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回到自己的住处,那是一间简陋的偏殿,陈设简单,只有一张床、一张桌和一个梳妆台。小翠立刻反锁房门,门闩是黄铜做的,插进去时发出 “咔” 的一声脆响。她走到桌前,点亮桌上的油灯,灯芯是新换的,火苗跳动着,将房间照得昏黄而温暖。

借着灯光,她小心翼翼地展开那半张麻纸。纸页边缘被揉得发毛,像狗尾巴草的绒毛,上面的字迹潦草得像鸡爪刨过,笔画歪歪扭扭,显然是匆忙间写下的:“硝石 75%、硫磺 15%、木炭 10%,活性炭需细如面粉,水温九十八度。”

她对着灯光仔细辨认,那些数字像小蝌蚪般扭动,她看不懂具体含义,只知道是比例。但她认得 “硝石”“硫磺” 这两个词 —— 武媚娘的梳妆匣里藏着本《丹房镜源》,蓝色的封皮已经有些褪色,里面提过这两样是炼丹的原料,没想到还能用来做别的。她拿起纸,凑到鼻尖闻了闻,除了松烟墨的味道,还有一丝淡淡的硝石特有的刺鼻气味。

指尖划过纸面,能感觉到 “75%” 的 “7” 字处比别处更厚,墨迹有些发乌,像是被反复涂抹过,纸的纤维都被墨汁浸透了。小翠心里咯噔一下,从妆奁里取出块小铜镜,铜镜边缘有些磨损,映出的人影有些模糊。她借着光斜着照过去,调整了几个角度,果然在 “7” 字的笔画下看到了淡淡的 “5” 字痕迹。

那原本的 “5” 被硬生生改成了 “7”,笔尖划过的方向与其他笔画截然相反,像条突兀的伤疤,破坏了整个字的协调性。她皱了皱眉,心里掠过一丝疑虑:皇帝的字向来工整,笔锋遒劲,怎么会有这样明显的涂改?而且还是在如此重要的文书上。

但这疑虑很快就被压了下去。管它是 5 还是 7,只要是与火药相关的东西,送到东宫就是大功一件。武媚娘这些日子总在窗前叹气,望着皇宫的方向,眼神里充满了渴望和野心,说 “若能得火药配方,何愁大事不成”,语气里的渴望像藤蔓般缠绕着整个房间,让人心头发紧。

小翠将纸团重新折好,折得方方正正,然后小心翼翼地塞进发髻里,用一根银簪固定住。那银簪是她母亲留给她的,簪头刻着一朵小小的梅花,是她最珍贵的东西。发髻里是最隐蔽的地方,连搜身的嬷嬷都不会留意,之前她就是用这个方法传递过几次消息。

她对着镜子理了理鬓角,镜中的自己脸色有些苍白,眼下带着淡淡的青影,那是常年熬夜和精神紧张留下的痕迹。这半年来,她像根绷紧的弦,在御书房与东宫之间来回穿梭,每次传递消息都像在刀尖上跳舞,生怕被人发现。

但一想到武媚娘承诺的 “事成之后许你脱籍归家,还会赏赐你百两白银和十亩良田”,她就觉得浑身都有了力气。她的爹娘还在并州乡下等着她,父亲前年得了场重病,家里的积蓄都花光了,还欠了地主不少钱,家里的几亩薄田快被地主收走了。她必须抓住这根救命稻草,为了自己,也为了家人。

此时的御书房,窗后隐着两个黑影,像两尊石像立在那里。李世民看着小翠匆匆离去的背影,那背影在夜色中越来越小,最终消失在宫墙的拐角处。他嘴角勾起一抹冷笑,像冬日湖面碎裂的冰纹,带着一丝寒意。“盯紧点,看这鱼饵会引谁上钩。” 他对身旁的尉迟恭说,声音压得很低,只有两人能听见,气息拂过窗棂上的灰尘,扬起细小的颗粒。

尉迟恭的手按在腰间的佩刀上,刀柄的鲛鱼皮被摩挲得发亮,上面的纹路清晰可见。“陛下放心,属下已派了最得力的亲卫,他们都是从玄甲军里挑选出来的,个个精明强干,她的一举一动都逃不过眼睛。” 他顿了顿,目光落在案几上的另一张纸上,那上面才是真正的火药配方,字迹工整,比例精确,旁边还有李杰做的批注,解释为什么要这样配比。“只是这配方改了硝石比例,万一被他们拿去试验…… 会不会出什么乱子?要是伤了人,或者被突厥人知道了,怕是会有麻烦。”

“试验才好。” 李世民打断他,指尖点着纸上的 “75%”,指甲在纸页上留下淡淡的痕迹,“硝石过量三成,制成的火药要么炸不响,成了废物;要么炸得太早,威力失控。正好让某些人尝尝自作聪明的滋味,也让他们知道,不是什么东西都能随便碰的。” 他想起前日李杰送来的《火药配比详解》,蓝色的封皮,上面用红笔标注着各种注意事项,其中特意用红笔标注 “硝石含量超过六成五即不稳定,容易发生意外”,当时还觉得这年轻人太过谨慎,如今看来,倒是派上了用场。

烛火 “噼啪” 爆了个灯花,火星溅起,落在烛台上,瞬间熄灭了。将两人的影子投在墙上,像两尊沉默的石像,一动不动。案几上的安神汤已经凉透,白瓷碗里映出跳动的火光,像一个正在燃烧的谎言,闪烁不定。

欲知下文如何,请先关注收藏点赞!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