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宋朝的脊梁 > 第468章 城外接应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天佑四年,二月初四,夜,汴梁城南五里,禁军俸日军大营。

营寨肃静,与远处汴梁城方向的隐约喧嚣形成鲜明对比。中军大帐内,烛火通明。俸日军指挥使赵小五身披轻甲,伫立在一幅巨大的汴梁城防图前,粗糙的手指正点在南门一带,眉头紧锁。他年约四旬,面容黝黑,一道刀疤从眉骨斜划至脸颊,平添几分悍勇之气,眼神却锐利而沉稳。他是当年随贾进起义,后被陈太初招抚的旧部,历经战阵,绝非寻常禁军将领可比。

“指挥使!快看!汴梁城上空!” 一名亲兵疾步闯入帐内,低声急报。

赵小五猛地抬头,一个箭步冲出大帐。只见东北方向,汴梁城漆黑的夜空之上,一盏孤零零的孔明灯正摇摇晃晃地攀升,在其即将隐入云层之际,猛地爆开一团刺目猩红的焰火,将小半片天空映得诡异无比!

“红烟起南城,魅影夜叩门!” 赵小五瞳孔骤然收缩,低声念出了那句只有极少数人才知道的暗语。这是何相与秦王殿下约定的最高紧急信号!意味着汴梁城内已生惊天巨变,需要城外潜伏的力量不惜一切代价,执行最高预案——“金蝉”!

“终于来了!” 赵小五眼中精光爆射,再无半分迟疑,转身回帐,声音低沉而迅速,“敲聚将鼓! 按甲字第三号预案,执行‘金蝉’行动!要快!”

低沉而急促的鼓点瞬间打破军营的寂静。不过半炷香的功夫,大帐前已肃立一百二十名精悍士卒。这些人虽身着普通禁军号衣,但个个眼神锐利,气息沉稳,行动间悄无声息,彼此配合默契,显然久经特殊训练。他们装备也极为奇特,除了制式腰刀手弩,每人背上还负着飞爪、钩索、牛皮水囊、以及众多叫不出名字的零碎物件,脸上皆涂着防反光的黑灰。

赵小五扫视着这群他亲手训练出来的精锐,沉声道:“弟兄们!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汴梁有变,陛下危殆,何相受困! 信号已发,该我们上了!记住秦王教诲、张猛教头的本事!此战,不为斩将夺旗,只为隐秘潜入,接应贵人,安全撤离!都给我把招子放亮,手脚放轻!出发!”

“得令!” 百余人低喝应诺,声如闷雷,却又瞬间消散于夜风中。

队伍迅速分为两队。一队八十人,由赵小五亲自率领,目标是潜入皇城,接应陛下、皇后、太子及岳都尉;另一队四十人,由副指挥使李二柱(亦是当年义军旧部)带领,目标是突入政事堂区域,接应何相及可能被困的枢密院张相公。

夜色,成了他们最好的掩护。这一百二十人如同融入了墨汁的鬼魅,借助地形、阴影,避开官道,沿着汴河支流、废弃的漕运沟渠,悄无声息地向汴梁城潜行。他们的行动方式,迥异于这个时代的任何军队,更接近陈太初依据后世理念、由张猛亲手调教出的特种作战——侦查、渗透、无声清除、精准突击。

同一时间,汴梁皇城,皇帝寝宫。

宫灯摇曳,药气弥漫。龙榻之上,皇帝赵桓悠悠转醒,眼皮沉重地抬起,映入眼帘的是皇后朱琏哭肿的双眼和岳雷、御医等人紧张的面容。短暂的迷茫后,午间吐血前那令人窒息的记忆如潮水般涌来——父皇的逼宫、勋贵的逼凌、那口灼热的鲜血……

“呃……” 他喉头一甜,又是一阵气血翻涌,眼前发黑,几乎要再次晕厥。

“陛下!陛下万万不可再动气了!” 御医吓得魂飞魄散,银针急刺。朱琏更是死死掐住他的人中,泣不成声:“陛下!您要挺住啊!谌儿和臣妾,还有这江山社稷,都指着您呢!”

赵桓强吸一口气,压住翻腾的气血,目光缓缓扫过众人,最终落在铠甲染血、一脸疲惫却目光坚定的岳雷身上,声音虚弱而沙哑:“岳……岳卿……外面……情形如何了?”

岳雷单膝跪地,沉声道:“陛下放心!寝宫尚在臣掌控之中!逆贼虽众,不过乌合之众,一时半刻攻不进来!只是……政事堂、枢密院方向,恐已陷入苦战。”

赵桓闻言,眼中闪过一丝绝望与愤怒,喃喃道:“朕……朕还是太仁……太弱了……竟让宵小之辈,欺……欺朕至此……” 他闭上眼,两行清泪自眼角滑落,是悔恨,是不甘,更是滔天的愤怒。

就在这时,一名亲卫悄声入内,在岳雷耳边急语数句。岳雷神色一动,对赵桓道:“陛下,城下有异动!有一黑衣人,持秦王殿下的暗记,声称奉俸日军赵指挥使之命,前来接应陛下出城!”

“赵小五?” 赵桓眼中闪过一丝讶异与希望,“他就在城外?快!吊他上来!”

片刻后,一名身着夜行衣、身手矫健的汉子被绳索吊上宫墙,带入寝宫。他见到赵桓,立刻跪倒行礼,语速极快却清晰:“卑职俸日军哨官王三郎,奉赵指挥使之命,特来禀报!指挥使已亲率精锐潜行入城,正在设法接近皇城!请陛下、娘娘、太子殿下早作准备,一旦信号传来,即刻随我等从秘道转移!政事堂何相那边,李副指挥使也已带人前去接应!”

“秘道?城中还有秘道?” 朱琏惊疑道。

王三郎点头:“是秦王殿下早年为防万一,暗中修筑的数条应急密道,出口皆在城南僻静处。赵指挥使已派人控制出口,并清理沿途障碍。”

赵桓挣扎着想要坐起,眼中重新燃起光芒:“好!好!天不亡朕!岳雷!”

“臣在!”

“一切……一切听赵小五和王哨官安排!务必……务必护得皇后、太子周全!”

“臣!万死不辞!”

而此刻,汴梁城内。

李二柱率领的四十人小队,如同暗夜中的毒蛇,正以惊人的效率向政事堂方向渗透。他们避开叛军重兵把守的大道,专走屋顶、暗巷、甚至地下排水系统。遇到小股巡逻的叛军,根本不给其发出警报的机会,弩箭、飞刀、甚至是徒手绞杀,瞬间清除,尸体迅速拖入阴影角落,整个过程干净利落,仿佛从未发生过。

他们的目标明确——南熏门。根据预案和最新情报,那里是预定汇合点,也是通往城外相对最安全的路线。

与此同时,赵小五亲率的八十人主力,也已利用钩索飞爪,悄无声息地翻越了汴河畔一段守卫相对松懈的城墙,如同水滴渗入沙地般,融入了沉睡中的汴梁城。他们分成数个小组,利用对城市格局的熟悉(得益于长期的秘密测绘),向皇城侧翼迂回包抄,准备与宫内接应人员里应外合。

时间,在令人窒息的紧张中悄然流逝。

子时末(凌晨一点),政事堂外。

围攻的叛军似乎因久攻不下而有些懈怠,除了零星的火把和巡逻队,大部分人都围坐在火堆旁打盹。他们丝毫不知,几双冰冷的眼睛,已从不同方向的黑暗中,锁定了他们。

李二柱潜伏在一处屋檐的阴影下,对着身旁的哨长打了个手势。哨长会意,取出一个形似鸟笛的器物,放在嘴边,发出几声几不可闻的、模仿夜枭的啼叫。

这是行动的信号。

刹那间,数道黑影从政事堂相邻建筑的屋顶、街角暗处暴起!弩箭破空声微不可闻,数名叛军哨兵应声而倒。几乎同时,政事堂那扇厚重的侧门,从内部被悄然打开一条缝隙!

“进!” 李二柱低喝一声,一马当先,率部如同利刃般插入!堂内留守的甲士早已得到消息,迅速接应。整个过程发生在电光火石之间,外围的叛军甚至还未反应过来!

“不好!有人闯堂!” 终于有叛军小头目惊醒,发出凄厉的警报!

但为时已晚!李二柱小队已全部涌入政事堂,侧门再次轰然关闭!堂内传来叛军惊怒的吼叫和短暂的兵刃交击声,随即迅速平息——内部的叛军已被里应外合,迅速肃清!

“何相!卑职俸日军副指挥使李二柱,奉令接应您撤离!” 李二柱浑身浴血,冲到何栗面前,抱拳行礼。

何栗看着眼前这群如同神兵天降的锐士,一直紧绷的脸上终于露出一丝如释重负的笑意,他深吸一口气,毫不拖泥带水:“好!有劳李将军!张枢密重伤被囚于枢密院地牢,可能需强攻!目标,南熏门!”

“明白!弟兄们,按计划,一组开路,二组护卫,三组断后! 走!” 李二柱雷厉风行,立刻分配任务。

一支由精锐小队、何栗及其少数心腹组成的混合队伍,迅速冲出政事堂,利用夜色和建筑阴影,向着南熏门方向疾行。他们行动迅捷,遇到小股敌人便以绝对优势火力瞬间击溃,绝不停留。

丑时初(凌晨一点多),这支队伍有惊无险地抵达了南熏门内预定的一处废弃货栈。

货栈内,早有先期潜入的俸日军哨探接应。

“李头!皇城方向尚无动静!赵指挥使他们可能遇到了麻烦!城门守军中有我们的人,但人数不多,需等待赵指挥使信号,方能一举夺门!” 哨探急报。

李二柱眉头紧锁,看向皇城方向,那里依旧杀声隐隐。他沉声道:“不等了! 按最坏打算准备!甲组,立刻侦查城门守军布防,寻找薄弱点!乙组,准备火药,必要时炸开瓮城门栓!丙组,护卫好何相! 一刻钟后,无论皇城方向如何,我们必须强行突围!”

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强行突围,意味着巨大的风险!但此刻,每一秒都珍贵无比!

而此时的皇城内,赵小五的遭遇,却比预想中更为棘手。他们虽然成功潜入,但越靠近寝宫,叛军的防卫就越发严密,尤其是通往寝宫秘道入口的慈宁宫一带,竟有重兵把守,似乎对方有所察觉!

“指挥使,硬闯伤亡太大,且会打草惊蛇!” 一名哨长低声道。

赵小五看着远处火光通明的慈宁宫,眼神闪烁,猛地一咬牙:“改变计划! 不去秘道入口了!直接去寝宫北墙下! 用飞雷索,把陛下和娘娘直接从墙上吊下来!虽然冒险,但这是最快的方法!”