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要对缅甸开战之际,火炮成功造出来。
王信当时看着那熟悉的炮管,很想哭。
终于,终于,他可以说出那句话了:真理只在大炮射程之内,尊严只在剑锋之上。
这么多年,他多少直接或者间接怂恿着灭了朝鲜和倭国,多少有点伟人那句话的支持: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
如今倭国灭了,以后就看那八国能不能逐一的让他们薅羊毛。
前世的仇恨,今生他要讨回来。
大炮有了,不光是要给步兵配置上,海军的海船上也要有。
王信邀请了圣上以及诸位大臣们来欣赏自家的新产品。
当一炮轰出,众人皆默。
也有那迂腐的官员当场就说:“上苍有好生之德,这样子的武器是不是过于戾气?不免和咱们天朝上国的形象不符。还有这些年咱们未免有些穷兵黩武,那些国家也是可怜,都被灭了国,这流传出去,未免让人诟病圣上。”
王信被气得当场就拎起来一支火枪,对着那位大人厉声问道:“大人此话何意?是说我们要把辛苦研究的武器毁掉,还是说为了一个好名声,把拿下里的国土都送回去?
你莫不是哪一个国家的细作吧?为何说话全不管咱们大盛将来?
轻飘飘的一句戾气重,就想要把工匠们的功绩抹消。
一句他们灭国可怜就想要帮他们复国,难不成下一步还要劝说我等伸长脖子等着他们复国之后砍过来?你何等居心?”
那人当场被吓得跪下,对着圣上磕头:“圣上,老臣绝对没有不臣之心,只是感叹一句,王大人当场动用武器,威胁老臣,他才是居心不良。”
王信冷哼一声放下手中火枪骂道:“简直如同狗吠,满嘴忠信仁义,你忠的是谁?又仁义了何人?都是为了那些番邦夷人。你食君之禄,倒是很会为那些外人分忧,我不得不怀疑你真的是细作。”
说完,王信就对着圣上施礼道:“臣请圣上着人彻查此人,臣怀疑他收受贿赂,私通夷人,乃是细作。”
圣上对着那位老臣也冷了脸,吩咐一声:“先关起来,一应吃食等物莫要慢待,刑部众卿家彻查此事。”
那位大臣见圣上对于王信如此信任,连问都不问王信一句,就直接关押了自己。
一时间萎靡在地,说不出话来。
和他沾亲带故的官员,忙都暗暗决定回去之后一定要彻查一番家中,看看有没有和他有关联的人员,可别牵连到自己身上。
这年头,哪一个官员禁得起细查?
就算是王信清廉如此,也会动用权利人情安排一两个职位,何况他们很多人都不仅是如此。
有那知道点内情的,此时更是惴惴不安,生怕连累自身。
前阵子,他们府中确实是有别的国家的说客上门,送了不少的礼物。
那倭国和朝鲜倒也罢了,已经是事实如此,当初老圣上态度坚决就是要亡族灭种的那种。
无人敢触霉头。
如今西域、漠北和马上就要开战的缅甸那可就大有所为。
自古财帛动人心。
他们只是看王诚意深受圣恩,还没有想好要不要为那些人冒险,结果就出来这样一个倒霉蛋。
一时间,他们也胆战心惊,他们也收受了财物啊。
圣上既然是让查,王信又火上浇油了一番:“圣上,臣怀疑西域漠北之地的贵族们复国之心不死,怕得就是朝中被收买的人不少。臣谏言,那些贵族还是灭了好,省的贼心不死,总是跳出来恶心人不说,没准那一日还真的会获得朝中机密,对圣上不利。”
他这话一出,更多的大臣们开始战战兢兢,他们没想要做什么,就是说两句不痛不痒的话而已,真不是有不利于圣上的心啊。
圣上自然也是知道这些的,本来当初他也是主张杀光所有的贵族,只留下平民和奴隶,可是他爹想要仁慈一把,结果就留下来这么大的隐患。
不行,等查出来结果,他一定要去找他爹哭诉,就说人不能太好心,好心容易被人坑。
看看,这收买人心都到了四品大臣的身上了,没有表露出来的肯定还有。
这不就是一时间的好心给他挖了一个大坑,他还得辛苦的填。
他知道那些遗民们的想法,就是挑拨他和诚意。
让他对于诚意怀疑,最好是把诚意给砍了,这样就没人撺掇着灭他们,收复他们的土地。
还真的是亡我大盛之心不死,挑拨朕杀王诚意就是和他过不去,就是和整个大盛过不去。
这些人,朕必杀之。
还有那些收受贿赂的蠢蛋,只以为是说两句话,殊不知众口铄金。
他要是信了他们,把诚意给冷落了,或者是治罪了,那他们就都是大盛的罪人。
圣上越想越多,越想越生气,就又追加了一支队伍去彻查。
双管齐下,这一下真的查出来不少,那位敢于说话的大臣收受了缅甸的大量财物。
不光是他,还有两位大人也接受了缅甸的巨量财物,关键其中一位还是兵部之人,虽然是官职不高,可是万一透漏小消息,也够朝廷这次战争喝一壶。
天啊,王信都震惊了,这马上就开战了,这时候收缅甸的东西这简直就是通敌卖国啊。
看来这几位大人的命运只能是砍头结束了。
还有好几位其他的大人,都查出来收受漠北和西域贵族的礼物。
圣上直接降了这些人的官职,没收了财产。
甚至圣上还把那些行贿的西域和漠北的贵族以不臣之心为由给砍了。
一时间剩下来的寥寥无几的几个西域和漠北的贵族都心惊胆战,生怕圣上把他们一起咔嚓了。
圣上倒是没有杀他们,可是却也时刻关注他们,只要有一丝一毫的异动就直接灭杀。
一时间朝廷上下,所有官员都直接自省己身,不光是如此,还把家中男女老幼都敲打一番。
甚至是奴仆们也没有逃过这番敲打。
别说还真的查出来不少各地的细作,西域,漠北,甚至是灭国了的倭国和朝鲜的细作也有。
这些人的结果当然就是一个死。
这也提醒了圣上,看来,全国这样子的奸细应该还有不少,必须要严查。
王信还出了一个馊主意。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只要是举报一个细作,必是能够获得五百两赏银。
虽然有些细作隐藏的很深,可是狐狸尾巴总会露出来。
他就不相信捉不住人。
就在朝廷严查和民众的举报中,果然躲藏在全国各地的细作们几乎就被团灭。
即便是有一两个侥幸逃脱的,也逃不过下一轮清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