的团队正守在一亩试验田旁,等待着另一场“新生”的降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