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茶中往事,笔下姻缘 > 第239章 齐心解难题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裴砚抱着宣纸离开后,沈知意回到石桌前。手稿本摊开在风里,墨迹已干。她拿起笔,在空白页写下“第一张卡片放入木盒”七个字,然后合上本子。

小林坐在院外长凳上,平板屏幕亮着。他点了几下,二维码重新生成,绿色对勾出现在测试框里。他松了口气,把设备转向阳光下,检查反光情况。

陈阳背着工具包回来时,裤脚沾着泥点。他在石桌对面坐下,拿出记事本。纸上画着老石阶的轮廓,几条曲线从树冠位置延伸下来,标着数字。

“日照时间测完了。”他说,“早上七点一刻开始有光,八点十分照到茶桌位置,持续五十三分钟。”

沈知意点头。“够用。”

“机位我也试了。”陈阳翻到下一页,“从樟树顶拍,镜头能顺着枝叶滑下来,最后落在桌面。背景干净,不会穿帮。”

小林抬头。“我刚改完分镜,可以用这个角度做开场。”

“那就定下来。”沈知意说,“布场图更新,标注新路线和时间节点。”

小林手指在屏幕上划动。模拟画面中,虚拟摄像机从高处缓缓下降,穿过树叶间隙,最终停在一张原木茶桌上方。桌角摆着陶罐和白瓷杯,光影正好落在杯口边缘。

陈阳收起本子。“我去书坊找裴砚,把新图纸给他一份,顺便看宣传册印得怎么样。”

“等等。”沈知意起身进屋,取出密封罐。她打开盖子,捏出一小撮茶叶放进瓷杯,冲入热水。

茶汤清亮,一道银丝从叶底升起,在水中悬了十几秒才散开。

她把杯子递给陈阳。“喝一口再走。”

陈阳接过,低头喝了半杯。他没说话,但眉头松开了。

小林也走过来,端起第二杯。茶水入口,他的手指在平板边缘轻轻敲了一下,像是找回了节奏。

沈知意看着两人。“问题总会出,我们能做的就是接着做。”

小林放下杯子。“封面字体我已经传过去了,裴砚会一个字一个字核对。音频文件等二维码修好就上传。”

“好。”她说,“你负责视频发布节奏,陈阳管现场布置,我和裴砚对接印刷和物料交接。”

陈阳站起身。“我现在就去书坊。”

“路上小心。”沈知意说,“天快中午了,别赶太急。”

陈阳点点头,转身走出院子。阿斑从屋檐跳下,跟了几步又停下,蹲在桂花树根处舔爪子。

小林坐回长凳,开始整理拍摄清单。他删掉了原定河埠头的所有镜头编号,替换成新序列。每改一项,就在备注栏打钩。

沈知意走进茶铺,拉开柜台抽屉。里面放着十张空白卡片,是昨晚写好的初稿。她抽出第一张,对照修改后的文案逐行检查。

标点没错,用词准确。她在最后一行加上一行小字:“扫码可听作者朗读”。

门外传来脚步声。

裴砚走进来,手里拿着一叠纸。他袖口的墨痕还在,右手食指边缘有些发黑,像是写了很久。

“样本已经交过去。”他说,“师傅答应今晚通宵印,明早六点能出第一批。”

沈知意接过修改稿。“你都看了一遍?”

“每一个标点。”他说,“错了一个,整批都要废。”

“辛苦你了。”

裴砚摇头。“这不是一个人的事。”

他放下纸,看了眼墙上的钟。“陈阳刚来过,我把新布场图画在黑板上了。灯笼架移到石阶西侧,展台靠东,留出三米通道。”

“光线够吗?”

“够。上午十点前主光从左侧来,不会直射观众眼睛。”

沈知意点头。“那就按这个来。”

裴砚转身要走,又停下。“木盒我已经放进第一个信封了。标签贴好了,不会弄混。”

“好。”她说,“剩下的茶样按顺序封装,明天一早送过去。”

裴砚走了。院子里只剩小林敲击屏幕的声音。沈知意回到桂花树下,翻开手稿本。

新一页空白。

她提笔写下:“火候差一秒,银线即断。人若停一步,前功尽弃。”

写完,她合上本子,放在砚台旁边。

小林走过来,手里拿着打印出来的布场流程表。“我刚和印刷厂确认,他们会在每包宣传册里夹一张提示卡,说明音频怎么听。”

“很好。”

“陈阳发消息说,地基加固方案有了,用杉木桩打底,两小时就能完工。”

“让他随时报进度。”

小林站着没动。“刚才我重看八号样茶的记录,发现第三次调整时少加了0.2克野菊丝。那次银丝最稳。”

沈知意抬头。“记下来,下次试制补上。”

“嗯。”小林说,“我觉得……我们能成。”

沈知意没说话,只是轻轻点了下头。

她起身走进茶铺,从柜子里取出三个陶罐。打开盖子,分别倒入不同批次的茶叶。这是为明天布场准备的试饮茶样。

小林回到长凳继续工作。太阳移到头顶,影子缩成一团。阿斑挪到屋檐阴影里,趴下打盹。

沈知意坐在案前,开始写第三张卡片的内容。笔尖划过纸面,发出沙沙声。

写到一半,她停下。

窗外传来脚步声,很快到了门口。

陈阳站在那里,手里拿着一张湿了边角的图纸。他喘着气,额头上全是汗。

“上游来了急水。”他说,“老石阶下面冲出一条沟,宽三十公分,深十五厘米。”

沈知意站起来。

“杉木桩还能打。”陈阳说,“但我得重新测算承重范围。原来的布场点可能要往东移两米。”

沈知意走到桌前,铺开布场图。

陈阳把湿图纸压在上面。新画的线横穿原定展台位置。

“两米。”他说,“不能再多了。再远就接不上晨光了。”

沈知意盯着图纸。

小林也跑了进来,手里举着平板。“视频分镜得重调,移动两米的话,镜头轨迹全变了。”

沈知意拿起铅笔,在图上画了个新圆圈。

“展台移到这里。”她说,“东移两米,靠樟树根部。通道缩窄,但足够一人通行。”

陈阳凑近看。“这个位置地基没问题,昨天我测过。”

“光照呢?”她问。

“差十七分钟。”陈阳说,“八点二十七分有光,比原来晚一点。”

“够。”她说,“布场提前十分钟开始。”

小林立刻改模型。屏幕上,虚拟摄像机的路径向右偏移,终点落在新的茶桌坐标上。

“我马上通知印刷厂。”陈阳说,“让他们把物料送到新点位。”

“去吧。”沈知意说,“我和裴砚联系,调整交接时间。”

陈阳转身跑出去。小林低头继续调试参数。

沈知意拿起笔,在任务清单上划掉“勘地”一项,写下“展台东移两米,布场提前十分钟”。

她把纸折好,放进衣袋。

阿斑突然站起来,耳朵竖起。

远处传来车轮压过碎石的声音。

沈知意抬头看向院门。

一辆三轮车停在门口,裴砚坐在驾驶座上。他下车时,怀里抱着一摞刚印好的宣传册,边角还带着油墨味。

他走进院子,把册子放在石桌上。

“第一批。”他说,“每一张我都看过。”

沈知意翻开一本。

封面是刻本字体,清晰端正。她扫了二维码,手机响起她的录音:“布场微调,心意不变。”

声音平稳,没有中断。

她合上册子。

裴砚看着她。“下一步是什么?”

沈知意抬头。

“等陈阳带回新测量数据。”她说,“然后封装最后一版茶样。”

裴砚点头。

他把手里的册子递给她。“这是第一箱,编号001。木盒在里面。”

沈知意接过。

她的手指碰到信封边缘,感觉到里面的硬物。

外面传来脚步声。

陈阳出现在门口,手里拿着新图纸。

“地基可以撑住。”他说,“两米内安全区域已标出。”

沈知意站起来。

“现在。”她说,“开始封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