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水不暖月 > 第970章 忧乐沟灵脉守护与新生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970章 忧乐沟灵脉守护与新生

忧乐沟的天地间,藏着无数沉睡的“灵之胚芽”——那些由天地灵气历经百年乃至千年凝聚而成的活气团,是这片土地最隐秘的生机。

它们并非散乱游离,而是各有归处:藏在花岗岩缝隙中的土黄色活气,每一团都裹着岩石亿万年沉淀的厚重,触之能感受到大地沉稳的脉搏,仿佛连时间都在其中放缓了流速;

依附在千年古柏根部的绿色活气,缠绕着虬结的根系生长,带着枝叶光合作用的清新,凑近时能嗅到雨后草木的湿润气息,连最细微的气流拂过,都能让活气泛起淡淡的绿晕;

漂浮在溪流上方的碧蓝活气,随水波轻轻晃动,裹着山泉的清冽与溪石的冰凉,阳光穿透水面时,活气会折射出细碎的光斑,如同撒在水面的星辰。

这些活气本是意灵界最具潜力的“生命种子”,却因缺乏“引导灵核”的唤醒,始终沉睡着。

它们像埋在沃土中的种子,默默吸收着天地间的灵气,在岩石下、树根旁、溪流上积蓄着蜕变的力量,等待着一场能赋予它们意识的“灵之召唤”。

月平第一次踏入忧乐沟时,便通过灵视察觉到这些隐藏的生机,那时他便暗下决心,要让这些沉睡的活气,成为守护这片土地的新生力量。

早在青罗带工程启动前三个月,月平便带着灵犀谷赠予的灵材,在忧乐沟的山体间选址搭建“培育阵”。

十二座法阵沿灵脉走向分布,如同为大地镶嵌的十二颗青色宝石:每座法阵由四块半人高的灵犀石围成正方形,石块表面经灵犀长老亲手镌刻“聚灵纹”——纹路呈螺旋状,从石底盘旋至石顶,如同浓缩的灵脉轨迹,能将方圆百丈内的游离灵气尽数汇聚,让法阵内的灵气浓度达到外界的三倍;

阵眼处的“引灵晶”更是稀世灵物,是灵犀长老耗费千年修为,从自身灵核中凝练出的晶体,通体澄澈如冰,内部藏着一缕温和的“唤醒灵韵”。

月平曾在灵犀谷见过长老凝练引灵晶的过程:长老静坐于灵犀泉旁,周身泛着淡金色的灵韵,双手结印时,灵核中的灵气如同溪流般注入水晶,每注入一丝,水晶便明亮一分,整整三年才凝练出十二颗。

长老将晶体内的唤醒灵韵比作“母亲的呼唤”,说它能穿透活气的沉睡外壳,唤醒其中最本源的意识。

此刻,月平将工序中富余的意能缓缓注入引灵晶,晶体内立刻泛起淡淡的青光,如同沉睡的星辰被点亮,唤醒灵韵顺着晶体外的纹路扩散开来,如同温柔的涟漪,轻轻触碰着周围的活气。

原本沉寂的活气瞬间有了反应:土黄色的活气从岩石缝隙中缓缓析出,像融化的琥珀般顺着石壁流淌,带着微弱的光晕;

绿色的活气从树根处脱离,如同被风吹起的柳叶,轻盈地飘向法阵;

碧蓝的活气则从溪流中升起,在水面留下一串串细碎的水痕,如同灵动的游鱼。

它们朝着培育阵汇聚的模样,像一场缓慢却坚定的“生命迁徙”,没有丝毫慌乱,唯有对新生的向往,在暮色中勾勒出一道道微光轨迹。

待活气尽数进入法阵,月平闭上双眼,眉心的意灵印亮起柔和的光芒。

他以自身意能为“无形的刻刀”,为每一团活气勾勒最契合其属性的形态:土黄色活气在他的意力引导下,渐渐凝聚成拳头大小的“石灵”,身形如同被溪水打磨过的鹅卵石,圆润光滑,表面自然浮现出淡淡的土纹——这些纹路并非刻意雕琢,而是活气与大地灵气交融的印记,摸起来带着岩石特有的温润,却又比寻常石头多了几分灵韵的柔软;

绿色活气则化作“叶灵”,模样是一片展开的梧桐叶,边缘带着自然的锯齿,叶面泛着灵动的绿光,轻轻晃动时,叶片间会发出细微的“沙沙”声,如同风吹树叶的轻响,那是活气与空气共鸣的声音;

碧蓝的活气凝聚成“水灵”,体态如同流动的水滴,没有固定的形状,却始终保持着晶莹的碧蓝,周身萦绕着细微的水汽,指尖轻轻触碰,能感受到山泉般的清凉,还会在指尖留下一圈淡淡的水痕。

形态初成只是第一步,真正赋予活气生命的,是月平从灵核中分出的“本源灵种”。

这灵种极其细微,如同尘埃般,却藏着月平的意念与温度——他将灵种小心翼翼地注入每一团活气,如同为种子播撒沃土。

当灵种与活气融合的瞬间,石灵表面的土纹亮了一分,叶灵的绿光更盛,水灵的水汽也变得更加灵动。

它们开始能模糊感知周围的环境:石灵会朝着灵气更浓郁的方向滚动,叶灵会随着风的方向调整姿态,水灵则会绕着月平的指尖转圈,甚至能做出简单的回应——石灵轻轻碰撞他的脚踝,叶灵落在他的肩头轻蹭,水灵则在他手边形成小小的水涡,像是在表达亲近。

培育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最艰难的是处理第一团土黄色活气。

那团活气藏在坚硬的花岗岩缝隙中,吸收了过多的岩石戾气,性格格外“沉稳”。

月平最初引导时,因担心活气溃散,刻意加大了意能输出力度,却没想到土属性活气最忌急躁,意能过强反而让活气出现了溃散迹象——表面的土纹开始模糊,边缘变得松散,如同即将碎裂的陶瓷,随时可能消散。

月平心中一紧,立刻放缓意能输出,改用“沉稳缓慢”的节奏,如同春雨浸润干燥的土壤,一点点将溃散的能量重新凝聚。

他还轻声念起父亲教过的“稳灵咒”——这咒语是父亲当年修复灵脉时常用的,节奏缓慢,带着大地的厚重,每一个音节都能安抚躁动的灵气。

随着咒语声响起,溃散的活气渐渐稳定下来,土纹重新变得清晰,还轻轻蹭了蹭月平的意能触手,那模样像撒娇的孩童,在表达对引导者的依赖与感谢。

近半个时辰的调整,让月平更加明白,培育活气的关键不在“掌控”,而在“共鸣”,唯有顺应其属性,才能唤醒真正的生命。

如今,月平已成功培育出三十余只幼生意灵,它们成了忧乐沟最鲜活的风景。

石灵们最喜欢在工地旁的岩石堆上打滚,每滚过一块岩石,便会留下淡淡的土灵气——这些灵气能渗入岩石内部,填补微小的缝隙,让岩石的结构更加坚固,原本有些松动的石块,经石灵滚过几次后,竟变得如同整体般牢固;

叶灵们则停在工地周围的树枝上,白天吸收阳光中的灵气,到了傍晚,便将多余的能量传递给树木,受其滋养的树木,枝叶长得愈发繁茂,叶片泛着油亮的光泽,连落叶都带着淡淡的灵气,落在地上能滋养土壤;

水灵们穿梭在工地旁的溪流中,用自身的灵气净化水中的杂质——原本有些浑浊的溪水,经水灵们日夜净化,变得清澈见底,连溪底的鹅卵石都能清晰可见,甚至能看到小鱼在石缝间穿梭。

每当月平路过,这些幼生意灵便会立刻围拢过来:石灵们从岩石上滚下,蹭着他的脚踝,留下一圈圈土黄色的灵晕;

叶灵们从树枝上飞下,落在他的肩头,叶片轻轻晃动,发出“沙沙”的轻响;

水灵们则从溪流中跃起,在他手边形成小小的水涡,偶尔还会溅起几滴清凉的水珠。

它们的亲近没有丝毫刻意,唯有最纯粹的依赖,让这片充满使命感的工地多了几分温馨与暖意,连老山羊路过时,都会放慢脚步,温柔地避开这些小家伙,生怕不小心碰伤它们。

与此同时,青罗针的编织也已接近尾声。

灵簪上的防护灵网愈发细密,如同为灵簪披上了一层半透明的青色纱衣,纱衣上的纹路与灵簪表面的九转纹路相互呼应,形成了一道完整的能量屏障。

青罗带与灵簪的能量融合也进入了最终阶段——月平通过灵视能清晰看到,青罗带中的金火水三属性灵气,顺着灵簪内部的灵韵通道缓缓流转,如同三条灵动的溪流,与碧玉本身的碧色灵气交织在一起,形成新的能量循环。

这循环如同为沉睡千年的灵簪注入了新的生命,让原本沉静的灵簪变得鲜活起来,表面的九转纹路此刻完全亮起,碧色的光芒与青罗带的金蓝光泽相互映衬,在夕阳下形成一道绚丽的光晕。

这光晕如同温柔的浪潮,扩散到周围的草木上,受其滋养的草木,叶片轻轻舒展,释放出更浓郁的灵气,连空气都变得清新甘甜。

老山羊站在灵簪旁,忍不住用鼻尖轻轻触碰光晕,眼中满是惊叹——它能感受到光晕中的能量既温和又强大,没有丝毫压迫感,反而让它的灵脉都变得舒畅起来。

此时,夕阳已沉至西山,金色的余晖将天空染成温暖的橘红色,如同为天空披上了一层绸缎。

余晖洒在工地上,为青罗带与灵簪镀上了一层柔和的金边,让原本青色的灵网多了几分暖意。

老山羊与族群的小羊们仍在忙碌:老山羊低着头,仔细检查着每一圈青罗带的缠绕情况,用鼻尖轻轻按压带面,确保没有丝毫松动——它的鼻尖灵触绒毛能感知到最细微的能量波动,只要有一丝异常,便能立刻察觉;

小羊们则提着灵竹篮,将收卷工序中散落的微量灵毛分类放入篮中,有的灵毛沾染了金火灵气,便放入红色的竹篮,有的带着木属性灵气,便放入绿色的竹篮,动作认真又专注,连一根细小的灵毛都不愿遗漏。

不远处的灵材库旁,猪龙人正蹲在地上,小心翼翼地整理着研究日志。

它用灵犀谷特制的灵墨,在灵竹纤维制成的纸上写下今日的发现——“青罗带与碧玉簪融合时,灵气传导效率提升三成,且融合后的能量稳定性较单独存在时提升五成”,字迹工整有力,每写完一句,便会用指尖轻轻拂过纸面,确保墨迹干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