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兰的深夜,秀场后台的补光灯亮得晃眼,墙上时钟的指针已经指向凌晨两点。周绣娘的指尖悬在半空,突然停住——她揉了揉发酸的手腕,指节因为长时间握针,已经泛出红痕,连带着肩膀也僵硬得抬不起来。
“绣娘,您歇会儿吧!”小李眼尖,立刻递过一个暖水袋,“我帮您按按肩膀,这都绣三个小时了,再熬下去身体该扛不住了。”
周绣娘摆摆手,把暖水袋垫在手腕下,又拿起针线:“没事,再绣完这段忍冬纹就歇——第十二套样衣的袖口就差这最后一圈了,天亮就要彩排,不能耽误。”
苏晚蹲在一旁,看着周绣娘指尖的银色丝线在灯光下翻飞,心里又暖又疼。她伸手轻轻按住周绣娘的手:“您听我的,先歇十分钟,我刚才看小张那边整理完了纹样素材,让他帮您把线描稿再核对一遍,咱们不差这十分钟。”
正说着,小张突然打了个大大的哈欠,手里的鼠标差点滑掉。他慌忙扶住电脑,揉了揉通红的眼睛,屏幕上还停着第十套样衣的纹样标注图:“苏总监,我没事……就是有点困,我再喝杯咖啡就好。”
桌上的咖啡杯已经堆了四个,都是空的,旁边还放着半盒没吃完的饼干——这是陆时砚 earlier 出去买的,怕大家饿肚子。苏晚看着眼前的团队,每个人眼底都挂着浓重的黑眼圈,却没人说要放弃,心里一阵发热:“都别硬撑了,咱们轮流歇,小张你先去休息室躺二十分钟,我替你盯素材;周绣娘您跟小李一组,绣半小时歇十分钟;我和陆时砚负责检查已经绣好的样衣,这样效率更高。”
“不用!”几人异口同声地拒绝,小张更是直接坐直了身子:“苏总监,我真不困!刚才整理素材时,我还把每个纹样的来源都标好了,明天发布会要是有人问,咱们能立刻说出对应的敦煌壁画编号,这可是咱们的底气!”
小李也跟着点头,手里还在给银色丝线打结:“我也不用歇,穿线这种活不费劲儿,您就让我跟着忙吧,多个人多份力。”
周绣娘更是直接拿起针线,在第十二套样衣的袖口落下一针:“你看,这针脚刚找到感觉,一歇就断了节奏,咱们接着来,早绣完早踏实。”
苏晚还想再说什么,陆时砚轻轻拉了拉她的胳膊,递过一杯热牛奶:“别劝了,他们跟你一样,都想把‘涅盘’系列做到最好。咱们帮他们搭把手,比劝他们休息更有用。”
他说着,拿起一旁的紫外线手电筒,走到已经绣好暗纹的压轴款飘带前:“我来检查暗纹的清晰度,你帮周绣娘扶着样衣,咱们分工。”
苏晚接过牛奶,喝了一口,暖意顺着喉咙滑下去,心里的焦躁也平复了不少。她走到周绣娘身边,轻轻扶住第十二套样衣的袖口,帮着固定住面料:“您慢点儿绣,不用急,咱们肯定能赶在彩排前弄完。”
后台又恢复了之前的忙碌,只有缝纫机偶尔的“哒哒”声和针线穿过面料的“沙沙”声。小张盯着电脑,手指在键盘上敲得飞快,把每个样衣的纹样细节、工艺手法都整理成表格,方便明天发布会后对外讲解;小李蹲在地上,把绣好的样衣按出场顺序叠好,还在每件衣服的衣架上贴了小标签,注明“注意暗纹”“紫外线灯照射展示”;陆时砚拿着手电筒,逐件检查暗纹,遇到不够清晰的地方,就用铅笔轻轻标注,提醒周绣娘稍后补针。
凌晨三点半,秦峰突然推开后台的门,手里拎着一个保温箱,脸上带着兴奋:“苏总监,陆总,给你们带好东西了!刚从警局那边过来,顺便听了眼林薇薇的最新消息——她那批赶制的样衣,有三件在试穿时崩了线,外媒都在拍,说‘连基本的做工都不过关,还敢自称原创’!”
他把保温箱放在桌上,打开一看,里面是热乎的小笼包和粥:“知道你们没吃晚饭,特意让酒店厨房做的,快趁热吃。”
“太好了!”小李第一个凑过来,拿起一个小笼包塞进嘴里,含糊地说,“早就听说林薇薇用的是最便宜的涤纶金线,现在看来,不仅材料差,做工更差,跟咱们的老金线根本没法比!”
苏晚拿起一个小笼包,递给周绣娘:“您先吃点,垫垫肚子,刚才秦峰说的事,也算是个好消息,说明咱们的坚持没白费。”
周绣娘咬了一口小笼包,眼睛亮了:“这才叫解气!让她抄,抄了样子抄不了工艺,现在知道丢人了吧!”
正说着,苏晚的手机突然响了,是敦煌研究院的李老师发来的视频电话。屏幕里,李老师手里拿着一本厚厚的纹样集,背景是研究院的工作室:“小晚,我刚想起‘飞天伎乐图’里还有个细节,飘带暗纹的末端其实藏着‘吉祥结’,我把线描稿补好了,发你邮箱了,你们要是来得及,加上这个细节,更显完整。”
“吉祥结?”苏晚立刻打开邮箱,果然看到新发来的线描稿——飘带末端的回纹里,真的藏着一个小巧的吉祥结,线条精致,刚好能绣在青金石碎末的旁边,“太谢谢您了李老师!我们现在就加,肯定赶得及!”
挂了电话,苏晚把线描稿递给小张:“快,按第十二套样衣飘带的尺寸放大,标注好吉祥结的位置,咱们把这个也加上,让细节更丰满。”
“好嘞!”小张立刻精神起来,刚才的困意一扫而空,手指在键盘上飞快操作,“有了这个吉祥结,咱们的纹样就跟敦煌壁画的原版更贴近了,林薇薇就算想抄,也不知道这背后的门道!”
凌晨五点,天边开始泛白,第一缕晨光透过后台的窗户照进来,落在绣好的样衣上。周绣娘终于绣完了最后一个吉祥结,她放下针线,长长舒了一口气,伸手揉了揉肩膀:“终于绣完了!你们看看,行不行?”
苏晚立刻拿起紫外线手电筒,对着第十二套样衣的飘带照过去——淡蓝色的回纹蜿蜒伸展,末端的吉祥结清晰可见,和青金石碎末的蓝光交相辉映,像敦煌壁画里的飞天真的带着吉祥结降临。
“太完美了!”小张忍不住拍手,“这细节,就算是敦煌研究院的老师看了,也得夸咱们还原得好!”
陆时砚走到苏晚身边,看着眼前一排排绣好的样衣,眼底满是欣慰:“辛苦大家了,现在所有细节都弄完了,就差最后彩排了。”
“等等!”小李突然指着第十八套样衣的下摆,“这里的面料边缘好像有点脱线!刚才叠的时候没注意,现在一看,确实有根线头松了。”
苏晚凑过去一看,果然——第十八套样衣的下摆用的是真丝面料,边缘的锁边有点松,要是走秀时被勾到,很容易脱线。她皱了皱眉,抬头看向陆时砚:“这种真丝面料的锁边,咱们自己弄不了,得找专业的裁缝补,附近有没有开门早的面料店或者裁缝铺?”
陆时砚立刻拿出手机,拨通秦峰的电话:“秦峰,你现在去查一下米兰市中心,有没有凌晨六点开门的面料店,要能做真丝锁边的,我们有件样衣需要紧急修补,半小时内要地址。”
挂了电话,他对苏晚说:“别担心,秦峰去查了,实在不行,我联系陆氏在米兰的分公司,让他们找私人裁缝过来,肯定能赶在彩排前修好。”
苏晚点点头,伸手拂过第十八套样衣的面料——真丝的光泽在晨光下格外柔和,这是她特意从国内带来的面料,为的就是呈现敦煌飞天的飘逸感,绝不能因为这点小问题影响效果。
凌晨五点半,秦峰发来消息,说市中心有一家百年面料店,六点开门,老板是意大利有名的裁缝,能做真丝锁边,还附了地址。苏晚立刻起身,拿起样衣:“我和小张去,你们在这里整理剩下的样衣,顺便休息会儿,我们快去快回。”
“我跟你们一起去。”陆时砚拿起外套,顺手把紫外线手电筒塞进苏晚的包里,“外面天还没亮,我开车送你们,快一点。”
小张立刻关掉电脑,抓起背包:“走!咱们快去快回,争取七点前赶回来,不耽误彩排。”
三人快步走出后台,外面的街道还很安静,只有零星的早餐店亮起灯。陆时砚开车,苏晚坐在副驾,手里抱着样衣,心里满是期待——再过几个小时,他们通宵赶制的“涅盘”系列就要站上米兰时装周的舞台,所有的辛苦、坚持,都将在那一刻绽放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