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学神霸业:科技魔途 > 第357章 技术解析:新知识的冰山一角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57章 技术解析:新知识的冰山一角

主机全速运转,量子阵列发出低频嗡鸣。数据流如瀑布般倾泻而下,填满每一寸存储空间。林小满的终端突然弹出新窗口,一段从未见过的符号自动展开,形成动态结构。画面中,一座悬浮在太空的城市缓缓显现,建筑风格陌生,却带着某种熟悉的韵律。城市中心,有一座塔形装置,外形竟与陈默设计的魔法发动机惊人相似。

陈默盯着屏幕,没有说话。他拔出钢笔,再次插入主控台接口。星轨的能量顺着笔身流入系统,运算速度瞬间提升一个层级。主机负载警报亮起红灯,冷却风扇转速提到极限,外壳开始发烫。

“再这样下去,主板会烧。”李维伸手摸了摸机箱侧面,收回手时指尖带起一丝焦味。

“撑住。”陈默声音很轻,但不容置疑,“现在停下,前面的数据都会崩溃。”

林小满摘下耳机,把传感器贴片重新固定在太阳穴位置。她闭上眼,指尖轻轻按住手腕脉搏点。几秒后,一股微弱的暖流从她体内渗出,顺着连接线注入主机。量子态波动趋于平稳,解析进度条继续推进。

屏幕上,符号结构被逐层拆解。第一层是能源模块,标注为“新型魔法引擎”。投影图显示其核心由十二面体晶格构成,内部嵌套着不断旋转的符文环。能量流动路径呈螺旋上升状,与地球现有任何动力系统都不相同。

“这不是单纯的能量转化。”林小满睁开眼,“它在吸收环境中的背景辐射,包括宇宙射线、地磁波动,甚至是人类情绪产生的微弱电场。”

“也就是说。”李维快速敲击键盘,调出能效模拟模型,“只要存在能量梯度,它就能持续运行?”

“理论上可以永久运转。”陈默看着星轨传来的分析结果,“但它需要一个启动源——必须是由具备高维认知能力的生命体注入初始指令。”

“所以他们不是随便发信号。”林小满低声说,“他们在找能理解这套系统的人。”

李维冷笑一声:“那我们算不算被选中了?”

没人回答。主屏幕跳转到第二组信息:星际能量护盾。结构图显示一层半透明薄膜环绕星球轨道,表面布满蜂窝状节点。每个节点都对应一个独立的共振频率,能够偏转高速粒子流和电磁冲击。

“这东西如果建在地球外层空间。”李维放大局部细节,“不仅能防陨石,还能挡住核爆级别的能量释放。”

“不只是防御。”陈默指出关键,“你看这些节点之间的连接方式——它们在传递信息。整个护盾同时也是一个通讯网络。”

林小满迅速调出对比数据:“我们的量子通信卫星传输延迟是0.27秒,这个系统的理论延迟低于0.001秒。它跨越的是维度间隙,不是距离。”

第三类技术标签浮现:跨维度通讯谐振频率表。表格列出数百组数字序列,每组都标注了对应的接收端坐标范围。其中一行被高亮标记,起点是地球轨道,终点指向半人马座a星系某颗行星。

“这不是单向广播。”李维手指停在那行数据上,“这是双向通道。对方不仅发来了信息,还留了回拨号码。”

陈默沉默片刻,下令:“保存这三类核心技术资料,建立独立档案库。”

林小满立即操作,将数据分流至三个加密分区。刚完成归档,主屏幕突然闪烁,提示发现深层加密区。星轨尝试读取时触发警告协议,界面弹出红色字符:“访问受限。解码需满足认知同步条件。”

“什么意思?”李维皱眉。

“意思是。”陈默盯着那行字,“我们现在的技术水平还不够格看剩下的内容。”

“他们设了门槛。”林小满推了推眼镜,“只有当我们真正掌握前三种技术之后,才能解锁后续知识。”

李维猛地站起身:“所以这根本不是什么邀请函,是考试?考过了才能进下一关?”

“更像是筛选机制。”陈默说,“防止技术被滥用。如果一个文明还没准备好,看到太多只会带来毁灭。”

主机继续扫描剩余信号流。新的片段陆续浮现,但都无法完整解析。有的图像刚展开就扭曲消失,有的公式刚显示一半就被乱码覆盖。星轨反馈称,这些信息采用了动态熵变加密,密钥每0.1秒重置一次,且生成逻辑基于未来行为预测模型。

“传统破解没用。”李维摇头,“就算用全国超算联网,也破不开这种算法。”

陈默靠在控制台边缘,呼吸略显沉重。星轨正在全力运算,他的生物电能在快速消耗。他摸出一片葡萄糖含进嘴里,等能量稍微恢复,开口道:“既然正向破解不行,那就反过来想。”

“怎么说?”林小满抬头。

“他们预测我们会怎么破解。”陈默说,“那就说明他们的系统依赖对我们行为的预判。如果我们故意走错路呢?”

李维眼睛一亮:“你是说,制造假的解析进程,引他们暴露漏洞?”

“对。”陈默点头,“用错误路径干扰他们的预测模型,让系统出现短暂迟滞。只要抓到那一瞬间的反应差异,就能找到突破口。”

林小满立刻行动。她新建一个虚拟解析环境,输入一组明显错误的参数组合,然后注入微量魔法能量作为诱饵。李维同步编写伪装程序,模拟高强度暴力破解的流量特征。

两分钟后,监控图表出现异常。加密层在接收到虚假攻击信号后,响应时间出现了0.03秒的延迟。虽然极短,但确实存在。

“有反应!”李维紧盯波形图,“他们在调整防御策略!”

“不是防御。”陈默看着数据变化,“是确认身份。这个延迟,是因为系统在比对我们是否符合‘预期破解者’的认知模型。”

林小满恍然:“所以真正的钥匙不是算力,而是我们的思维方式。我们必须走到他们预设的技术节点上,才能被识别为‘合格接收者’。”

“那就只能先造出来。”李维咬牙,“新型引擎、能量护盾、通讯系统——我们得一项项做实验,直到达到他们的标准。”

陈默没有回应。他盯着屏幕上仍未解开的加密区,手指无意识摩挲着钢笔表面。星轨传来最新结论:目前可获取的知识仅占总信息量的2.8%。其余部分深锁于多层量子密钥之后,无法强行突破。

实验室陷入短暂安静。主机仍在运行,风扇声持续不断。墙角的冷却管滴下一串水珠,砸在金属托盘里发出清脆声响。

林小满低头记录最后一行数据。她的笔尖顿了一下,在纸上划出一道长线。

“我们之前以为是我们在探索未知。”她说,“但现在看来,更像是他们在引导我们走向某个既定方向。”

“那又怎样?”李维合上笔记本,“反正路已经摆在眼前。要么原地踏步,要么往前走。”

陈默抬起手,关闭了主屏幕的实时监控画面。取而代之的是一张三维星图,半人马座a星系的光点静静闪烁。

“从今天起。”他说,“所有资源集中投入三项技术验证。新型魔法引擎优先级最高。”

林小满点头:“我来重构符文阵列,适配新结构。”

李维打开工程日志:“我联系国科大的测试平台,争取下周拿到真空舱使用权。”

陈默将钢笔从接口拔出。笔尖仍有些发烫,他轻轻吹了口气,放入胸前口袋。

“记住。”他说,“我们不是在复制他们的技术。”

他转身面对两人,目光沉稳。

“我们是在证明,人类也能走到这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