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周承业时间线上的巨大漏洞,以及老仆那关键的证词,几乎已经将他的罪行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

然而,要最终定罪,尤其是面对周承业这样熟知律法、善于狡辩的司法官员,还需要更为直接、无法辩驳的铁证——比如,那柄沾染了苏氏鲜血的真正凶器,以及能将周承业与凶器直接关联起来的证据。

秦泰的行动雷厉风行。他根据元娘在周府书房发现的那枚雁翎刀刀鞘铜饰碎片,以及赵彦茹对李巡检那柄刀并非原配、刀鞘系人为做旧的判断,立刻将调查重点转向了京城及通州的所有铁匠铺,尤其是擅长打造和修复兵器的铺子。锦衣卫的校尉们拿着那枚碎片的拓样和图样,如同梳子一般,细致地排查着每一家有可能的铺面。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排查了十余家铁匠铺后,终于在京城南城一家名为“王记铁匠铺”的老字号里,找到了决定性的线索。

王记的老板是位年过五旬、手艺精湛的老匠人,看着锦衣卫出示的铜饰碎片图样,又听说是追查通州官眷命案的凶器,不敢有丝毫隐瞒,仔细回忆后,给出了确切的答复:

“回大人,这云头铜饰的纹路和打造手法,确实是小铺独有的样式。大概……大概在半年前吧,通州按察司的周佥事,确实来小铺定制过一柄雁翎刀。” 老铁匠从里间翻出一本泛黄的记录簿,指着上面一行模糊的墨迹,“大人您看,这里有记录:永乐十七年三月,周佥事定制雁翎刀一柄,要求刀身较制式略窄三分,刀刃需百炼精钢,特别锋利,刀柄上……要阴刻一个‘承’字。”

他顿了顿,补充了一个重要的细节:“当时周佥事要求极高,小老儿打造时格外用心,这刀鞘上的所有铜饰,包括这云头饰件,都是用小铺特制的黄铜,一体锻造打磨的。因为用料和工艺独特,小铺习惯会留下一点边角料或者同批打造的备用小件,以备修补之需。” 他说着,又从工具箱底层的一个小皮囊里,小心翼翼地取出一块用油纸包着的东西,打开一看,赫然是一块与周府发现的那枚碎片几乎一模一样、只是略小一圈的云头铜饰片!

“这……这是当时打造那柄刀鞘饰件时,多出来的同一块料子,小老儿顺手打磨了一个小的,留着做样。” 老铁匠解释道。

校尉立刻将周府发现的碎片与这块备用饰片进行比对——无论是黄铜的色泽、质地、重量,还是上面手工捶打的细微纹路走向,都完全一致!这无疑证实了,周府书房发现的刀鞘碎片,正是来自周承业半年前在王记铁匠铺定制的那柄特制雁翎刀!

然而,线索并未就此终结。老铁匠皱着眉头,又回忆起一件事:“说起来也怪,就在上周,大概是案发前四五天的样子,周佥事又独自一人来了小铺,神色有些匆忙。他说……说他之前定制的那柄雁翎刀不慎丢失了,要小老儿再照着原样,尽快给他打造一柄新的。”

“丢失了?”秦泰敏锐地捕捉到这个不寻常的信息,“他可曾描述是如何丢失的?或者,旧刀是否有何明显的磨损特征?”

老铁匠摇了摇头:“没有。小老儿当时还多问了一句,说‘大人那柄刀用了半年,可有哪里需要根据您的使用习惯调整一下?刀刃可有卷口?’ 可周佥事却支支吾吾,只说‘不必,照原样打造即可’,对于旧刀的细节,一句也说不出来。当时小老儿就觉得有些奇怪,习武之人,尤其是用惯了的好刀,丢了总会有些惋惜,也会记得些特征,周佥事的反应,未免太过平淡了。”

定制特制雁翎刀,案发前声称旧刀“丢失”,急于打造一柄一模一样的新刀,却对旧刀细节语焉不详……这一切,都强烈地暗示着,那柄“丢失”的旧刀,极有可能就是杀害苏氏的凶器!周承业急于打造新刀,或许就是为了掩盖旧刀已作为凶器被处理掉的事实,维持一切如常的假象。

与此同时,”元元对苏氏尸身的检验也有了新的突破。她不顾尸身已经开始出现的变化,进行了更为深入细致的解剖检验。她发现,苏氏胸腹部虽然有多处深浅不一的创口,显得颇为杂乱,但其中有三个创口,无论是刺入的深度、角度,还是创缘的形态,都呈现出高度的一致性。

“这很像是凶手第一次下刀时,心绪不宁,力道和角度都比较稳定,但未能立刻致命。”元元指着验尸格目上的图示,向梁铮和秦泰分析道,“而之后的创口则杂乱无章,深浅不一,更像是见受害者未立刻毙命,慌乱之下连续捅刺所致。”

更关键的发现来自于苏氏的双手。元元用特制的药水小心地清洗了苏氏已经僵硬的指甲缝,从指甲缝的深处,提取出了极微量的、颜色深青的丝线纤维。经过与周承业目前所穿官袍、以及从周府衣柜中找到的他其他常服的布料进行比对,确认这丝线纤维,与周承业常穿的一种青色杭绸长衫的布料,完全一致!

而据周府仆役证实,周承业在案发后,确实换下了一件旧的长衫,那件旧长衫至今“下落不明”!

赵彦如那边,也并未停止对周府的细致搜查。她坚信,无论凶手多么狡猾,只要是在仓促之间作案并伪造现场,就必然会留下更多未被察觉的痕迹。她将搜索范围扩大到了周府的后花园。时值深秋,花园里草木开始凋零,假山石笋在萧瑟的秋风中更显冷硬。

她带着两名细心的小丫鬟,几乎是一寸寸地检查着花园的每一个角落。终于,在一座太湖石假山的底部缝隙里,借着午后斜射的阳光,她看到了一点微弱的反光。她小心地探手进去,用镊子夹出了一枚小小的、同样是青色的布扣!这布扣的样式、材质和颜色,与周承业那件“丢失”的旧长衫上常用的布扣,一般无二!

更令人心惊的是,在这枚布扣的背面,沾染着几点已经变成暗褐色的、极其微小的血迹!经过仵作的初步检验,这血迹的血型与苏氏相同!

特制的雁翎刀,指甲缝里的青衫丝线,带有苏氏血迹的失踪长衫上的布扣……所有这些物证,如同一条条无形的锁链,从四面八方延伸出来,最终都牢牢地锁定了同一个人——周承业!他定制凶器,他可能在搏斗中被抓下了衣衫纤维,他丢失了带有血迹的衣物,他企图毁灭所有证据……然而,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他终究还是留下了无法抹去的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