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救眉庄,护甄嬛,本宫这次要屠龙 > 第306章 番外4:心河(孟静娴)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06章 番外4:心河(孟静娴)

新帝登基第三年,街头的玉兰开得正好。

孟静娴从沛国公府的马车下来时,正听见西市传来阵阵喝彩。

今日是三月三上巳节,皇家别苑对外开放曲江宴,更令人惊奇的是,竟设了女子击鞠场。

“小姐快看!”

侍女惊喜地指着不远处,“那位红衣姑娘进球了!”

孟静娴顺着望去,但见马球场上,几个梳着高髻的姑娘正纵马飞驰,骑装在春日阳光下猎猎生风。

她微微恍神。

想起三年前先帝在时,何曾想过女子能这般纵马驰骋?

“小姐也懂击鞠?”

身后传来清朗声线。

孟静娴转身,撞进一双含笑的眼眸里。

那人立在玉兰树下,青衫被春风拂动。

手中卷着一册《水经注》,指节分明的手上沾着些许墨痕。

他腰间既佩着翰林院的玉牌,又别着一枚小小的青铜罗盘。

“略知一二。”

她颔首,“大人似是从翰林院而来?”

“为校勘《河防通议》,三日未出翰林院。”

他笑时眼尾有细纹,像经年累月伏案留下的印记,“听闻今日女子击鞠赛事,特来见识这盛况。”

正说着,场中忽起惊呼。但见一枚彩球凌空飞来,力道惊人,直冲孟静娴面门。

电光石火间,青衫倏动。

他竟用手中书卷精准地格开彩球,另一只手已护在她身前。

书页哗啦作响,几行朱批在风中翻飞:

“水势湍急处,当筑双堤。”

孟静娴的目光定在那一行字上。

去岁黄河决堤,她曾在父亲书房见过相同建言。

“姑娘受惊了。”他收回手。

她却问:

“双堤之策,是大人所倡?”

他微怔,眼底掠过惊异:

“姑娘如何得知?”

“去年颍州水患,若按旧制单堤防洪,至少要多淹三县。”

她从袖中取出一卷手札,页脚处正贴着相同的治水方略,“我托人搜集了所有上书,唯独这份最得精要。”

他凝视她片刻,忽然郑重一揖:

“翰林院修撰,沈砚。”

“沛国公府,孟静娴。”

场中又传来进球的欢呼,却仿佛隔得很远。

他看着她手札上密密麻麻的批注,忽然指向西面:

“三日后,京郊新修的水闸落成,姑娘可愿同往观礼?”

孟静娴望向马球场,那些纵马的女子正相拥庆贺。

她将手札轻轻放回袖中,唇边绽开清浅笑意:

“好。”

.

三日后,京郊新修的水闸旁。

孟静娴到时,沈砚已立在堤岸上。

他今日未着官服,一袭天青色常服衬得人愈发清瘦,正俯身与老河工查看水尺。

“孟姑娘。”

他抬头望见她,眼中笑意如春水破冰,“来看看这新闸的巧思。”

他引她至闸前,详细解说每处设计。

不同于寻常读书人空谈经义,说到精妙处,竟挽起衣袖亲自演示起闸门机关。

“大人不似翰林学士,”

孟静娴望着他沾满机油的手,“倒像工部的匠师。”

沈砚拭汗笑道:

“治水不能纸上谈兵。去岁在颍州三月,与工匠同吃同住,方知《河防通议》缺了多少实务。”

他忽然指着对岸:

“姑娘可见那片柳林?若是改道至此,来年汛期可保万无一失。”

“那要迁走三个村落。”

“所以下官另拟了分水堰的章程。”他从袖中取出一卷图纸,“只是户部总说银钱不够……”

“我看看。”

孟静娴接过图纸,指尖在算学符号上轻点,“若改用青石代替花岗岩,可省三成开支。沛国公府在城南有石料行,可按成本价供给。”

沈砚怔住,眼中渐渐漾起惊喜的光。

此后数月,他们踏遍京郊每处河道。

他教她看水纹辨流速,有时在田埂上对坐用饭,粗陶碗里的清茶也甘之如饴。

某日勘测归来突遇暴雨,二人躲进山间小庙。

庙檐下雨水如注,他解下外衫为她挡风。

雨停时,虹桥横空。

他扶她上马,二人并辔行过泥泞官道。

暮色中炊烟袅袅,像极了他图纸上那些安乐的村落。

次年春,特许女子应试。

孟静娴走进考场时,见试题正是《论双堤防洪疏》。

她展卷一笑,墨痕落处,皆是这些月与他走过的大好河山。

放榜那日,她名列前茅。

沈砚在琼林宴上敬她一杯:

“孟姑娘,接下来想去治理哪条河?”

她望向他眼底万千星辰:“不如就从你心里那条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