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新帝登基,改元景和,万象更新。皇城根下的积雪尚未完全消融,街头巷尾已处处透着新生的活力——新政推行的布告贴满了城墙,商旅往来的驼铃声清脆悦耳,孩童们在街巷间追逐嬉戏,欢声笑语不断。然而,新政推行,首重法度,律法的修订与普及,成了稳固国本的关键一环。

老大澹台玄,如今已是身着从四品绯色官袍的大理寺少卿,主管刑名律法的修订事宜。他的值房内,堆积如山的《大周律例》及其疏议几乎占满了半间屋子,泛黄的纸页上密密麻麻的墨字,字句艰深,卷帙浩繁。澹台玄坐在案前,眉头深锁,手中握着的毛笔悬在纸上许久,却迟迟未能落下。这些律法条文承袭前朝,虽经他与同僚删改修订,仍显佶屈聱牙,晦涩难懂。莫说寻常百姓难以理解,便是许多地方州县的官员,审案断狱时也常因对律条的理解偏差或查找不便而错判误判,民间因此产生的怨言时有耳闻。如何将这国之重器,化为百姓易懂、官吏易行的准则,成了横亘在年轻朝廷面前的一道难题。

这日,澹台玄正对着一案律书苦思冥想,试图找到一种更通俗的律法解读方式,忽闻偏殿传来一阵窸窣声与孩童清脆的笑声。他循声望去,只见年仅五岁的皇妹澹台星,正盘腿坐在厚厚的云锦地毯上,将他昨日因疲惫搁在茶几上的一册《户婚律》注释本撕下几页,灵巧地折成一只只小纸船。她的小胖手笨拙却专注,折好一只便放在地上,用小嘴轻轻一吹,看着纸船“漂”动,便发出咯咯的笑声,玩得不亦乐乎。乳母在一旁急得团团转,却又碍于小郡主的身份,欲阻又止,面露无奈。

若是往常,澹台玄必会皱着眉上前制止,告诫妹妹不可糟蹋书籍。但此刻,他看着妹妹手中那被赋予了新形态的僵硬律条——原本枯燥的文字变成了灵动的纸船,再看看她专注而快乐的小脸,一个前所未有的念头如同电光石火般,骤然划过他的脑海:律法,为何一定要是枯燥的文字?为何不能变得……像这纸船一样,生动而易于接受?或许,换一种形式,律法便能真正走进百姓心中。

三日后,京城最繁华的朱雀大街上,一家由皇室暗中支持、老五澹台铢具体操办的新式书铺“格物斋”悄然开业。铺子没有张灯结彩,也没有敲锣打鼓,只在门楣上挂了一块素雅的木匾,却迅速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过往的行人纷纷驻足,好奇地打量着这家与众不同的书铺。

书铺最显眼的位置,悬挂着一套装帧新颖、色彩鲜艳的卷册,共有六卷,分别对应《刑律》《户婚律》《吏律》《兵律》《工律》《礼律》。封面用厚重的彩色纸张制作,上面的大字赫然是——《画说周律》,字体圆润可爱,还点缀着一些童趣的图案。

好奇者忍不住走进书铺,翻开第一卷《刑律篇》,映入眼帘的不再是密密麻麻的墨字,而是一幅幅线条流畅、情节生动的连环画!开篇第一幅,画的便是几名身着“星辉营”标志性淡蓝色服饰、英姿飒爽的女兵,正手持齐眉棍,将一名脑满肠肥、官帽歪斜的官员打得抱头鼠窜,官员的脸上满是惊恐,地上还散落着几锭银子,画面极具动感与戏剧性。画旁配以简洁明了的文字:“无故殴击官吏,致其轻伤者,杖二十,徒一年。”

然而,在画面角落,另一行小字注释却画风一转:“然,若该官吏经查实为贪赃枉法、欺压良善之赃官,举报或擒拿者,赏钱五百贯,视情节另予嘉奖。”图文并茂,是非分明,将复杂的律条拆解成生动的场景,让人一目了然,过目难忘。

这套《画说周律》迅速风靡京城,其影响远超预期。市井百姓争相购买、传阅,一时间,朱雀大街上的“格物斋”门庭若市,排队购书的队伍从铺内一直延伸到街尾。茶楼酒肆里,说书先生们纷纷结合画本讲解律法故事,将“惩治贪官”“保护妇孺”等律条编成通俗易懂的段子,引得听众阵阵喝彩;连街头玩耍的孩童,都能指着画册上的图画,奶声奶气地说出几句“不可欺行霸市”“偷窃要打板子”的道理。

地方官员们也敏锐地察觉到了《画说周律》的价值。许多州县的官员审案时,若是遇到不识字的百姓,便会让人举着放大版的律画,一边指着图画,一边解释判决依据,大大提高了审案效率,也减少了因沟通不畅引发的争议。有位县令甚至上奏朝廷,请求批量印制《画说周律》下发至各乡各村,以便更好地普及律法知识。

老五澹台铢的商业嗅觉再次精准爆发。他见《画说周律》如此受欢迎,立刻推出了“律画盲盒”。每个盲盒内随机装有五张绘制精美的律法场景卡片,卡片材质精良,色彩鲜艳,正面是生动的律法场景,背面则是对应的律条解读。他还宣称,集齐诸如“惩治巨贪凌迟过程九连图”“星辉营智擒盗贼八步图”等稀有套卡,可在官府核实后,兑换一次轻微过失的“免罚机会”——当然,这种“免罚机会”设有严格的限制条件,仅适用于诸如“无意损坏公物”“轻微口角纠纷”等小事。

这一举措瞬间点燃了民间的收集热潮,男女老少都热衷于购买盲盒,收集卡片。人们在交换、收集卡片的过程中,不知不觉便记住了许多律法知识,无形中为律法普及做出了巨大贡献。“格物斋”的生意也因此更加火爆,老五赚得盆满钵满,笑得合不拢嘴。

更令人瞠目的是执法环节的革新。老二澹台战统领的“星辉营”女兵,如今除了驻守皇城,还承担起了巡逻市井、维护治安的职责。她们腰间除了制式的短刀和“惊神散”,竟也多了一本巴掌大小的袖珍版《画说周律?治安篇》,封面用耐磨的皮革制成,方便随身携带。

某日,东市热闹的街市上,一名纨绔子弟仗着家中有权有势,当街调戏一位卖花的民女。那民女吓得花筐都掉在了地上,鲜花散落一地,引得周围百姓纷纷侧目,却无人敢上前制止。正在巡逻的两名星辉营女兵见状,立刻快步上前。女兵队长不待苦主哭诉,直接从腰间掏出袖珍画册,翻到对应的页面——上面正画着纨绔子弟调戏民女、被女兵制服的场景,旁边配文“骚扰妇女,轻则拘押三日,重则杖责三十”。

女兵队长柳眉倒竖,大喝一声:“大胆狂徒!光天化日之下竟敢调戏民女,画上就这么画的!揍爹第三式,伺候!”身后的女兵立刻上前,动作干净利落,一人抓住纨绔子弟的胳膊,一人按住他的肩膀,将其制服捆翻。整个过程与画中所示竟有七八分相似,围观百姓先是一愣,随即爆发出阵阵喝彩声,纷纷称赞星辉营女兵执法严明。这种“按图执法”的方式,虽略显简单直接,却在律法推行初期极大地震慑了不法之徒,树立了新法的权威。

《画说周律》中最大胆的革新,隐藏在《户婚律》篇。这一篇的卷首插图,画的并非传统的庄重婚礼场景,而是幼年的澹台星在某个宗室婚礼上,穿着一身红彤彤的小袄,梳着双丫髻,因觉得新娘子的凤冠霞帔好看,便蹦蹦跳跳地冲上去抢喜糖的可爱场景。画面色彩鲜艳,充满童趣,让人忍俊不禁。

然而,在这温馨的画面下方,用极细的笔触、与装饰花纹融为一体的文字,却标注着一条石破天惊的新律:“凡夫妻不和,妻受虐待、夫犯奸盗等情,经查实,妻可诉请有司判决离异,并得部分家产以维生。”这便是悄然赋予女子的“休夫”之权,在男尊女卑的时代,无疑是一项颠覆性的变革。

此法初颁时,朝野争议巨大。许多保守的老臣纷纷上书反对,认为此举“违背纲常伦理”“有损男子尊严”。但因其藏于这看似无害的画册中,初始并未引起守旧派的过分警觉。待民间百姓逐渐知晓、讨论,甚至已有受虐女子凭借此律成功脱离苦海、开始新生活时,其影响已深入民心,再难轻易推翻。不少女子私下传阅《户婚律》篇,将其视为保护自己的“护身符”。

这套别开生面的律法读物,其影响甚至超越了国界,传到了周边的国家。突厥派往大周的细作,在收集情报时,也觉得此物新奇有趣,便偷偷携带了几卷《画说周律?刑律篇》回国。突厥可汗展开画卷,看到其中一幅“劫掠民财者断指”的插图时,画面上行刑者冷酷的眼神、受刑者痛苦的表情被刻画得淋漓尽致,极具视觉冲击力。素来悍勇的可汗竟也感到一丝寒意,联想到周军日益严明的纪律和强悍的战斗力,他连夜下令,给经常越境劫掠的骑兵配发了厚皮手套,严令他们不得轻易对周朝百姓下手,以免遭此“画中之刑”。

而随行的西域番商,见识广博,在翻看《画说周律》时,却指着画中官员服饰上、武器纹饰上若隐若现的南宫朱雀标记,惊恐地低语:“这纹章……是百年前那位一统西域的南宫女帝的密符!传闻她当年以法治西域,严明公正,百姓安居乐业。如今大周的律法画册上出现这纹章,难道她的律法,竟以这种方式回来了?”这番话传到西域各国,引起了不小的震动,不少西域国家开始效仿大周,尝试用更通俗的方式普及律法。

真正的核心秘密,藏在《画说周律》的最后一卷《养老恤孤篇》中。这一卷的插图,描绘的是一位慈眉善目、仙风道骨的老者——细看之下,其容貌与南宫诀有着七八分相似,正在耐心地给一位年幼的皇子喂药。那皇子穿着小小的龙袍,容貌隐约有澹台烬儿时的影子,场景温馨和睦,寓意着朝廷尊老爱幼的理念。

然而,若用老四澹台鹊特制的药水涂抹画中那只古朴的药瓶标签,上面隐藏的文字便会显现出来——那并非药方,而是新修《皇嗣继承法》的核心条款:“皇位传承,以贤能为先,男女同权。帝若无子,女亦可继大统。”这条规定,以这种极其隐秘的方式,为女帝澹台星未来的继位,奠定了最坚实的法理基础。

这是老大澹台玄与南宫诀、新帝等人深思熟虑后,为保江山稳固、顺应时势埋下的最深的伏笔。他们深知,澹台星身负祥瑞,聪慧过人,且深得民心,是未来皇位的最佳继承人。但女子继位在历史上从未有过,必然会遭到守旧势力的强烈反对。因此,他们选择这种隐秘的方式,先在律法层面打下基础,待时机成熟,再正式颁行。

时光荏苒,十年转瞬即逝。曾经的奶娃娃澹台星,已长成一位亭亭玉立、威仪棣棣的少女,顺利君临天下,成为大周朝的景和女帝。她登基后,延续了新帝的新政,励精图治,广纳贤才,朝政清明,国力日盛,百姓安居乐业。

这一日,已是垂髫少年的十皇子——云夫人所生双胞胎中的弟弟,举着一本被翻得卷边的《画说周律?家室篇》,眼圈红红地跑到御书房,向皇姐告状:“皇姐!二哥……二哥他又欺负我!他非要按这画书上说的,说我昨日背不出《论语》,该打手心以示惩戒……可他打得我好疼!”说着,他还委屈地撅起屁股,展示并不存在的“伤痕”,模样既可怜又可爱。

已身着明黄色龙袍的女帝澹台星,放下手中的朱笔,接过那本熟悉的画册,轻轻翻开到“兄友弟恭”章节。画面上是哥哥耐心教导弟弟读书、弟弟认真听讲的和谐场景,旁边配文“兄长当友爱幼弟,教导以礼,不可滥用惩戒”。她纤细的指尖缓缓移到画面最下方,一处极易被人忽略的、如同装饰花边般的角落,那里用几乎微不可察的小字附注着一行条款:“兄长教导幼弟,当以劝导为主,严禁过度体罚。若滥用惩戒,致幼弟哭诉,罚其为幼弟清洗贴身衣物(如尿布)一月,以儆效尤。”

女帝看罢,唇角微扬,眼中闪过一丝笑意。她唤来内侍,淡淡吩咐道:“传旨,二王兄澹台战管教幼弟失当,罚其每日下朝后,亲至十皇子寝宫,督导课业一个时辰,为期一月。若十皇子课业有进益,能熟练背诵《论语》三篇,则罚可减半。”这道旨意既全了二哥教导幼弟的责任,又暗合了画中“清洗”(此处引申为“梳理”学问)之意,惩戒于无形,既让十皇子满意,又给了澹台战台阶下,令闻者无不莞尔,称赞女帝聪慧睿智。

暮色降临,夕阳的余晖透过窗棂,洒在御书房的地面上,映出长长的影子。已官至大理寺卿的澹台玄,独自一人来到已修缮一新、作为皇室书院之一的南宫旧宅。院内的古槐枝繁叶茂,郁郁葱葱,树下摆放着一盆炭火,火焰跳跃着,散发着温暖的光芒。

澹台玄从怀中取出一叠泛黄的纸张,那是当年编纂《画说周律》时所用的、布满修改痕迹的原始草稿。他将草稿一页页投入火中,看着它们在火焰中卷曲、焦黑,最终化为灰烬。火光映着他沉静的面容,眼中满是感慨。那些纸张在火焰中燃烧时,某些纸页背面用特制药水书写的、只有在高温下才会短暂显现的字迹,也随之浮现,又迅速湮灭。那字迹苍劲古朴,是南宫诀的手笔,写的是:

“法无定法,因时而易;律无常律,民心为纲。”

字迹在火焰中化为青烟,仿佛将一种超越条文本身的法治精神,升华到了空中。夜风拂过,带着几片轻薄的灰烬,飘飘荡荡,竟飞越宫墙,落入了格物斋后院那存放《画说周律》刻版与印材的库房之中。其中一片最大的灰烬,不偏不倚,正好落在了一叠刚刚印好、墨香犹存的《景和女帝本纪》第一册的封面之上。

而那封面所用的纸张,质地特殊,纹理间隐约可见淡淡的字痕——那正是多年前,被年幼的澹台星撕下折纸船的那本《户婚律》注释本的原页。冥冥之中,仿佛是一个奇妙的循环:始于一次童真的撕扯,却成就了一场影响深远的律法普及革命,最终又回归于记录这位传奇女帝历史的开端。

这场由童趣引发的律法变革,不仅让大周朝的律法深入人心,更开创了法治的新境界,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财富,而“画里藏律”的故事,也成为了大周朝历史上一段脍炙人口的佳话,被后人代代传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