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影响
《九章算术》是世界上最早系统叙述了分数运算的着作;其中盈不足的算法更是一项令人惊奇的创造;
“方程”章还在世界数学史上首次阐述了负数及其加减运算法则。
在代数方面,《九章算术》在世界数学史上最早提出负数概念及正负数加减法法则;中学讲授的线性方程组的解法和《九章算术》介绍的方法大体相同。
注重实际应用是《九章算术》的一个显着特点。
该书的一些知识还传播至印度和阿拉伯,甚至经过这些地区远至欧洲。
《九章算术》是几代人共同劳动的结晶,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数学体系的形成.后世的数学家,大都是从《九章算术》开始学习和研究数学知识的。
唐宋两代都由国家明令规定为教科书。
1084年由当时的北宋朝廷进行刊刻,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印刷本数学书。
可以说,《九章算术》是中国为数学发展做出的又一杰出贡献。
在九章算术中有许多数学问题都是世界上记载最早的。
例如,关于比例算法的问题,它和后来在16世纪西欧出现的三分律的算法一样。
关于双设法的问题,在阿拉伯曾称为契丹算法,13世纪以后的欧洲数学着作中也有如此称呼的,这也是中国古代数学知识向西方传播的一个证据。
《九章算术》对中国古代的数学发展有很大影响,这种影响一直持续到了清朝中叶。
《九章算术》的叙述方式以归纳为主,先给出若干例题,再给出解法,不同于西方以演绎为主的叙述方式,中国后来的数学着作也都是采用叙述方式为主。
历代数学家有不少人曾经注释过这本书,其中以刘徽和李淳风的注释最有名。
《九章算术》还流传到了日本和朝鲜,对其古代的数学发展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作为一部世界数学名着,《九章算术》早在隋唐时期即已传入朝鲜、日本。
它已被译成日、俄、德、法等多种文字版本。
现代影响
2020年4月,列入《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中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2020年版)》初中段。
根据新华社在2020年12月4日的报道《最快!我国量子计算机实现算力全球领先》和同日中国科学院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网站刊载文章《中国科学家实现“量子计算优越性”里程碑》,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宣布该校潘建伟等人成功构建76个光子的量子计算原型机,该原型机的名字“九章”正是来源于《九章算术》。
《九章算术》作为我国数学历史上的经典名作,是数学文化中必不可少的史料。
苏教版、人教版以及北师大版三种版本的初中数学教材均在相关知识内容介绍了《九章算术》的史料。
版本信息
校注版本
关于对《九章算术》所做的校注主要有:西汉张苍增订、删补,三国时曹魏刘徽注,唐李淳风注,南宋杨辉着《详解九章算法》选用《九章算术》中80道典型的题作过详解并分类,清李潢(?—1811年)所着《九章算术细草图说》对《九章算术》进行了校订、列算草、补插图、加说明,尤其是图文并茂之作。
现代钱宝琮(1892—1974年)曾对进行了校点,用通俗语言、近代数学术语对《九章算术》及刘、李注文详加注释。
80年代以来,今人白尚恕、郭书春、李继闵等都有校注本出版。
出版版本
唐宋两代,《九章算术》都由国家明令规定为教科书。
到了北宋,《九章算术》还曾由政府进行过刊刻(1084),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印刷本数学书。
在现传本《九章算术》中,最早的版本乃是上述北宋本的南宋翻刻本(1213),现藏于上海图书馆(孤本,残,只余前五卷)。清代戴震由《永乐大典》中抄出《九章算术》全书,并作了校勘。
此后的《四库全书》本、武英殿聚珍本、孔继涵刻的《算经十书》本(1773)等,大多数都是以戴校本为底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