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光阴,如白驹过隙。
北城的冬雪依旧,沈家小院内的红灯笼却比往年挂得更早更密,映得积雪都带上了融融暖意。
今天是沈家嫡孙沈知行迎娶苏扶摇的大日子。
四年时间,足够发生很多事。
苏扶摇已从食堂窗口那个笑意大方的年轻姑娘,成长为北城乃至都城饮食圈子里都小有名气的“苏师傅”。
她的私人定制宴席一席难求。
不仅因她得了退休国宴大厨魏老的青眼,收为关门弟子,更深得魏老“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真传。
更因她总能将寻常食材化出令人惊叹的滋味,兼具北地的豪爽与南方的灵秀。
沈知行也已是厂里的骨干,沉稳持重,唯有在看向苏扶摇时,眼中爱意胜过当年。
婚礼并未选在都城沈家大宅,而是依了苏扶摇的意思,就在北城这个小家属院里办。
当然,都城是夫家,也会补一场。
只是苏扶摇对北城和家的感情特殊。
她两世在此。
蹉跎和重生亦在此。
此刻。
天还未亮,苏家已是灯火通明。
苏扶摇穿着一身正红色的流行西装外套和长裙,衣襟和袖口用金线绣着并蒂莲与鸳鸯戏水。
老太太量衣,沈知行为她请了淮城的绣娘。
苏扶摇也没嗔怪他铺张——两辈子,最后一次了。
现在已经是92年,这年代结婚有的流行婚纱,有的还用古法秀禾,可也时兴女式的西装。
苏扶摇选的西装。
她不喜欢把人束缚在剪裁里的长裙,西装好,后世的象征多意味职业女性。
虽然苏扶摇在后厨的打扮和西装近乎绝缘——但总归也算有职业,好兆头好意味,干脆并在一起。
老太太和李红梅正忙着给她做最后的整理,眼眶都红红的,满是欣慰与不舍。
“好了好了,新娘子可不能哭,妆要花了。”李红梅吸吸鼻子,强笑道。
老太太则拉着孙女的手,千言万语只化作一句:“好好的,知行那孩子,错不了。”
苏扶摇重重点头,心里暖成一片。
外头,喧闹声渐起,迎亲的队伍快到了。
按照北城混搭了都城规矩的新式流程,沈知行得经过一番考验才能接到新娘。
而主考官方,除了以苏文星为首的娘家人,还有一位重量级人物——魏老。
魏老年逾古稀,精神矍铄,一身板正的中山装,目光如电。
这次听闻故交之孙与自己爱徒大婚,非要亲自掌勺一道主菜添喜。
此刻,他正坐在堂屋太师椅上,慢悠悠地喝着茶,看着俨然出落成挺拔青年的苏文星,和如今已经是半大小子的沈培德。
他俩带头领着一群年轻人堵着门。
闹哄哄地出难题,眼里带着笑意。
沈知行一身挺括的深色中山装,胸前别着红花,被兄弟们簇拥着,脸上是压抑不住的喜悦和紧张。
塞红包、唱歌、保证书……
流程一道道过,终于到了最后一道关卡——美食关。
英雄难过美人关,可亲近他俩的都知道沈知行是卡在美食关上了。
俩人还没在一块,沈知行的胃先离不开苏扶摇了。
这是大家早知道会有的一环,由魏老监考。
苏文星憋着笑,端上一个盖着红布的托盘:“姐夫,最后一关!我姐说了,不掀开盖子,猜出这里面是哪三道菜,人立刻接走!”
沈培德气得叫:“还叫我们不准拦!”
沈知行直接上去弹了沈培德一个脑瓜崩:“你到底是我弟弟还是苏扶摇弟弟,跑到苏家娘家人那头去了!”
沈培德朝他吐舌头。
沈家老夫妇二人在旁边掩唇窃窃私语,看着三个孩子轻笑。
沈知行深吸一口气,也不犹豫。
沈培德和苏文星挤眉弄眼:“他才猜不——”
话音未落。
沈知行笃定开口。
“醋溜白菜,西红柿鸡蛋,冬瓜炒肉。”
苏文星张大了嘴巴。
沈培德也是一样。
沈知行笑了一下,满目柔情。
这是自己第一次见到苏扶摇的时候,她做的三道菜。
现在想想,沈知行简直觉得当时的自己……
混蛋一个。
光是因为苏扶摇长得漂亮,就对她产生偏见。
她和一般印象里光有美貌的漂亮姑娘,截然不同。
她落落大方,聪颖过人,温和却有自己的底线……要说苏扶摇的好,他数不完。
真要是能穿越回去,沈知行第一件事就是堵住当年见到苏扶摇之前的自己。
告诉他,苏扶摇是世间最好的姑娘。
堂屋内的魏老眼中也闪过一丝惊讶。
其实他本来还在纳闷,苏扶摇早上起来亲手做这三道家常菜干什么……可现在看来,这另有内情啊。
“过关!”苏文星大喊一声,众人欢呼起来。
门终于打开,沈知行一眼就看到了坐在床沿、蒙着红盖头的苏扶摇。
周遭所有的喧闹似乎都安静了,他眼里只剩下那一抹鲜艳的红。
他快步上前,按照仪式,小心翼翼地牵起红绸另一端的她。
婚礼仪式简单,在亲友的见证下完成。
而真正的重头戏,是接下来的婚宴。
宴席就设在家属院里,提前三天搭了暖棚。
十几张桌子坐得满满当当。
酒厂的老同事、家属院的老邻居、都城来的沈家亲朋、还有苏扶摇饮的朋友……济济一堂。
一开始沈知行还犯愁坐不下。
因北方天气寒冷,没有在外边吃饭的习惯。
去饭店,场地也租得起,不过都达不到苏扶摇想要的齐聚一堂的效果,沈知行没少发愁。
恨不得把婚礼的日子给延迟了!
可他又不愿意等。
最后还是苏扶摇出主意,向街道申请搭了暖棚。
用厚实的塑料布和杆子架住,架上炉子,烟囱延伸出去。
又暖和,又安全。
布置一番也不简陋,最重要的是……
穿着单薄的苏扶摇也不冷了。
沈知行都不知道苏扶摇哪来的奇思妙想,要不是听工人闲聊说南方那边早有设计,沈知行简直觉得苏扶摇是个建筑天才……
菜肴更是融合了南北特色,堪比后世一场小型美食博览会。
冷盘八样,热炒十二道,汤羹两点,主食三样。
苏扶摇是新娘子,自然参与不了今日厨房里的活计。
可也是一道道指挥徒弟试菜,一道道定下食谱,足足准备了好几个月。
其中既有北城特色的红烧肘子、小鸡炖蘑菇,也有苏扶摇擅长的精致淮扬菜如清炖蟹粉狮子头、文思豆腐,更有几道令人惊艳的创新菜。
而最引人注目的,是正中央那道由魏老亲自掌勺的龙凤呈祥。
取上好的龙虾肉与本地散养鸡的鸡脯肉,分别制成茸,调味后巧妙地塑成龙凤造型。
并非繁复的雕刻,而是取其神韵,以清汤慢火蒸熟,龙鳞凤羽以瓜皮丝镶嵌,栩栩如生,口感更是鲜嫩弹牙,极致鲜美。
汤汁清可见底,却味道醇厚,令人拍案叫绝。
苏扶摇和沈知行换上了敬酒服,一桌桌敬酒。
每到一桌,都少不了被调侃打趣,沈知行的耳朵又不可避免地红了起来。
苏扶摇落落大方,笑语嫣然,偶尔还能替沈知行挡回几句。
敬到魏老和沈老爷子、苏老太太这主桌时,魏老看着一双璧人,满意地摸着光溜溜的下巴。
对沈老爷子道:“老伙计,你这孙子有福气,我这徒弟,手艺心性都是万里挑一。”
沈老爷子开怀大笑:“是你这老家伙有福气,临老收了这么个好徒弟!俩孩子都好!都好!”
老太太更是笑得合不拢嘴,看着孙女婿和孙女,眼里满是幸福。
夜幕降临,雪又悄悄下了起来,院子里搭了棚子,点着暖炉,丝毫不冷。
宾客们酒足饭饱,聊着家常,看着雪景,孩子们在雪地里嬉笑打闹。
苏扶摇和沈知行悄悄离席,站在廊下看着这一切。
沈知行紧紧握着苏扶摇的手,低声说:“扶摇,我终于把你娶回家了。”
苏扶摇侧头看他,眼角眉梢皆是风情:“沈知行,以后请多指教。”
两人相视一笑,万千情意尽在不言中。
自四年前梅树开花,年年鲜艳。
今日分外。
空气里弥漫着酒香、菜香、还有淡淡的梅花冷香。
红炉点雪,宴开百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