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陵城外的北府兵大营,与其说是一座军营,不如说是一片用木栅栏勉强围起来的流民聚集地。营帐破旧不堪,许多士兵甚至连像样的军服都没有,只能穿着从北方逃难时的破衣烂衫。然而,就是这样一支部队,却让隐在暗处的李寻与杨敏驻足观察了整整三日。
你看那个教头,杨敏指着校场中央,他教的是并州枪法,但其中掺杂了凉州马战的技巧。
李寻凝神望去,果然见那名教头在教授枪法时,不时会融入一些骑兵作战的步法。这种融合不同地域战法的教学,显然不是普通军官能够做到的。
这些教头多半是北方边军的老兵,李寻判断道,他们在与不同胡族作战的过程中,学会了取长补短。
校场上,士兵们正在练习最基本的阵列。虽然动作生疏,装备简陋,但每个人的眼神都异常专注。这些来自北方的流民,大多亲眼目睹过亲人被胡人屠杀,家乡被战火摧毁。此刻的艰苦训练,对他们而言不是苦役,而是复仇的希望。
立——枪!
随着教头一声令下,数百杆长枪齐刷刷地前指。动作还不够整齐,力道也参差不齐,但那股决绝的气势,却让远处观战的谢玄微微颔首。
将军,副将刘牢之低声道,这些新兵底子太差,恐怕要训练半年才能上阵。
谢玄轻轻摇头:我们没有那么多时间。前日军报,苻坚已经基本统一北方,随时可能南下。
他走到校场前方,目光扫过每一张饱经风霜的面孔:我知道你们很累,很苦。但请记住,在江北,你们的父母妻儿可能正在胡虏的铁蹄下挣扎。每多训练一刻,将来就能多杀一个胡虏,多救一个同胞!
没有慷慨激昂的呐喊,只有低沉而坚定的陈述,却让在场的每一个士兵都握紧了手中的兵器。
深夜,李寻与杨敏潜入军营,仔细查看了士兵们的训练手册和营地布局。
训练方法太过保守,李寻翻看着手中的竹简,还是沿袭西晋的老一套,对付不了如今的胡骑。
杨敏则在营中漫步,手中的阴阳罗盘微微转动:营地选址尚可,但布局杂乱,地气不畅。长期驻扎,士兵容易生病。
二人相视点头,决定暗中相助。
第一件事,是改良锻体之法。
李寻结合这些年在北方观察到的胡人战法,以及自身对武道的理解,编写了一部《淬骨诀》。这部功法摒弃了中原武学中繁复的内息运转,专注于在最短时间内激发人体潜能。通过特殊的呼吸法和动作配合,能在三个月内让一个普通士兵拥有媲美胡人精锐的体魄。
此法刚猛霸道,有损寿数,李寻在书末写道,然乱世求生,但求速成。
他将书册匿名放在谢玄的案头。第二天清晨,谢玄发现这本突然出现的秘籍时,先是一惊,随即仔细研读起来。
妙啊!谢玄拍案叫绝,这淬骨诀看似粗陋,实则直指武道本质!
他立即召集教头,将《淬骨诀》推广全军。果然,不过月余时间,士兵们的身体素质就有了明显提升。
与此同时,杨敏也在暗中改造营地风水。
她发现军营西侧有一处地脉节点,若能引动其中的庚金之气,可助长军威。于是,她趁夜在节点处埋下一枚特制的铜符,又调整了几处营帐的位置,使整个营地的布局暗合北斗七星的阵势。
你在布破军阵李寻认出这个阵法。
杨敏点头:北府兵杀气太重,寻常的聚气阵法反而会适得其反。这破军阵能引动天地间的肃杀之气,最适合军人修炼。
果然,阵法布成后,士兵们在训练时都感觉精神抖擞,出招也更加凌厉。
第二个月,李寻又留下了一部《合击要术》。
这部兵书重点讲解了如何以小队为单位,应对不同的胡人战法。比如对付鲜卑骑兵时,可用长枪结阵;对付羌人步兵时,则以刀盾手在前...
谢玄得到这部兵书后,如获至宝。他亲自挑选了一批聪慧的士兵,组建了一个教导队,专门研习《合击要术》中的战法。
写这部兵书的人,必定在北方与各路胡军都交过手。谢玄对刘牢之说,你看这里对付氐人弓骑的方法,连我都闻所未闻。
刘牢之仔细阅读后,也惊叹不已:若能熟练掌握这些战法,我北府兵的战力至少能提升三成!
与此同时,杨敏也在继续优化营地的布局。她发现士兵们饮用的水源来自附近的一条小河,便在河的上游布下了一个净水阵法,又在营地四周种植了一些能够安神醒脑的草药。
这些改变看似细微,却在潜移默化中提升着北府兵的整体素质。
三个月后的一个清晨,谢玄在校场上检阅部队时,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眼前的士兵们个个目光锐利,身形矫健,行动间自有一股肃杀之气。最难得的是,他们虽然来自不同地域,但在演练战阵时却能默契配合,仿佛已经在一起训练了数年之久。
将军,刘牢之兴奋地禀报,按照那位神秘人留下的《淬骨诀》训练,士兵们的体力提升了五成不止。现在每天的训练时长可以增加一个时辰,而伤病的人数反而减少了。
谢玄微微颔首,目光扫过整齐的军阵,最后落在西北角的一座小山岗上。他隐约感觉到,这段时间北府兵的突飞猛进,与那位始终没有露面的神秘人有着莫大的关系。
传令下去,谢玄沉吟片刻,今晚加餐,每人赏酒一壶。
军营中顿时响起一阵压抑的欢呼声。这些来自北方的汉子,已经太久没有尝到过酒的滋味了。
是夜,李寻与杨敏站在那座小山岗上,远眺着军营中的点点篝火。
气运开始凝聚了。李寻的洞虚真瞳中,北府兵上空已经形成了一道淡青色的气运光柱。虽然还很微弱,但其中蕴含的锐气,却是他们在建康从未见过的。
杨敏的太极法眼则看到了更深层的东西:这些士兵的信念正在与地脉中的庚金之气融合,假以时日,或能练就一支无坚不摧的铁军。
就在二人说话间,军营中突然响起一阵苍凉的歌声。是一个并州老兵在唱故乡的民谣,歌声悲壮,引得其他士兵纷纷应和。
你们听,杨敏轻声道,这是北方的声音。
歌声在夜风中飘荡,诉说着离乡背井的痛楚,也表达着有朝一日打回老家的决心。在这歌声中,淡青色的气运光柱似乎又凝实了几分。
李寻沉默良久,忽然道:是时候离开了。
离开?杨敏有些意外,不继续帮助他们了吗?
该留下的都已经留下了,李寻望向江北的方向,过度的干预反而会让他们产生依赖。而且...
而且什么?
而且我感觉到,江北的魔气又开始活跃了。苻坚身边,恐怕也有魔道中人在暗中操纵。
杨敏神色一凛:你是说...
李寻点头:北府兵终将面临真正的考验。到那时,才是我们真正出手的时候。
第二天清晨,当谢玄照例巡视军营时,在帅帐中发现了一卷新的竹简。上面只写了四个字:养精蓄锐。
养精蓄锐...谢玄默念着这四个字,目光愈发深邃。
他走出帅帐,望着已经开始晨练的士兵们。朝阳映照在这些北方汉子坚毅的脸上,仿佛给他们镀上了一层金光。
传令下去,谢玄对身边的传令兵说,从今日起,训练量减三成,以修养为主。
将军?刘牢之不解。
谢玄没有解释,只是淡淡道:时候未到。
远去的山路上,李寻回头望了一眼北府兵大营,嘴角露出一丝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