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火炮试射引出来轰轰烈烈的细作大捕捉。
不过这丝毫不影响火炮的投入使用,先运到缅甸一门,正好让这场战争快速结束一点。
果不其然,大炮一响,火枪一射击,缅甸的战争就几乎是压倒性的胜利。
王信还建议要给海军的船上配置好一门大炮。
圣上还有些疑惑:“王爱卿,这海上如今还有威胁不成?”
王信忙说:“圣上,海那边的英吉利有很多的海船,他们爱在海上流窜,抢劫过往的商船,被称为海盗。我们的海军虽然是驻军倭岛那边,监督过往商船,也要防着这些海盗袭击。”
圣上点头:“此言有理,说到商船,朕倒是有个忧虑,诚意你不妨也想想。这些海外商人来我大盛经商,贩卖的东西也不见多么精贵,可是却能够换的我们的大量铜钱和金银。朕担心,长此以往,金银铜钱大量流失会造成民众恐慌,不利于我大盛的发展。”
王信心头揪紧,这个问题必须要解决,否则圣上要是认定金银流失不利于国家的稳定,会不会禁海?
固步自封的结果可是难以想象,前世大清的禁海令可是造成了难以磨灭的后果。
尽管是这个世界有很多的不同,可是谁敢保证那八国的烧杀抢掠不会故事重演。
他必须杜绝这种事情的发生。
“圣上,海外商人前来有利有弊,我们想法子改善这些弊端即可,万不能因噎忘食,废除海贸。
我们可以设置海关口岸收税税,对于外来的商贸船只收取贸易税。我们也可以派海船出海交易,顺便展示一下我们的海军装备,让那些国家知道我们的实力,不敢对我们有觊觎之心。
这些都是臣的一人之思,不妨集结诸位大人们的智慧,想一想如何利益最大化。”
圣上沉吟半晌,对于王信的说法消化了一番,才点头说:“我觉得爱卿的提议很好,咱们好好讨论一番。爱卿放心,朕不会禁海,那无异于伤敌一千,自损八百。还是按照你所说弄那个什么海关收税。”
一众大臣们又被揪到勤政殿中开小朝会,重点就是讨论在哪几个口岸设置海关,收取外国船只的贸易费用等,同时禁止外国人过多带走铜钱和金银,但是可以以物易物等多项政策。
王信还补充了一条:“我们用来和国外那些商人交易的东西一定不能是国内最好的,最好的一等品要留给咱们自己国家的人使用,给那些外国人可以使用次等品。大家放心,咱们的次等品也是他们求而不得的好东西。”
大家都同意,反正谁也不希望那些夷人们和他们用一样品质的东西。
对于海关的建设和运行,王信只是提出来最初的设想,同时在有些政策比较过激的时候,还会不着痕迹的给点意见,及时的把正方向。
户部尚书那个激动啊,他今年就要致仕了,折子都上去了,没想到还能赶上这么一件对于国库有利的大事。
他非常赞赏的看着王信,这个年轻人不错,有他当初的影子,估计他退了,这户部尚书的职位就是王信了。
他是非常乐意的,致仕折子上也推荐了王信,就看圣上是不是舍得把王信调离工部。
按他说工部也已经进入正轨,以后就保持住,多多开发新物品就成,还是把这个会生钱的小子弄到户部来才是正经。
圣上其实也在思考,他觉得工部是王信到达之后才大爆发,若是把王信调离,那么工部谁来接班,且工部尚书也快要致仕,这个侍郎就更加的重要。
明眼人都能看出来,王信如今无非就是两个选择,工部尚书或者是户部尚书。
其实让王信留在工部也成,户部直接把宋侍郎提起来就成。
主要如同王信这般年轻能干的实在是少,很多都是刚刚入朝,或者是还在底层打磨中。
兵部尚书其实也该告老了,可是暂时没有能够接班的人选。
他也看好王信,还悄么的和王信透露过,奈何王信认为自己不懂兵法,怕是会耽误兵部的事务。
所以只提醒兵部尚书要多提拔一下精通于军事的人,可别门外汉管内行人,容易鸡同鸭讲,会出事。
兵部尚书那个感动啊,给王信详细的说了:“兵部也不是都是军中的那些大老粗,需要文官来做很多的书面上的活计,不过你说的对,重要的职位还是得懂兵法的。哎,如今的很多书生都不爱看兵法啊。”
王信直言:“那就从军中选择呗,您老人家和圣上好好说说,务必把兵部需要什么样子的人才说清楚,在说一说外行人管内行人的弊端,圣上圣明,必会满足您老人家。”
兵部尚书老泪纵横:“贤侄啊,只有你理解咱,知道咱们兵部的不容易。其实你要是来兵部,我们是乐意的,这些年兵部的功劳也有你的参与,将领们是认同你的。”
王信忙推辞说:“老大人,下官是真的不成啊。您老真的要找那懂兵法,最好是参与过战争的人,否则光是纸上谈兵也是不成啊。”
兵部尚书连连点头,带着自己写了三天的请求致仕的奏折就去找圣上哭诉去了。
圣上也有点焦头烂额,这接连三个大臣都要致仕,实在是有点让他破防,虽然说班子还是要年轻化,可是也不能一下子就都换新了啊,这新人摸索还得个功夫。
好在兵部侍郎也可以提上来,之后在按照兵部尚书的提议选懂军事的人入兵部就成。
别以为他不知道这个主意是王信出的,他给的护卫那么明晃晃的,谁看不到啊。
这个老家伙拉着王诚意哭诉,可不就是打着让他知道的目的。
不过,这也是对兵部好,他也就不追究了。
所以说人老成精,这些老油子们就是有本事这么让人心里膈应,可是却又无可奈何。
最终,海关的事情还是正常的运行了,在全国合适的地方立了几个港口,成为了海关部门,任命了端王负责海关的总管事宜。
这样的重要的部门还是要掌握在自己人手中,圣上的几个老老实实的兄弟正好合适。
就在乡试轰轰烈烈开始的时候,海关署也正式开始运行。
最近前来大盛交易的外国船只就发现他们常来的港口建设的更加美观宏达。
他们还暗暗开心,这大盛国就是好,那精美的绸缎瓷器,他们用一些国内常见的东西就能换来。
这里就是他们能够发财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