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武四年正月,一场罕见的暴风雪席卷邺城。鹅毛般的雪片纷纷扬扬地落下,却掩不住这座城池日益浓郁的血腥气。李寻与杨敏站在城南最高的钟楼上,望着被银装素裹的街巷,心中却无半分赏雪的闲情。
这几日邺城的气氛很不对劲。杨敏轻声道,她的阴阳眼中,整座城池的气运正在发生着剧烈的变化。原本盘踞在皇宫上方的魔气与冉闵军营中的血色气运形成了某种危险的对峙,仿佛暴风雨前的宁静。
李寻沉默不语,他的乾坤眼穿透风雪,看见无数细小的怨念正在城中汇聚。这些怨念来自被欺压的汉人百姓,也来自那些在暴政下苦苦挣扎的胡人平民。整个邺城就像一座即将喷发的火山,只差一个引子。
这个引子,在正月十五的清晨终于到来。
杀!杀尽胡虏!
突如其来的喊杀声从城西响起,随即如同燎原之火般迅速蔓延全城。李寻与杨敏对视一眼,立即朝着声音传来的方向赶去。
眼前的景象令他们永生难忘。
但见冉闵手持长戟,立于皇宫前的广场上。他身后的汉人士兵个个双眼赤红,如同出笼的猛虎般扑向见到的每一个胡人。更可怕的是,无数汉人百姓也拿着菜刀、锄头,加入了这场疯狂的屠杀。
奉天王令!凡胡人,无论老幼,格杀勿论!传令兵在街道上纵马狂奔,声嘶力竭地呼喊着刚刚颁布的杀胡令。
鲜血染红了积雪,惨叫声此起彼伏。一个胡人老妇抱着孙儿跪地求饶,却被乱刀砍死;几个胡人孩童躲在水缸里,被发现后活活溺毙;更有甚者,一些汉人趁机发泄私愤,将平日有怨的邻居指认为胡人,不由分说便是一顿砍杀。
李寻站在街角,眼睁睁看着这场人间惨剧上演。他的乾坤眼中,整座邺城已经被血红色的煞气完全笼罩。这些煞气如同有生命般,疯狂地吞噬着城中的生机。
这...这简直是人间地狱。杨敏脸色苍白,素手微微颤抖。即便是见过无数场面的她,也被眼前的惨状震惊了。
李寻强忍着心中的翻腾,将目光投向广场中央的冉闵。在乾坤眼的视野中,冉闵周身的气运已经彻底化作血红色,如同熊熊燃烧的烈焰。但令人惊讶的是,在这片血色的核心,那道纯白的光芒依然存在,甚至比以往更加明亮。
冉闵并未被魔气操控。李寻沉声道,他的意志依然清醒,这一切都是他自己的选择。
就在这时,一阵凄厉的哭喊声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只见一个汉人老者抱着一个胡人孩童的尸体痛哭流涕:这是老夫的孙儿啊!他娘是汉人,他从小在邺城长大,连一句胡话都不会说...
然而周围的暴民已经杀红了眼,根本不分青红皂白,转眼间那老者也倒在了血泊中。
够了!杨敏忍不住要出手阻止,却被李寻拉住。
你看。李寻指向天空。
在乾坤眼的视野中,那些被屠杀的胡人死后产生的怨念,与长期以来汉人积累的怨恨相互碰撞,产生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能量。这股能量既不是纯粹的魔气,也不是正常的气运,而是一种充满毁灭欲望的血煞之气。
更令人心惊的是,这股血煞之气正在被冉闵身上的气运吸收。每吸收一分,他身上的血色就浓郁一分,那道纯白的光芒也就黯淡一分。
我明白了。李寻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杀胡令本身就是一个引子,它引爆了北地所有被压抑的负面情绪。冉闵是在用这种方式,强行汇聚力量对抗后赵的魔军。
夜幕降临时,邺城的屠杀还在继续。火光映红了半边天,哭喊声、求饶声、狂笑声交织在一起,谱写出一曲乱世悲歌。
李寻与杨敏走在尸横遍野的街道上,心情无比沉重。他们看见一个汉人妇女正在偷偷埋葬她的胡人丈夫,眼泪混合着血水浸湿了泥土;也看见几个幸存的胡人躲在下水道里,眼中充满了刻骨的仇恨。
这场屠杀,将会种下更深的仇恨。杨敏轻叹道。
深夜,他们再次来到冉闵的军营。此时的冉闵正在擦拭他的长戟,戟刃上的血迹怎么擦也擦不干净。他的眼神依然锐利,但深处却多了一丝难以察觉的疲惫。
天王,今日共斩杀胡人三万七千有余。一个将领前来禀报,语气中带着兴奋。
冉闵点了点头,挥手让将领退下。待帐中只剩下他一人时,他缓缓从怀中取出那枚汉家玉佩,久久凝视。
李寻清楚地看见,当冉闵看着玉佩时,他周身血色的气运会出现一丝波动,那道纯白的光芒也会暂时明亮几分。
他在挣扎。杨敏低声道,他的内心并不像表面那么坚定。
“毕竟他是胡人养大的!”李寻沉吟道。
就在这时,冉闵突然抬头,目光如电般射向二人藏身之处:既然来了,何不现身一见?
李寻与杨敏相视一眼,知道已被发现,便从暗处走出。
修行者?冉闵打量着二人,眼中闪过一丝讶异,你们来此何事?
只为求一个答案。李寻直视着冉闵的双眼,天王可知,今日之举,将会导致何等后果?
冉闵冷笑一声:后果?自永嘉之乱以来,我汉家儿女承受的后果还不够多么?胡虏视我等为两脚羊,任意屠戮。今日之举,不过是以牙还牙!
可是那些老弱妇孺...杨敏忍不住开口。
妇孺?冉闵猛地站起,眼中迸发出骇人的光芒,当年我亲眼目睹胡人将汉人婴孩挑在枪尖上取乐!我的父母、兄妹,都死在胡人刀下!这血海深仇,不共戴天!
他的声音在营帐中回荡,周身血色的气运随之翻涌。李寻能感受到,那气运中蕴含着太多太多的痛苦与愤怒。
但是仇恨只会滋生更多的仇恨。李寻平静地说道,天王可曾想过,今日种下的因,来日会结出怎样的果?
冉闵沉默片刻,缓缓坐回座位:本王自然知道。但乱世之中,不是杀人,就是被杀。若要终结这个乱世,就必须有人来做这个恶人。
他抬起头,目光仿佛穿透营帐,望向遥远的北方:你们修行者讲究天道循环,本王却只知道,有些罪孽,总得有人来背负。
离开军营时,天色已近黎明。邺城中的杀戮声渐渐平息,但空气中弥漫的血腥味却越发浓郁。
李寻站在城头,望着这座饱经沧桑的古城。在他的乾坤眼中,整座城池都被血红色的煞气笼罩,这些煞气如同活物般蠕动着,仿佛在孕育着什么可怕的存在。
冉闵说得对,有些罪孽,总得有人来背负。李寻轻声道,只是不知道,背负这些罪孽的他,最终会走向何方。
杨敏握住他的手,轻声道:乱世如洪流,每个人都在其中挣扎。我们能做的,就是尽量守住本心。
东方,第一缕阳光刺破云层,照在这片血染的大地上。新的一天开始了,但邺城的噩梦,还远未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