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儿,【百鸟】暂且由寡人代管一时尚可,但终究无法长久兼顾。
寡人今日寻你商议,心中可有合适人选能够接掌【百鸟机构】?
张宁闻言略感疑惑:“王上既执掌【百鸟】,为何还需妾身举荐?朝中能臣众多,择一贤才接管此事岂不顺理成章?”
刘凤摇头轻叹:“朝堂虽不乏栋梁,然精于情报者寥寥。郭嘉、贾诩虽能,却已分掌【隐秘卫】与【黑衣卫】。更紧要的是,【百鸟】前身乃黄巾旧部,此事绝不可外泄。若非至亲心腹,寡人断不敢托付。正因如此,才需与你共议。”
张宁眉头微蹙:“妾身实无良选。【百鸟】高层虽可治州郡,却无统御全局之才。昔日黄巾情报由妾身与父 ** 理,总不能请他重出执掌吧?如今天下无人知晓【大贤良师】尚在,何况父亲正与华神医、张神医钻研医术,醉心丹道。纵使王上相邀,他亦未必愿理俗务。”
刘凤捧着茶杯轻叹一声,心里暗自思量:“让岳父重新接手【百鸟机构】是绝对行不通的。
首先岳父如今沉迷炼丹,早已不问世事。其次他身为【大贤良师】,若被揭穿是大汉头号反贼的身份,对燕国的声望将造成毁灭性打击。
可眼下又实在找不到合适的 ** !”
他不禁想起前世的名言:二十一世纪最珍贵的是什么?人才!这话放在汉末乱世同样适用。
如今我坐拥滔天财富,显赫地位,麾下数十万雄师,占据帝国五分之一的疆土。唯独缺乏可用之才——这可不是花钱就能买到的!
本以为张宁能举荐人选接管【百鸟】,没想到她也束手无策。难道要一直亲自管理?短期尚可,长此以往实在分身乏术。
见刘凤愁眉不展,张宁也焦急万分。忽然她眼睛一亮,迟疑道:王上,妾身倒是想到个人选......或许能胜任此职?
刘凤立即抬头追问:
无论是否合适,你先说说看。只要不是能力太差,就让他接任【百鸟】首领之职。
张宁没有立即回答,而是轻啜一口茶,平静地说:张牛角,前黑山军首领。
刘凤闻言紧锁眉头:张牛角真的适合担任【百鸟】首领吗?他虽是良将,但能管理好情报机构吗?论带兵打仗他是一把好手,可要说到掌管【百鸟】,我实在有些担忧。
张牛角在忠诚度上毋庸置疑,作为燕国宿将,与黄巾军渊源颇深,曾统领数十万黑山军。若让他接掌【百鸟】,刘凤完全信任其忠心,但对其能力仍存疑虑。
在刘凤看来,张牛角是带兵打仗的将才,让他管理专业性强的情报机构,总觉得不太稳妥。这种职位需要智谋与权术,张牛角真能胜任吗?
张宁捧着茶杯,眼中闪过一丝狡黠:王上若真这么想就错了。前黑山军首领张牛角,可不只会带兵打仗!
王上说他不擅情报工作、不懂权谋,这才可笑呢!当年张牛角能从黄巾小卒升至渠帅,最终成为黑山军首领,其能力有目共睹。
无论从能力、资历还是昔日的黄巾身份,他都完全有资格接掌【百鸟】。
张宁又抿了口茶,继续道:不过按燕国制度,张牛角若接任【百鸟】首领,就必须卸去军中职务,不得与将领们直接往来。
大王,此事还需您定夺。是让张牛角继续统领三军,还是调任他执掌【百鸟】密探组织?
此时张宁轻抿茶盏,柔声道:臣妾只是举荐合适人选,最终圣裁自然要由大王决断。
刘凤闻言陷入沉思,暗忖道:爱妃所言确有道理。眼下张牛角确是接掌【百鸟】的最佳人选。虽说他身为军中大将,未必通晓谍报之事......
然而张牛角毕竟位列高级将领,岂能不顾其心志?若贸然令其卸甲转入暗处......大丈夫谁不愿光明磊落?更遑论张牛角这般渴望沙场建功的猛将。
思及此,刘凤展颜道:爱妃举荐甚妥。不过还需征询张牛角意愿。若他愿接掌【百鸟】,自是皆大欢喜;若不愿,寡人亦不强求。
张宁放下茶盏,眼波流转:这便是大王的差事了。臣妾不过举荐而已。说罢翩然离去,寻姐妹们逗弄小王子与小公主去了。
谁说君王之位轻省?盛名之君,实乃劳心费神。
(保留故事线及核心表述,仅精简冗余表达)
** 之名,盛则劳心,昏则逸乐!
然昏君亦有命数——
逢盛世,青史一笔骂名;遇乱世,满门血染刑场。
刘凤绝非庸主。燕国十七郡,疆占汉室五分之一,案牍已如山积。若真登九五……
他忽懂了族兄(汉灵帝)纵酒之念——这龙椅,原是把蚀骨刀!
昏君者,半是奢欲之徒,半是乱世弃子罢……
思及此,刘凤掸衣转赴偏殿。儿女嬉闹声,或解千钧重担?
————————
永汉元年五月廿一·燕王宫
“臣张牛角,叩见王上!”
校场练兵的张牛角疾驰入宫,袍甲未整便伏于永宁殿。
刘凤虚抬手腕:“且起。今日召卿——”
“王上有何谕令?”张牛角按剑昂首,眉间悬着未落的汗珠。
(
近期燕国朝堂上下官员皆处于高度运转状态,除紧急要务需面呈燕王外,平日众臣皆专注于各自职守。
张牛角将军近日既要督导新军整训,又需赴军事学院进修,公务缠身不得片刻闲暇。
刘凤含笑言道:孤深知将军既掌新军操演,又兼修军事课程。
张卿久未归蓟城,想必未曾得见我燕国疆域内日新月异之景。
本当让将军安心履职,然现有几桩要务需与卿当面商议。
张牛角肃然拱手:微臣惶恐!王上若有差遣,但请明示!
这位燕国宿将暗自踌躇。作为与太史慈、黄忠同辈的老将,却因近年执行潜伏任务而疏于朝堂往来。不仅与诸大臣鲜有交集,对当下政局亦觉生疏。虽新立大功,然初入庙堂,行事仍需慎之又慎。
刘凤见其忐忑,温言抚慰:张卿不必多虑。今宣卿至永宁殿,实为商议要事。
燕国三大情报系统中,原由宁夫人执掌【百鸟】。
现宁夫人专注筹建【鸾卫营】,已无暇兼顾情报事务。近期【百鸟】暂由孤代管,然国务繁忙力有不逮。
宁夫人举荐卿接任【百鸟统领】之职。今日特召将军入宫,便是询问卿之意向。
1271年
张将军可选择继续统领军队,或执掌【百鸟组织】。
事关【百鸟统领】人选,本王尊重你的意愿。你为燕国建立诸多功勋,绝不会 ** 于你。
若张将军愿接管【百鸟组织】,本王当欣喜万分。
倘若张角不愿接手此职,本王也绝不强求。
张牛角作为前黄巾军核心将领,早知张宁真实身份,因此直言不讳道出实情。
听闻君主提议,张牛角顿时思绪翻涌!
要其执掌庞大的【百鸟情报组织】,负责整个机构的运作。
实言相告,张牛角不愿放弃军旅生涯,转入暗处处理机密事务。
身为热血男儿,他渴望驰骋疆场,建功立业,追求名将之路。
他不愿陷入权谋算计、尔虞我诈的阴暗生活。
潜伏期间,他发现黑山军多为贫苦百姓。
那些将士真诚相待,自己却利用他们的信任,暗中传递情报。
善良的张牛角深感愧疚,一直希望促成燕国与黑山军的和睦关系,为对方谋求出路。
终于,他说服数十万黑山军归顺燕国,使其家眷安居乐业。
随着招安成功,他的潜伏任务终结,得以重返军旅,期待未来征战沙场。
张牛角沉默许久,最终坚定道:启禀大王,【百鸟组织】责任重大,臣恐难胜任统领之职。
刘凤善于察言观色,早已看透其心思。
张牛角并未直接推辞担任【百鸟首领】一职,这意味着事情尚有转圜余地。
虽然刘凤心中并不愿勉强张牛角,但对方既未当即拒绝,便说明仍有商谈空间。
坦白说,短时间内刘凤确实找不到比张牛角更合适接管【百鸟】的人选。
刘凤端坐御座,语气温和地劝说道:“张将军,不必过于谦逊。从你昔日的卧底表现来看,你在这方面极具天分。
情报工作的核心在于天赋,其次才是经验。
以张将军的天资,加上过往积累的阅历,接手【百鸟首领】一职绝非难事!
况且,【百鸟】本就是在前黄巾军情报体系基础上改组而成。
张将军曾担任黄巾军渠帅,在军中根基深厚,人脉广泛。
后来统领黑山军时,你也亲自掌管过部分情报事务。
如今不过是让你全面接手【百鸟】的工作,以张将军的能力,定能游刃有余。
此外,【隐秘卫首领】郭嘉与【黑衣卫首领】贾诩也会从旁协助。三大情报机构若能协同合作,必能妥善处理【百鸟】各项事务。”
见刘凤态度坚决,张牛角一时不知如何推拒,只得低头沉默。
刘凤见状,并未继续施压,反而宽和地说道:“张将军不必急于答复,可先回去深思熟虑,想清楚后再告知寡人。”
“诺。”张牛角低声应允。此刻他心绪纷乱,的确需要时间权衡。
刘凤含笑安抚:“无论张将军作何决定,寡人都会尊重你的选择。”
【版本一】
张将军若愿接掌【百鸟首领】之位,便需逐步接手事务,同时兼任军师之职,与贾诩、郭嘉等人共议军机。
若无意此职,可维持现职不变,既参与新军整训,亦继续在军事学院进修。
抉择攸关未来,请张将军慎重斟酌。
张牛角敛袖肃立:诺!臣告退。
踏出永宁殿时,他步履沉重。宫墙间的穿堂风卷起战袍下摆,却吹不散眉间郁结。这个选择将如分岔的箭矢,注定指向截然不同的命途。
御座上的刘凤摩挲着鎏金扶手,眼底浮起玩味的涟漪:真是道有趣的考题啊...指尖轻叩案几,低语消散在殿柱的阴影里,毕竟圣贤早有明训:解天子之忧,方为臣子本分。
******
【三日後·蓟城军营】
令旗在演武场翻飞,张牛角却盯着沙盘出神。竹签在掌心折成两截,碎屑簌簌落入邯郸城模型的沟壑。
将军?该调 ** 手布防了。副将第五次提醒。
他恍然惊觉, ** 撞翻了代郡的界碑木牌。黑山旧部们挤眉弄眼——他们熟悉这位首领沙场喋血的英姿,却从未见过他被文书竹简困住的窘态。
窗棂的光斑西斜时,他仍在案前反复推演:若选那条路,是否还能闻到校场上新卒操练扬起的黄土气息?若择这道途,又能否适应帷幄中烛油与墨砚交织的硝烟?
同僚们都察觉张牛角近来精神恍惚,只当他是军务繁重所致,便没多加留意。
倒是臧洪见他状态不佳,这日操练结束后特意拦住了他:张将军留步,可否借一步说话?
张牛角转身时眼中还带着几分茫然:臧将军有何军务要商议?
臧洪笑着拍了拍他肩膀:莫非没事就不能寻你叙旧?走,去我帐中饮几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